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星云法师:人间处处充满鬼 内容: 念佛需有传承——镇江太平庵蒙山法会开示 2014. 01. 03今天我们是2014马年春节前的一次聚会,去年四月初四,我们在镇江举办过一次佛教音乐会,很怀念那次音乐会。 当时我就讲:虽然两个多小时,但是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那场音乐会就像一盏光明灯,点亮之后,就会永远照亮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有人说:钱花了才是你的。 我就觉得,好事难做也应当做,好事做了就是你的收获。 这身口意清净了,能够开发智慧了,你这个生命才算是真正的有意义。 时间就像长江的水,不舍昼夜在流动。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我们又迎来了2014年,但是365天很快就会过掉的,我们说“新年新气象”,我们要迎来自己生命的春天,赋予这个年一种特殊的意义。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我们的生命也要有收获,这个人生也要开花结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新年最值得庆贺的是什么? 是有一个崭新的、觉悟的生命,其实中国的年啊节啊,都是有很深的意义的。 再过二十几天就过新春佳节了,年前要大扫除,迎新春,年三十放鞭炮,就是把我们房子里面不好的东西赶走。 在我们佛弟子呢,就是要忏悔业障,多念那个忏悔咒:嗡班札萨垛吽,嗡班札萨垛吽,也表示把我们生命里不好的东西丢掉。 像放鞭炮一样,我一听到放鞭炮,就想起:嗡班札萨垛吽。 外在世界噼里啪啦、轰、嘭、啪,把不好的东西赶走,我们内心不好的东西也要赶走。 在座的诸位,我们内心里面有没有不好的东西? 要不要赶走? 赶走不好的就不会生病,负能量积多了,这个人的命运就不会好,所以一个人负能量净化掉,就能消灾免难。 里面的负能量去掉了,外在的灾难就不再有了。 你看这个世界,表面上日新月异,但是天灾人祸接踵不断,不是说天灾面前每个人都必定遭难,不一定的。 地震的时候,有的全家遇难,有的一点伤都没有。 金融风暴,有人发财,有人亏损,说明每个人的业力不同,果报就不同。 一个人你命里种过这个因,那就是“命中有时终须有”;如果命里没有那个因,就是“命中没有莫强求”。 如果命里有不好的负能量,那就赶快把它除掉,除夕除夕,就是把昔日不好的那个给除掉嘛。 那个“夕”,古人说是一个凶恶的猛兽,这指的就是一种负能量,这个负能量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它主要来自我们自己的身心世界。 我们有一句话说:大富贵的人来了,这个房子叫“蓬荜生辉”,茅草房子都沾富贵的光。 那比较衰的人来了会怎么样? 动画片里表现得很形象,倒霉的人走过来,马上那个鲜花就枯萎了。 一个人的负能量是他自己的业力招感来的,一个人的正能量,也是他自己的善业修为所积累的,这很公平。 我们老祖先说:修身养性、积功累德。 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每人每年都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不是都一样的? 但是有人善用这个时间,把这个时间叫作:寸金难买寸光阴,他不断抓紧自我提升。 有人不知道珍惜时间:时间怎么这么慢呢? 四十五分钟还没下课? 那搓麻将的人:哎呦时间这么快? 一天就过去了? 有人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 而对有的人来说,时间什么都不是。 其实呢,这一年年、一天天,就是我们生命的尺码,你拿尺子去量一根绳:一米、两米。 那我们的生命有多长? 我们已经量过去多少生命了? 生命就是几十年啊,时光是我们生命的一把尺子,如果我们虚度时光,就是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不同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不一样,赋予生命的内涵不一样,就造成了每个人的生命质量的不同。 我们从小读书,老生常谈,老师都会跟我们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但是我们对时间的认识没有刻骨铭心,很多人就这样虚度时光,让宝贵的生命就这样流失掉了。 我们修行人说:念佛七、打禅七。 “七”什么意思? 就是精进不懈,或一日、或二日、或三日、或四日,或五日、或六日、或七日,在这七天里放下一切,精进不息,克期取证。 我们禅堂里的香板,那个形状跟宝剑一模一样,其实它是有典故的。 