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要对仇人好一点?因为今生的怨敌是来世的亲人 内容: 远离嗔恨,慈悲喜舍不要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敌人及其辖属产生偏执的嗔恨,对曾经于自己有恩者及其辖属产生偏执的贪心。 远离嗔恨、贪执和偏心,这是住平等舍的道理。 在生死流转中,父母等亲人在他世中转为怨敌,怨敌转为自己的亲属,父亲转为孩子,孩子转为父亲,母亲转为妻子,妻子转为母亲等等。 而这样的次第流转,没有任何可以凭信之处。 《亲友书》里说: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返此而死殁,故于生死全无定。 所以,我们不应把怨敌当做固定的怨敌,说不定他们是我们前世的父母。 今生的父母,说不定前世是杀你的敌人。 生生世世中没有任何一层不变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曾经在《妙臂请问经》中这样说过:有时怨敌转为亲,亲爱如是亦为怨,如是一类为中庸,即诸中庸复为怨,如是亦复为亲爱,具慧了知终莫贪,于亲当止爱分别,于心善法安乐住。 就是说,有时怨敌转为自己的亲属,有时自己亲爱之人转为怨敌。 不要说来世了,就今生也是这样的:上半生最好的朋友,下半生可能会变成相互非常仇恨的敌人;上半生水火不相容的敌人,下半生可能会变成交心的朋友。 今生当中都是世事多变,何况来世呢! 所以不必在乎和固执这些事,要把心住于善法当中修正法,这才是真正永久的利乐之本。 我们尽其一生为了亲眷,忙忙碌碌地劳累了一辈子,受尽了辛苦。 无时不受着苦苦和坏苦的煎熬,心中没有一丝快乐。 而终生所忙的又唯是恶业,没有生起善心,所以死后一定会立刻堕入恶趣,备尝种种长时剧烈的大苦。 一切众生也都如此,他们若能远离一切痛苦及痛苦之因该有多好! “惟愿他们远离一切痛苦及痛苦因! 我当令他们远离一切痛苦及痛苦因! 惟愿上师加持,令我能如是而行! ”此为“大悲”。 “愿一切众生具得一切安乐及安乐因,岂不善哉! 愿其具足! 我令具足! 愿一切诸佛菩萨保佑我能如是行! ”此为“大慈”。 “愿一切众生永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苦,在三善道的安乐当中走向涅槃的永久安乐处,岂不善哉! 我令如此,愿我能如是行! ”此为“大喜”。 “愿一切众生远离一切亲仇之贪嗔之心,住平等舍岂不善哉! 愿其安住! 我令安住! 愿一切诸佛菩萨保佑我能如是行! ”这是“大舍”。 以这样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对待前面所说的“众敌友及辖属,远离偏执贪爱”,是为殊胜方便。 发布时间:2016-11-29 17:21:48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5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46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