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万行大和尚:学佛究竟学什么,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 内容: 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 大家通常都会说修的是这一颗心,“心”指的又是什么? 你又是怎么修心的? “心”摸不着、看不到,你如果对“心”不明了,那你怎么修呢? 所以你要修心,首先你对“心”要有个了解。 通常佛门里边所说的心,绝不是肉团心脏的心,也并不完全指的是思想(当然它涵盖了思想),如果说自己修行修的就是思想,按常理来讲,大家把思想修好了以后,就应该是佛,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对。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有些人的思想非常好,但他并没有开悟、并没有成佛! 修自己的思想,实质上是修行的开始,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基础,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修完善了,修完美了,才谈得上是修道,才能够逐渐进入修心性。 通常大家说的修心,实际上指的就是大家的本来面目,但是大家目前离本来面目太遥远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只能够从目前最近的地方下手,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思想给修正过来。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你根本没办法修道,更没办法去做人做事。 实际上又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呢? 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有的人误以为自己在信佛修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多数信佛修道的人是因为人生不、家庭、事业不顺利才转向佛门。 这一类人肯定不知道学佛修道如何下手,因为他对人生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以为学了佛了、修了道了,人生就顺利了,实际上绝对不是这样! 如果你的人生不顺利,你学了佛了,实际上会更不顺利。 至于说怎么不顺利,我不敢多讲,讲多了大家就不会信佛、修道了! 我只能“鹦鹉学舌”,别人怎么讲,我也怎么讲。 一个人在红尘里面不会迷失方向。 那么他进入佛门里来同样不会迷失方向,用我常说的一句话来讲:老虎走遍天下,永远是吃肉的! 你在红尘里面失败,你进入佛门里面仍然是失败的人;你在红尘里面能干,进入佛门仍然是能干。 昨天从长春来了一个信徒,他的心态非常激动、非常急躁、非常不安、非常无奈、又非常迷茫! 一来就急不可待地叫我告诉他,怎么修行、怎么能够成佛。 我说:你目前这种状态,我不会告诉你,我无能为力。 就你这种状态,我告诉了你,也没用! 万行没有胆量,如果我有胆量的话,当时甩他几个耳光、臭骂他一顿,把他这几种病就都给治好了! 这种手法也许在古时候可以用,而在今天这个时代恐怕就不能用。 他以为自己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信众,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失败的人,非常懒惰的人! 他误以为自己放弃家庭、放弃工作、卖掉财产想修道,这是对的,实际上他是大错特错! 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不善于进取、不能够吃苦耐劳的人,你们说这种人能干什么呢? 他还能够修道吗? 红尘里面的功名利禄,如果你付出十倍会得到一倍;你想开悟成佛,你付出一百倍,未必能够得到十倍,也许只能得到一倍! 红尘里面的苦都吃不了,他在修道这方面能吃得了苦吗? 这些人只看到这个祖师开悟了、那个祖师开悟了,从来不去看这些祖师是如何努力修行的,如何吃尽了人所不能吃的苦,最后才开悟成佛了。 不去看人家努力的过程,只去看人家得道的那一刹那;不去看人家的耕耘,只去看人家的收获。 昨天来的那个人,我敢肯定,他这一辈子不会再来找万行! 而且他这一辈子,只要有人向他问到万行,他都会说万行什么都不是,狗屁不是! 除非他这一辈子能从这种状态里面走出来,他才明白万行当初为什么不教导他。 像这一类型的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他说自己多么虔诚,为道付出了多少,对万行日夜思念、渴望见到,结果是来了以后,连两个小时都待不下去,就走掉了。 这怎么可能证明他内心是多么渴望修道、多么渴望得到万行的指点呢? 对这种人值得付出吗? 值得去教导吗? 也许你们会说万行的分别心太大,应该发发慈悲、发发善心,你们认为此时对这个人发善心有用吗? 既然没有用,那也就没必要去做了。 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家庭、卖掉了财产,非常了不起、“难能可贵”,才趾高气扬地认为自己道心有多么高强、胜过别人,做了常人都做不到的事。 正是因为他外表上这些有形有相的东西做得太多了,把他自己给害了。 别说他所做的这一切还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是条件不具备、因缘不具足、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不得不放弃,他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说自己是为了修道才放弃的! )即使果真是为了修道而放弃的,这也没什么值得放在心里面、挂在口头上、讲给别人听。 