标题:济群法师:四念处——让我们看到真相 内容: 处世间,如虚空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过戒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一方面是保持少欲知足的生活状态。 出家生活是简单的,生活环境简单,内心也容易获得平静。 若是环境太复杂,幻想自然随之增多。 欲望特别大的人,必然要为了满足欲望不断操劳,不断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心力。 现代人虽然生活好了,但普遍活得很累,时刻都在挣钱和消费的循环中奔忙,几乎没有片刻闲暇。 相比之下,出家人确实太有福报了。 我们不必为生存奔波,我们的生活,是为真理而求索,为悟道而修行。 也正因为如此,生活方式要尽可能简单,既能减少内心贪著,也是珍惜现有福报。 在早期僧团中,佛陀规定比丘们奉行极为简朴的生活准则,树下坐,常乞食,云游四方,一瓶一钵,身无长物。 中国古代禅僧的生活也同样淡泊超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正是这种了无牵挂的修道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内心却充实自在。 生活在现代的出家人,物质生活虽然比以前丰富了,修道环境却非常严峻。 现代人修行确实比古人要难,因为外在的诱惑太多了。 修行需要有相对清净的环境,尤其在尚未具备相应定力之前,环境是否清净如法,更显得重要。 过去,寺院的一堵围墙就将我们和红尘隔开了。 但现在,报刊、电视、网络早已突破了围墙的阻隔。 即使我们身处围墙之内,仍可能受到外界干扰。 所以,我们除了持戒之外,还必须培养自身的定力,否则很难抵挡种种诱惑。 除例行的早晚功课之外,我们应该每天安排一定的禅修时间。 打坐能帮助我们将心安住于正念,培养生命内在的自主力量。 当这种力量强大之后,我们才有能力抵挡外在环境。 否则的话,很难在五欲六尘中保持初心不退。 即使能够坚持,也往往坚持得非常艰难。 而有了定力之后,内心自然就能安住。 此外,我们还要具足透视世间的智慧。 学习教理,便是帮助我们获得正确看待世间和人生的智慧。 若看不清世界的真相、看不清生命的奥秘、看不清自身心念的幻化无常,我们和世人的认识又有什么差别? 可以说,我们就没有在佛法中真正得到受益。 对于出家人来说,外在威仪和内在心行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造就僧格的两大要素。 其中,通过修定开发智慧更为重要。 若能以佛法智慧俯视世间,我们才能真正保有超然物外的自在,才能救济群迷而不为尘劳所染。 发布时间:2020-05-14 15:36:27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8:5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2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