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的84000法门实际上是84000法蕴 内容: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持名念佛确实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一种非常便利直捷的方法。 那么,在持名念佛时,念六字洪名和四字佛号有何不同? 有哪些持名念佛的方法可以采用呢? 答:持名念佛念六字或四字并无大的区别,总在念佛人的习惯、方便、欢喜而定。 但都必须如印光祖师讲的:“(在)真信切愿(的基础上)志心执持。 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 ”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 故应在制服耳根与意根上下功夫。 先利用耳根听佛声,以意根或记数或作观想,摄住耳根与意根,其它诸根自然臣服。 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 念佛方法甚多,兹略述三五,以备净业同修选用。 1. 简易十念法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 如是十气,名为十念。 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 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为十念者,显是借气束心。 心自不散,但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 如加早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 如家有净室或佛堂,仍须对佛像焚香礼拜,立念跪念均可。 十念法是慈云忏主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趣,为事务忙碌者所立。 实为无论僧俗闲忙均可奉持之法。 楚石禅师晨朝十念,终身不缺;幽溪大师奉为日课,至老不休。 此法能制心一处。 一心念佛,决定往生。 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2. 十念记数法印光大师为对治妄波沸涌而立。 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 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 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久自当得之。 此十念记数法与晨朝十念法,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 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 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 不但去妄,最能养神。 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 十念记数,以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 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3. 持名与观想合修凡于行住坐卧时,则一心执持名号,凡于蒲团上跏趺静坐时,则心心观想佛像与净土庄严。 经行疲乏则趺坐以观佛,坐久则经行以称名。 如能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如是循环善巧修行。 持名方法有上述诸种可资采用,趺坐观想之方略举数端。 (1). 自坐莲花想在念佛心中默下观想,想目前生一大莲华,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 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我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莲华化生,得未曾有。 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悉与十二部经相合。 (2). 白毫观观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身,趺坐胜宝莲台,端正无比,两眉之间,有白毫一颗,长丈五尺,周围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棱,右旋宛转,中则虚空,放净光明,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住念,坚固勿移。 心内忆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 《观经》云:“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3). 阿弥陀佛观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于海面。 其中万物,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 另外亦可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若德风华雨,若妙香天乐,若泉池楼阁,若林树宝网。 一一忆念,一境一幕,神游净域。 先送心归极乐,临终定得莲华化生。 4. 临睡观念法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 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 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 发愿已,正念而寝,不得杂语,不得杂想。 或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睡梦中得见,此法系善导大师所立。 莲池大师云:“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惰,务必久远行持,必于净土,功不唐捐。 ”此临睡观念佛法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获致身心健康,弥陀名号亦是世间疗效极佳的安眠药。 发布时间:2020-02-15 20:57:5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8:0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3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