这是你应该做的,没人强迫你。 就像万行闭了七年关,你就是闭了七十年,没有开悟成佛,又能说明什么呢? 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你有没有达到像古人所讲的:开悟成佛、大彻大悟,得到了无上的智慧! 就算是你达到了,仍然是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古人早就已经得到了。 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况且今天的大家还没有得到! 古人为法忘躯,为道舍去一切、为道任劳任怨。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能够这样做。 现在的众生是环境逼迫他不得不这样,是带着抱怨心来这样做。 既然是带着一种无奈的心态在做这些,那么你内在的智慧、心量就永远不可能打开,因为要打开心性的智慧,必须要具备一种自发无为的力量,才能够把它打开,绝无可能是带着一种抱怨、有为、奢望的心打开。 “有为”的心,如同一个有为的因,它只能得到一个有为的果。 我们现在离学佛、修道的标准还远得很,因为大家连基本做人的思想还没有修正过来。 做人还没有完善,又怎么可能学佛? 学佛先学人,人不学通,又怎么可能进入学佛呢? 我常常说学佛的人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 人都不想做了,还想成佛,听起来真的很可笑。 我有时候也经常笑自己:做人是最简单的,我们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还想去做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事情——去成佛! 再看看古师大德,哪一位的人品不都是经得起无数次的考验而不会失败,才能够开悟成佛的呢? 学佛不容易! 当我逐渐、逐渐地明白了这些道理后,真的不敢再奢望自己学佛、成佛了。 只想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安分守己地做人做事,活在当下,别弄到最后,人又不愿做,佛又没做成,其结果呢? 人不人、佛不佛。 如果你放弃了成佛的欲望,安分守己地做人,你肯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是一个合格的人。 这样的话,你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大家会认定你是一个成功的人。 你在人的基础上,想成神就成神,要成佛成佛,想成仙一样可以成仙! 万事万物都建立在大地上,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都是在“土”上面建立起来的,你们可以看看,金、木、水、火这四行,都是没办法离开土的,都是在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把人做成了,就如同你有了很厚的土壤;有了土壤的基础,想种什么,就成什么。 寺庙里面两个地方最辛苦,一个是厨房里这一摊子,另外一个是财务里这一摊子。 从古到今寺庙里发心的人,都会到厨房里去干活。 为什么说厨房里面最能磨练人呢? 譬如说今天突然多来了几个人,饭菜不够,厨房里就得马上做;你原准备了200个人的饭,突然走掉了50个人,又剩下了很多。 这些旧饭你说下顿该不该吃? 大伙会不会抱怨你? 你原本准备了150人的饭,突然又来了50人,大家都没吃饱,还是会抱怨,厨房里炒各种菜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的业力不一样,因此口味也不一样。 寺庙里面的财务如同流水一样,永远没有间断、没完没了! 而且来做功德、行善的人都带着不同的愿望,有的愿意把钱捐在这个项目上,有的愿意捐在那个项目上。 管财务的人怎么办? 只能够满他们的愿! 有时满不了他们的愿(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得慢慢地、耐心地向他解释。 话又说回来,一旦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去做,而且还要把它做好,因为只有你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够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你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面对、什么也不接触,你当然不会烦恼、不会起心动念。 可是你想把这颗心给练就出来,你就必须要做事,除了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 所谓的“根本智”,你花十分之一的时间就见到了它,但是你想要把自己的“后得智”找出来,训练出来,你必须还要花上十分之九的时间,才能够把它完全修好。 为什么古人讲修道、悟道、得道、最后还要养道呢? 既然已经悟道了、得道了,为什么还要养道? 我们现在“养”什么呢? 你还没有这个东西,你养什么呢? 我们现在是处在修的阶段,你把它修出来了,找到了、见到了,才能够慢慢保养它。 修是修、养是养,是两个阶段,是两个不同程度的阶段。 发布时间:2017-04-23 18:20:2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7:2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4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