过去雍正皇帝修行开悟了,他把修的比较好的出家人召到宫里来,限他七天克期取证,尚方宝剑挂在那里,说:七天之后不开悟——杀! 这就是禅宗的“逼拶”,背水一战,不开悟就死啊,有些祖师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我们每天下午念那个: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精进,如救头燃。 对不对? 但是我们在时光面前,真的有“如救头燃”的感觉吗? 古人说:未悟之前如丧考妣,悟了之后如丧考妣。 修行没有觉悟,生命没有达到了生脱死的状态,就像爸爸妈妈死了一样,高兴不起来。 我们大家见面聊聊佛法,非常难得,而且聊的这些课题大学里都没有的,对不对? 新年里世间人都在庆祝,有一个老师父就哭,别人就问:“师父,你哭什么? ”他说:“你们庆祝什么? ”人说:“我们庆祝新年啊,又添了一岁啦。 ”炮竹声中除旧岁,老师父说:“你们添了一岁就高兴,我是伤心又少了一年,所以哭啊。 ”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问题。 上次我们见面,老师太还在,她就坐在这个位子,对不对? 93岁了,老师太说:“我走的时候,法师您也来送我哦。 ”我说:“好”。 结果,一晃把她给送走了。 你看,一晃一年又过去了,我来看看大家,好听一点说是来拜年的,讲不好听一点,我们这个是生死契约哦,在座的是不是过一年少一年啊? 是不是这样?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什么意思? 就是:阿弥陀佛,您救救我啊! 救命啊! 是这个意思。 我们见面好听一点:哦,拜年,拜年。 其实我们就生死的话题来讲一讲,这几个小时所点起的心灵之灯,如果能变成无量光无量寿,那就能照到你的临命终时。 很少人有这个福报,像这个老师太说:“我走了,你来送送我。 ”你敢想吗? 你能学老师太吗? 老师太四岁出家,活到九十三岁,出家八十九年了,她才敢这么想:法师,我走的时候,您来帮我送一送。 她才敢这么想,我们在座的哪里有这么大的福报啊? 我们今天的见面,是不是具有这样一种意义? 我们要超越时空,超越生命,像看电视一样,屏幕在那,遥控在我手里,换一台二台我做主。 我现在的遥控器就是,今天2014年元月三号,我要遥控到你十年后,二十年后临命终的时候,对不对? 这遥控器可以换台,你在娑婆世界,师父一按,变极乐世界了。 法会当中要保持安静,我这里正设计这个遥控器,要转换你的台呢,你电话铃响了,又回到娑婆世界来了,你怨这个倒霉的电话吗? 那是你自己放不下,平时没有做熟这个功课。 今天你说我们人来得多? 还是鬼来得多? 鬼来得多啊。 你家老祖先、四生六道的众生,好不容易看到莲花,刚刚爬到一半,你电话铃“嘀铃铃”响了,“噗通”一下掉下来了。 你说,它会不会对你生嗔恨心? 你这个电话铃惊动了多少人听法? 如果说惊扰到人你还可以打招呼,惊扰到鬼你怎么打招呼呢? 你忏悔都忏悔不过来。 佛法很尊贵、很殊胜,佛法犹如优昙花难得一现,所以我们要珍惜,不珍惜法业障很重。 法会现场你如理如法,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本来身体不好的,有灾难的,一场佛法下来,身上的DNA细胞改变了,你生命的轨迹就改道了,这很重要。 佛法是如意宝,能消灾免难,增福增寿。 生者得富贵,亡者可超生。 能光宗耀祖,荫蔽子孙,这还了得啊? 所以我们越研究越觉得不得了,我们要发大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有了这样的人,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有人投身于这个事业,好像对家庭有点损失,父母把你养这么大,培养你读书花了那么多钱,然后出家去了。 有人就想不明白,我费了那么多钱培养出来的,怎么就出家了呢? 你看,培养儿女像做生意似的,投入了还要求回报,佛菩萨对众生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 有爸爸妈妈生到一个残缺的小孩,他就不要了,抱到没人的地方放下就跑掉了,有的抱到庙门口,放下就走了。 有一位法师,他师父给他的法名也蛮奇怪的,叫超育法师。 别人计划生育,他专门超育,都是早晨庙门一开,见一个弃婴丢在门口,他就这样收留了四十多个孤儿,超育吧? 由此可见,是父母慈悲? 还是法师慈悲? 法师慈悲啊。 父母生了残缺的婴儿,有先天心脏病的,有兔唇的,反正身体有问题的,父母亲就不要了,这法师就给收养了。 现在的弃婴很多,有部门还专门设有“安全岛”接收弃婴,为此又是众说纷纭,这已经成了又一个社会问题。 上次我去看他,北方都是炕,好多房间,他给他们做的。 一个小孩请一个保姆,专育专管。 我去给他洒净可洒着了,一洒出去几十个。 我看有的小孩已经长很大了,但还没有什么意识。 