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严菩萨是怎么回事? 内容: 要讲到华严经,就先讲到华严菩萨。 公认的华严菩萨化身有两位,一位是元朝的正顺法师。 一个是唐朝的清凉澄观国师,其中清凉国师最为有名。 清凉国师是华严宗四祖。 华严宗初祖杜顺国师是文殊菩萨再来。 清凉国师是华严菩萨再来,清凉国师手长过膝,长相巍巍堂堂,牙齿有四十颗,代表福报很大,活到102岁。 五台山梦参长老活到103岁。 清凉国师是七朝帝师。 唐朝时七个皇帝的国师,圆寂后,从印度飞来了两个有神通的罗汉,人们问他们去哪里,他们说去找华严菩萨的牙齿舍利,带回印度供养。 后来人们打开清凉国师的塔,才发现四十个牙齿,剩下三十九个。 所以清凉国师是公认的华严菩萨再来。 清凉国师一生有十大愿,比如足不塌尼寺,视名利为蔽箕,最重要的,是清凉国师还有个愿力:每天讽颂法华经,普施有情。 这一点很重要。 清凉国师先修了天台,禅宗,律宗等,都依止了善知识后,才深入研习华严经。 所以我私下以为,清凉国师由法华经而入华严。 大师生前一直发大誓愿,第五个愿力:未舍报前,每日常颂《法华经》,普施群灵。 普贤菩萨代表生命的本来面目,是本体来讲。 那华严菩萨就代表生命的相,生命圆满的相。 在古代的高僧中,各大宗派,我最喜欢的是两位,一位是清凉国师,一位是智者大师。 在翻译经典上,最喜欢是鸠摩罗什。 我常说,华严好比大家闺秀,而法华,犹如小家碧玉。 我第一次到天台山,就想起法华经中讲的,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 法华经是小家碧玉,而华严经是大家闺秀,大方的。 清凉国师可以说把生命的庄严相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个,清凉国师的色身庄严,住世102岁,算是高寿,而且相貌非常庄严,手长过膝,目光有神,牙齿四十颗。 这个庄严相,就好比菩萨一样。 他的相和罗汉像不同。 像天台宗的慧思大师,他开智慧后,头上涌起五座山峰一样的包,顶多是罗汉相。 但清凉国师就标准的菩萨相。 第二个,清凉国师智慧超人,一生讲华严经五十场,要转动这个华严经,就很不容易了。 你看梦参老和尚也才讲一场华严经,讲了五年。 清凉国师讲了五十场,还写华严疏钞。 第三个, 清凉国师的眷属庄严,七个皇帝的国师,所以他的眷属之多,弟子之多,都是经文讲的,宰官,大臣,大居士,乃至天子,都是他的眷属,这个眷属庄严。 第四个,国土庄严。 当时清凉国师活在唐朝武则天时期,那时国力最为强盛,大唐盛世,国师又在西安。 这就是他生活那时代的福报。 现在西安华严寺还有清凉国师和杜顺国师的塔。 以上只是略讲而已。 虽然唐朝有许多国师,包括禅宗的国师,比如当时的神秀大师,也是国师,而且神秀也相貌堂堂。 可是比起清凉国师来讲,总是逊色了一些。 所以华严菩萨,就是把生命发挥到最圆满的状态。 这个人就是清凉国师的表的相。 华严就是告诉我们,生命应该往哪个方向去。 成佛是什么概念? 成佛不是挂在墙壁上,或者到天堂去。 不是的,成佛,是生命的福报和智慧都达到圆满时。 这时大家再来看,地藏经,地藏菩萨过去见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个如来非常庄严。 地藏菩萨做长者子时,看到这个相,就非常欢喜。 说,要怎么样才像你这样子庄严。 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就说了,你要发愿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大家去看,这也是华严的境界,为什么要这么庄严,这么庄严是怎么来的,就是发愿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来的。 所以要入华严境界,先从地藏菩萨开始。 记得从地藏菩萨开始,和从地藏经开始,是两个问题。 地藏菩萨开始,是说,你要发地藏菩萨的愿力,而不仅仅包括只是颂地藏经而已。 那你就狭隘了。 地藏菩萨的愿力要发起来,慢慢,你就能庄严起来,那就是华严菩萨的境界。 你想看,要达到清凉国师的境界,那是修了多少劫以来的。 但切实就有这么一个人,来表法华严的不可思议,以及修道的不可思议。 看古代许多祖师,都是很辛苦,尤其是禅宗祖师,有些被追杀,像六祖惠能,三祖被看透,初祖达摩被下毒。 所以当禅宗祖师,确实很辛苦。 这是修道的表法。 当净土宗祖师,就很收敛。 你看慧远大师,自己躲在庐山,庐山风景很好,念念佛,好比仙境。 净土宗祖师比较轻松。 但华严宗祖师,传到五祖,圭峰宗密大师以后,就没有六祖了。 为什么? 华严宗的祖师,都是放着表法的,表华严富贵的法。 你要表法,要有多大的福报啊。 华严宗到四祖清凉国师,他的表法,福报,智慧已经达到极致了。 后人的福报,富贵庄严,再也超越不了清凉国师了。 因为他是华严菩萨嘛。 到了五祖圭峰祖师之后,圭峰宗密把华严宗的理论都圆满起来,儒释道通通包含进来,就彻底圆满了。 发布时间:2017-12-11 15:27:58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7:5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3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