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待人,要慢慢学会冤亲平等 内容: 华严经被称为富贵的华严,里头讲到:“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事孝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舍其贪着。 ”这个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和冤亲平等,舍其贪着。 人成立家,是一种贪着在里头,所以就会受到家的种种逼迫。 一个家需要物质基础,但人对物质永远不满足,就拼命地去获取,想要留给子孙。 这样子就被家逼迫了。 华严经中,就告诉我们,家是本性空寂,因缘和合。 不管在家出家,人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开发内心富贵庄严,就是要觉悟这个生命。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能听闻大道去修行,这才是最重要的。 活个一百岁却没有听闻大道。 那也是白活。 为什么要知家性空。 在轮回中,一般都在自己周围的亲人间轮回,因为亲人最为有缘。 孩子为什么跟父母有缘,就是过去生在一起过,这辈子才会有缘。 但你要是一直执着,没有办法解脱,生生世世都在六道,做人做鬼都在一起,那就被逼迫了。 不管是感情,还是亲情,都要淡一些,这样子有利于修行。 很多感情的贪执,其实是自己强烈的贪心而已。 贪钱是一种贪,贪执感情也是一种贪。 这两种贪性质一样。 有个真实的故事,讲有个人,唐朝时做他的妻子,但他没有对她好,导致她一直放不下,就跟着他,做鬼做了一千多年,来跟在他身边。 为什么知道是唐朝时呢,因为他通过催眠得到这个信息。 这种强烈的贪着,互相捆绑。 有个道友问,冤亲债主是怎么回事。 你想看,障碍你最大的人,一般都是亲人。 你要学佛,吃素,其他人都奈你不何,但亲人就可以。 有个女的,学佛几年,因为一直怀孕不上。 结果她老公就反对她去庙里。 其实能否怀孕,跟夫妻两人阴德都有关系。 但业障一来,反而怪三宝不灵验。 所以她就很苦恼。 这就是欠债。 所以你看,冤还是亲。 没有听闻佛法的生命,是很可怜的。 华严经讲,妻子集会,但愿众生,冤亲平等,舍其贪着。 很多人亲人去世,都会很悲痛。 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贪着对方的关爱。 有时候亲人给你的障碍也很大,关爱越大,障碍就越大。 出家好比一个人面对巨大的洪水一样,多少祖师的出家,都是逃跑出去的。 像虚云老和尚。 人一辈子的生命能量是有限的。 大家都为自己家庭想时,总有一些人出来,为苦难的人想。 好比出家,好比那些走在第一岗位上的,像战士,像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这些都是菩萨示现。 他们本来要奉献给自己的亲人,或者家族,但他们没有,而是给了大家。 尤其是出家。 唐朝的黄檗祖师讲,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言。 出家一天就有一天的功德。 华严经讲生命的富贵庄严,包括眷属的富贵庄严。 人要放大心量,中国人自古讲天下。 就是心量要大,要度就度尽天下苍生。 不是局限自己小家,或者小村落,乃至小国度。 中国自古是农业社会,许多思想偏于老子的小国寡民的。 可是从华严经进来后,中国人的世界观就完全富贵起来了。 包括到处建大佛像,开凿石窟,总之都是以大方广的境界为主。 中国道家的大方广,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比如把地球的山脉分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然后再根据五行,跟天上星宿相对。 又跟人体五脏六腑相对。 这也是一种方广的格局。 但华严经翻译后,不仅有福报的庄严,就是三十二相好庄严,更有眷属的庄严。 在佛身边都是无量无边菩萨围绕。 更让中国人境界提升一层。 这已经不再是小家的概念了。 冤亲平等,舍其贪着。 再讲事孝父母上,要学会让父母觉悟。 有些人说,父母是高堂两尊佛,这个说法只是尊重而讲。 其实父母也是业障凡夫,有些不一定对。 不是年纪大就代表思想对。 但如果在人情世故上,他还是有些道理。 如果在修行上,父母怎么能对? 所以要长养父母学佛的善根,这才是孝顺。 而不是什么好处都给父母,父母开心就是孝顺。 开心但没有解脱,你有什么用。 你看目犍连母亲堕入地狱,为什么? 她就是不肯布施,悭贪嫉妒,最后落入地狱。 目犍连都救不出来,只好靠十方僧人的力量来救度。 佛经讲,一个做鸽子的,可以做鸽子五百世,很奇怪,为什么五百辈子都做鸽子。 众生都有对色身起贪着。 一旦做了鸽子后,发现鸽子长得很漂亮,贪着自己的色身。 结果五百世就都做鸽子。 任何动物都看自己是最漂亮的,这就是众生对色身的执着。 所以会一直做那个动物。 而且越低级的动物,对色身执着更强烈,鬼道对色身也非常执着,地狱道众生就更执着。 做鬼做久了,鬼也有眷属,你看鬼子母就有五百个孩子,而且对自己的孩子很爱,经常抓人间的孩子给自己孩子吃。 鬼也很执着自己的色身,他也觉得做鬼很好。 所以不肯走,不肯出离。 不仅执着色身,还执着自己的眷属。 鬼也执着鬼的眷属。 你一执着,就无法出离了。 根本就迷失在里头了。 发布时间:2017-04-20 17:30:2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7:2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4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