法师真的很慈悲,跟他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这就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啊! 佛菩萨的恩德,三宝的恩德,是不是超过父母? 虽然说天下的父母恩德已经不得了了,老实说,太阳也有阴影的。 我的寺庙叫慧日,智慧的太阳是没有阴影的,智慧的太阳能照到铁围山,十八层地狱都能照到。 有时候感受到佛的力量,佛的慈悲,我们会深深地感动。 我读《地藏经》的时候会落泪,你们读《地藏经》有没有落泪? 佛经很多地方,讲到佛菩萨对众生的这种悲悯心,会打动我们热泪盈眶,痛哭流涕。 请问人间要不要佛菩萨? (众:要)我们要不要做佛菩萨? (众:要)好,给自己鼓掌。 菩萨都是人做的,都是凡人一点点觉悟,觉悟,觉悟,然后就变成佛菩萨了。 没有天生的佛菩萨,佛菩萨是人修来的。 我们要不要修行? (众:要)要不要转凡成圣? (众:要)修行好不好? (众:好)修行就有救,不修行就没救了。 新年可以让我们有新的变化,可以让一棵幼苗变成大树,可以让我们凡夫变成圣贤,这就是时间馈赠给我们的。 所以当新年来的时候,我们放鞭炮贴对联,告诉自己:新年新气象,我要改变自己。 这样才值得庆祝,然后说:新年好,新年好! 这个好的内涵就是说:新的一年是我新的人生,大地会长出新的果实,我的人生也会有新的模样。 修行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表象,修行恰恰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完成的。 我们以为那些高僧大德很高很高,高高在上,我们难以企盼。 但你真的看到他就会发现,他们的言行做人非常朴实,好像很平凡。 一个正确的人生,一种伟大的人格,是从平凡当中培养出来的。 念佛人有两种:一是最后真的往生,以种种瑞相为往生验证。 另一种以为自己是念佛的,念到后来自己都急了:我怎么生病了呢?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怎么要死啦? 乖乖龙地咚,怎么一回事啊? 我念佛怎么还会这样? 业力一来就糊涂了。 你那个功夫没用到点子上,敌不过生死的。 佛弟子要学习佛的正法,虽然是末法时期,我们还是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本经有经的真实义,四句偈有四句偈的真实义,一句名号名号的真实义。 你别觉得这个短好念,越短小它越是精华,意义更深广、更无量,你怎么去明白它呢? 社会上有一句话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书作舟”。 我们佛教是“戒定慧三无漏学”,请问佛的智慧是不是一座高山? 靠什么去攀登? 佛的智慧是不是一个大海? 靠什么去探索? 就是靠戒定慧三无漏学。 所以戒有戒品,我们受三皈要得三皈依体。 三皈依大家都一起合掌,闭着眼跟着我念,师父讲得很清楚,但是十个人同时皈依,得到的三皈体都不一样。 有智慧善根大的,他得的品位比较高,上品三皈。 稀里糊涂的人嘴里跟着念,也不知道念的啥? 他还怨别人拉他来的:这个人真多事,拉我来,我又不知道佛教是啥? 虽然他嘴里也跟着师父念,但是他得不到戒体。 很多人皈依多年了,最后跟我讲:“师父,我皈依多少年了,当时是被别人拉去的,我完全不知道念的是什么? ”你说这种人能得到三皈体吗? 得不到的。 你看,一个三皈都分出好几等来。 受戒要得戒体的,为什么我们对宝华山这么崇敬? 佛教界以得“华山戒”为荣耀。 因为宝华山的戒律仪轨传承没有断,受戒非常严谨。 但是老实说,五百个出家人去宝华山受戒,得到的戒体也不一样。 常住师父说:“好好发心,修苦行,忍耐。 ”你对这个戒坛非常恭敬,对得戒和尚非常恭敬,对戒常住非常恭敬,勤勤恳恳,那你戒体沾身,非常庄严。 有的人受完戒出来相貌都变掉了,也有人受戒过程中,业障现出来,生病啊什么的,甚至个别的死在戒坛里的都有,冤亲债主不放过他嘛:“你想逃? 你欠我债还没还呢”。 你一登坛得了戒体它就讨不到了,因为你得了戒体级别就不一样了,所以冤亲债主加紧讨债啊。 有的人忽忽悠悠,天天熬熬熬,度日如年,怎么还没结束? 怎么还没结束?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受戒的现象,那你说大家的戒体会一样吗? 不一样的。 有的得上品戒,有得中品戒,有得下品戒,有的戒边都没沾到,有的去受戒还造了很多恶业。 在当今社会,佛教的现象也是错综复杂的。 就说造寺庙吧,不是说造寺庙都有功的,你要看以什么发心去造的。 有人造庙是开发旅游业,他要打佛的招牌,然后卖门票赚钱。 你说这盖庙是有功? 还是有罪? 有罪的。 所以不能从表面看,要看真实的。 当然我们念佛学佛肯定是有功的,就像小孩读书一样,想要成绩好你就好好地学习,老油条混日子的,不单你学不好,还拖别人后退,对不对? 其实我们修行,这个“信”很难生。 你说:我有信啊。 