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乘中三根本指的是什么 内容: 内相的皈依,三根本为所皈依之处。 在金刚乘中,内相的皈依,三根本为所皈依之处。 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中,修行加持的根本是上师,修行成就的根本是本尊,修行事业的根本是空行。 上师、本尊、空行实为加持、成就、事业的三根本。 一、上师上师,是指善知识。 上师有两种,一是外上师,一是内上师;即善知识有二种,一是外善知识,一是内善知识。 凡是教导我们如何行善去恶,认识因果业报,明心见性,出离生死轮回,让生命得到究竟解脱的人和法,都是善知识。 1、外善知识——传授正法的上师凡是弘扬正法,宣说善恶因果,引导众生进入出世间法的人,是外善知识。 如佛菩萨及许多成就者,教导我们如何皈依,发菩提心,修持六度般若与善巧双运的种种道理和方法。 让我们心中产生内善知识,生命得到真正依归,于轮回与涅槃间,获得究竟解脱。 对我们而言,他们是外上师,外善知识。 2、内善知识——真正的上师外善知识传授的一切正法,包括如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产生世俗菩提心的方法,统称为善巧的法门。 关于如何生起胜义菩提心,破除四边(有、无、有无皆是、有无皆不是等四边)的中观,称为般若,也就是智慧。 世俗的善巧与胜义的智慧,两者双运,属于内善知识。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依靠外善知识传授的内善知识,修学善巧方便与般若智慧。 才能从漫长的修行道上,进入成佛的快捷方式。 如果能长时间摄持这些法门,时时加以体悟运用。 直到由自己心中,自然产生出大智慧和大悲菩提心的时候。 这种内发性的大智与大悲,才是我们真正的上师。 3、皈依上师,是四皈依之首金刚乘将上师放在四皈依之首,甚至弟子要将具德上师视之为佛。 因为上师的本质是三世诸佛的总集体性,集佛法僧三宝于一体,总摄法报化三身。 上师是过去佛的幻化,未来佛的根源,现在佛的摄政,所以上师总摄三世诸佛。 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了,能在现实五浊恶世中,普度有情的,只有上师。 如果今生没有上师,我们就没办法亲耳听闻佛陀言教,难以实修证悟,上师的恩德胜过世间的一切,胜过佛陀。 上师是带领我们走向究竟解脱成佛之路最重要的人。 二、本尊作为一位金刚乘的行者,需要了解本尊的意义。 藏文称本尊为“e dung”,“e”是指我们的心、意;“dung”是指将本尊和我们的心,以誓约坚定不渝地结合在一起。 本尊是从法身佛中,为利益众生,以报身的形象所显现的佛,包括寂静尊和忿怒尊。 其中以慈悲、寂静、祥和的状态显现的本尊,是寂静尊;以比较凶猛、忿怒、恐怖的状态,显现出来的是“忿怒尊”。 比如中阴百尊中就有42位寂静尊和58位忿怒尊。 每一种法门的主尊,是为本尊。 修法的时候,必须要依赖本尊才能获得成就。 如果主修一个法门,每天不间断,时时刻刻观想这最主要的一尊佛,即是修持本尊的意义。 “修千百万尊佛,难成就一佛;修一佛却能成就千百万尊佛”,这是修法的诀窍。 这并非说你不能再观想其他佛,而是不断提醒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要一门深入,专一修行。 修持哪一本尊,不是由别人去帮你寻找,而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如果你受了某个本尊的灌顶,表示你和此本尊有因缘。 至于你是不是修这个本尊,还要看你有没有决心和时间修行而定。 如果我们将信心全放在某一尊佛的身上,透过自己专一的观想,让自己的心意完全和这尊佛合而为一。 就像奶和水融合成奶水,最后分不出来哪一部分是奶,哪一部分是水。 练习将你的心和这尊佛合为一体,就是所谓的“修本尊”。 三、空行以慈悲力,在法界中幻化出许多形象来利益众生,消除众生以及修行者障碍的菩萨们,是修行人利益广大无边的众生,获得更高成就的来源,称为空行,有的称为勇父。 我们虽然看不见他(她)们,但只要如法修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不但设法保护我们不受外力的影响,还会帮助我们修行,更能成就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事业。 与此同时,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护法们的陪伴。 他们保护所有佛弟子成就,护佑坛城,帮助修行者排除干扰,消除障碍。 因为在修行的过程中,特别是修行人将要成就的时候,常会有很多不喜欢看到修行人成就的天子魔等,专门会设障碍来阻挠。 比如,以前佛陀在清晨,睹明星即将成道时,就有许许多多的妖魔鬼怪来扰乱。 但是,只要能如法地修行,总有龙天护法会眷顾左右。 一个虔诚修行人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护法于无形中尽职尽责地帮助行者消除障碍,一直到我们成佛为止。 由此可知,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来源;本尊,是一切成就的来源;空行,是一切事业的来源,而护法,则能护佑行者消除所有一切的障碍。 发布时间:2017-10-31 11:31:4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7:4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3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