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传喜法师:不贪自利之享受 内容: 像前面讲的敏感,有的人呢,因为脆弱他也很敏感,学佛的这种敏感是说要得大自在,但是得大自在并不是说是麻木的大自在,而是遍知,很敏感的大自在,需要知道。 这两天我看他们整理的文章里有“要清清楚楚,这叫智慧,同时肚量又能包容,这叫福报,是福慧双修。 ”像福,弥勒菩萨马上要成佛了,他的福报很大的,大肚能容这是福。 文殊菩萨是明察秋毫,大小五明他都知道,风水八字他都懂,都通达,文殊菩萨什么都通,大智文殊菩萨。 有的人,比如说前面讲到体验,你对清凉的体验,解脱的这种体验。 有的人体验了之后,就会忽视心灵的状态,重在了肉体的身体的体验之后,他会忽略心灵的状态,这样会堕入小乘道。 小乘道,他在有余涅槃里是很舒服很舒服的,入禅定,他们不吃不喝不要紧的。 佛劝醒他们,不可以这样,我既教会了你们这样,同时众生都在迷惑,那你们还是应当去结众生缘,这样才是长远的修行之路,否则你光住在这个定里面,入,入,入,好了,跟众生缘断掉了。 众生缘断掉之后,那你存在的世界里面有很偏的,有时候把它称为叫偏空,又叫“修慧不修福,罗汉应空钵。 ”罗汉下去化一口水都没人给他,没有水倒也算了,你给他福也很难,没有缘,这个礼尚往来就断掉了,没有往,也没有来。 为了结缘,接受大家的饭,接受大家的供养,哪怕辟支佛,他们一定可以定得很久,但是佛也劝他们,至少一个星期要去一趟人间。 你们可以想象,一个圣者,他修行得很好很好,完全心无尘埃了,能入在清凉境里了,他带着这种定,如果来到人间一次,他自己对佛法的感受会更深,那对众生的利益将是多大! 没有修行的去,世间走一趟会被迷掉的,但是有修行的人,去世间更加增长他的悲心。 所以《驱暗明灯》里面“入菩萨行”就这样的,一个修行者怎么样的,它是非常赞叹这个菩提心的生起。 怎么样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有多少功德,《入行论》就讲的非常清楚,尤其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上,入菩萨行,入广大如海的行为当中去。 当初造论的那位师父,他的禅定也是非常好,他也有很大的神通力,也出现很多对他诽谤的,但是后来,还是造了这样一个《入菩萨行论》。 这是印度的一位大论师造的,后来大家才知道他的功德有多大,神通他也很大的。 但是还是劝大家,要入菩萨的状态,不发菩提心的话,修行还是有很大障碍。 像我们现在也在体验什么是佛法,佛法除了讲的,除了文字上,确实有佛菩萨果地的威德力、功德力。 他确实能有让众生解脱,能改变众生命运的,那种神圣的力量。 这也是坚信不疑的一种,相信极乐世界,相信诸佛菩萨威德,没有感受过,那个信就不会稳定。 我们自己也常常来串习,生活当中来体验,用我们的生命来体验。 在没有感受到的时候,要多多地去体验。 没有感受到的时候,要多去观察世间的过患,对世间要看清一点,多体验佛法。 真的你有感受了,你坚定不移有信心了,叫还来观世间。 反过头来看世间,对世间不仅仅要有出离心,还要去教化那些,没有出离心的人要有出离心,然后你自己还不能太贪着,在这种寂灭当中,所以要发愿“不贪自利之享受”。 不贪自利的那种寂静的享受,从而“趋入三有之大乘”。 三有本来是要远离的,但是这个时候,为了众生的缘故要趋入,所以对菩萨来说叫“不违安养,还入娑婆。 ”既不违背极乐世界的境界,还又积极地还入到娑婆。 发布时间:2017-12-12 17:51:03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7:5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3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