没人跟你讲,你信什么? 我们在座学佛这么多年,请问:有没有好好听人给你讲过“阿弥陀佛” 真实的含义? 你说《无量寿经》我读了,《阿弥陀经》是功课我天天做。 我问你:《阿弥陀经》的真实义是什么? 难道就是:向西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 就这么简单的吗? 经是告诉我们,不懂的人,阿弥陀经离你很远很远,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 我们学佛要懂这些道理,要不要有指路的人? (众:要)一个懂得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人,十万亿佛土不仅没有那么遥远,祖师以前说“不隔毫厘”。 杭州灵隐寺大门口那个壁照上,写着“咫尺西天”,西天与我们就在咫尺之间啊。 佛说“十万亿佛土”,祖师说“咫尺西天”,我今天说“不隔毫厘”。 你到底听谁的? 难道谁说错了吗? 那我讲的这个有违背佛的“十万亿佛土”吗? 不但没有违背,正是符合佛陀的真实义的。 所以“佛法无人说,虽慧亦难了”,如果没有明白人跟你讲,那十万亿佛土,你怎么了生死啊? 如果你懂得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我们的佛性不隔毫厘,圆满具足,超日月光、清凉光、智慧光、无障碍光。 你这样子领会,净念相继,是心是佛,这个心就可以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这叫“因入果海”;佛的果地功德摄你凡夫因地的心,叫“果赅因源”。 这样因果一体,因缘具足,当下就能了生脱死。 真正念佛的人会越念越安静,哪怕是生大病,他也不会害怕。 他知道,我无量劫来杀生吃肉,损害多少众生啊,生病是重罪轻报消业障,微笑面对。 学佛人会不会生病? 会不会死? 也会生病,也会死。 请问是心做主? 还是身体做主? 心做主。 这个生命的主人是心不是身体,他悟得了身体里面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跟无量光无量寿在一起的,身虽死,心不死。 是心是佛,念佛的人要把这个佛心找到,那才叫念佛。 我们世间人就是迷掉了这个,以为身体就是我,你看到有哪个身体是不灭的? 有吗? 你想要保住你的身体,那是不是颠倒? 颠倒就是妄想,妄想就是生死,有生死就与佛性相隔十万亿佛土,就不能证得佛陀的智慧德相。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把它倒过来,找回真心,让心做主,面对由业报感应来的身体,心不再随着这个业报转,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样子忆佛念佛,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不管这个业报身是苦还是乐,不管是顺缘还是逆缘,你都可以随顺。 在诸多境界面前,我们有所守持,心不为所动,口念阿弥陀佛,心与佛的状态相应,如如不动。 这个就叫修行,这样子修行的人,与阿弥陀佛不隔毫厘,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佛是纯净的世界,我们是杂染的世界,纯净是因为心纯净,杂染是因为心杂染。 我们要不要转变这个心啊? 现在趁我们脑子还清楚,要听经闻法,要真正听明白了。 没听明白你就跑,好比你要开车去南京,路线还没听明白你就开跑了。 我们会担心的:这家伙,没听明白就跑了,他要往哪儿开呀? 你说:不要紧,我车好,油加得多。 你跑偏了,车再好油再多有什么用呢?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啊。 所以人这一生,选对方向很重要,这个信很难生,信有正信和邪信,有迷信和智信,我们取其正舍其邪,取其智舍其迷,这个是要听经闻法才会明白的,所以闻思修很重要。 有人说:读经这么多年,今天听了佛法,好像是有点不一样,我听听好像有道理哎。 这说明什么? 经是有真实义的,佛法无人传,虽慧亦难了。 虽然你房间里有很多宝贝,但是没有灯是看不见的,“犹如暗中宝,无灯不能见”。 佛说一切法,都是我们众生自性本具的德,怎么与佛经相应,发掘出自性的德,这是非常重要的。 修行的过程就是闻思修,戒定慧。 很多人也重视修法,每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得很认真,一个七、两个七、三个七,也打得很精进。 上次我去一个道场,那天听法的人有两千多人。 但是边上念佛堂里此起彼伏地在念佛。 我问:她们为什么不来听法? 她们说:在打佛七。 请问:什么叫念佛? 佛者觉也! 听经闻法是不是念佛? 明白了才是真正的念佛,你不明白佛是什么? 佛在哪里? 就好比那个车你跑偏了,车再好油再多,你是不是越跑越偏啊? 现代版的南辕北辙。 你要听明白了,佛说:一念乃至十念皆得往生。 这个念不是口字边的“唸”,而是当下觉悟的心。 如果你明白佛法了,这辈子能领悟个十次或者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三二一,你能领悟到一次,往生都有希望。 就怕你念了一辈子,念了十万、百万、一千万,一念也没跟阿弥陀佛相干过,那不糟糕了? 那你说,他这样念有没有种下善根? 有种下;那样念好不好? 也不错;按照这个修可不可以? 也可以。 你不能说他念佛不对,所以,这个就是很麻烦你知道吗? 他念佛是不错,但他有没有念在点子上? 这是要商量商量的了,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过去有人觉得开悟了,师父也给他印可了:嗯不错,你开悟了。 但是天下见性的人很多,你出去走一走,参一参,你就知道自己到底有几两几钱了,不比不知道,开悟也有好多层次呢。 有人觉得自己开悟了,碰到一位明眼师父,一句话就把他噎住了,下不了转语。 只好住下来,住个三年五年,就参这一个题目,古代修行人就是这样的。 印光大师教我们:但看诸上座。 要看修行者里面的模范,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在普陀山法雨寺闭关三十多年,后来到苏州报国寺又闭关7年。 因为日本人侵略中国,搬到灵岩山上又住了四年,一直都是静静地阅藏、参究。 佛法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佛教有句话叫:懵懂真如,颟顸佛性(mán hān)。 不能在佛法的影子里转转转,弄两个名相就套在里面了,那就糟糕了,会误了生死大事。 所以佛法掺不得一点假,闻思修非常重要。 闻思就是启发我们的信心,树立学佛的正见。 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实修,他认为我已经在修了。 你闻还没闻,思还没思,你明白什么了你就修了? 闻思修的次第不能乱。 那要不要修呢? 当然要修,你看,绕来绕去还是要修。 如果师父说:你好好念佛,降伏其心。 那你就老老实实“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去念,慢慢把粗重的习气降服住。 我们来果禅师当初学佛,师父就跟他说:一句阿弥陀佛好好念,念到梦里也在念佛了,我就传你大法。 他生性纯善,师父说了他就这样做,念念念,不久就昼夜如斯,梦里大声念佛把他师父惊醒了。 师父看他这样就紧逼了他一句:念佛的是谁? 一句话把他噎住了,脸憋得通红不知所以。 然后来果禅师又是昼夜如斯,参一句话头:念佛是谁? 一参就是几十年,直到开悟。 阿弥陀佛是不生不灭的,这个会念“阿弥陀佛”的念头,是生灭的还是不生灭的? 是生灭的。 那这个生灭的念头能不能了生死呢? 《法华经》说:如是因,如是果。 你生灭的因,自然就得生灭的果,你这样念佛怎么能了生脱死呢? 当然不能。 有人他通一点教理就说:你讲的这个是禅宗,我们是净土。 你净土? 什么是净土? 你净土的果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在座的佛教徒你可以不知道,可以不懂,但是你的师父必须得懂,你师父要不懂,就叫:一盲领众盲,相牵入火坑。 你是去极乐世界? 还是去天堂? 还是去哪儿? 师父清楚的,所以师父不好做的。 不是说我来,我就给你们做师父了,不是这么简单的,师父必须要懂的。 师父懂得大悲大愿,师父叫你:“好,阿弥陀佛你念吧”,那你建立了一种师徒的信心,你有信心还要慢慢地消业,消不了的业,到时候果地的佛光会带你的业,摄你的业,这叫“带业往生”。 否则你有业,你怎么往生啊? 是阿弥陀佛带你的业,让我们有福德往生,是这样的意思,不是你自己带着很多业也能往生。 我师父告诉我说:你要学净土,你就要有净土的善知识,他要通达阿弥陀佛的。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也说:我来娑婆,摄念佛人同归净土。 我们这些因,不能离开果地威德的。 善知识摄受我们,这里面很重要有一个“缘”,佛缘很重要。 如果在座的,你有跟印光大师见过面的,你有拜他做师父的,那你不要紧了,印光大师所有修的、读大藏经的、闭关的功德你都有份。 因为他就是为有缘众生修的,你跟他有缘,你没有问题了。 你不用听我讲了,你就对印光大师一心一意地,你观修阿弥陀佛本尊的时候,你就观想印光大师是你这个法的传承师父,你只要跟着印光大师走,就没有问题。 发布时间:2020-04-13 15:25:1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8:3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3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