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常识:学佛是修来生吗 内容: 学佛是修来生吗1. 网友:师父早上好! 只有每天来到您的微博,逐条看师父您的文字时,心情才能好点。 可放下手机,离开微博。 又烦躁的很,怎么办? 学诚法师:哪一条或几条特别有感触的,可以逐字抄写下来,反复体会,直至有一天遇到境界能够用到它来转心。 这就是纳法入心的过程。 2. 网友:顶礼师父。 我大三,和新来室友相处不好,她平时自私过分,说不听,还特会偷换概念,吵不过。 和辅导员说了事由,老师也认为是她不对。 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她,甚至看到她就难受,我该怎么调节。 学诚法师:可以保持一定距离,但是不要讨厌她。 她是因为烦恼重、智慧浅,才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有机会时我们应该去帮助她。 如果生起了厌恶之心,就结下了恶缘,将来就不容易帮助她了。 把她当做一个烦恼重症患者,很多言行也不是她故意的,而是烦恼驱使的,这样想同情心就会生起来。 3. 网友:法师好! 请问在打坐时可以聆听一些安静的佛教音乐吗? 学诚法师:作为放松,随缘静坐时是可以的。 4.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贤冰接触佛法时间不久,究竟该一门精进念佛,还是该多读佛经,很矛盾。 因为学佛也是学佛的智慧,光念佛号感悟肯定没有读佛经多,可是读佛经的话人家说经典很多,涉足太杂反而不好,不如一门精进能修成正果。 也不知道怎样才对…学诚法师:无论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都要跟随善知识的引导。 凭自己的理解去学去修,广学多闻可能会变成杂乱无章,一门深入可能会变成执著排他。 不要随便听别人说,自己没有分辨能力时,别人说得对说得错也不知道;即使别人说的是对的,不适合自己也不行。 第一步先找到正信的师法友团队。 5. 网友:法师你好! 最近家里有点事,我的舅母抑郁上吊了,作为我特想帮助帮助她女儿,我该做点什么,或者提醒她的女儿注意点什么呢? 学诚法师:多关怀陪伴。 6. 网友:求解“钱与财富”。 在家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它,有的生意失败的更是需要它,有些人贫穷的更是需要它…学诚法师:钱本身是中性的,看人怎样对待它、怎样去用它。 佛教倡导福慧双修,一方面要修福,没有福报就很难利益众生;同时要修慧,才能不被福报迷惑心智。 7. 网友:法师,有时候我正在做家务,什么也不想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一股伤心情绪在体内漫延? 如何分辨区别心灵的所思所想与自我的所思所想? 学诚法师:不要太追寻感觉。 8. 网友:有时候倒不是嫉妒,而是为自己不能像他人一样努力而懊悔,而为自己着急,难过。 学诚法师:要咬紧牙关对自己严厉一点。 人最怕的不是外在的挫折,而是对自己的放纵;不是一时的失意,而是没有奋起直追的毅力。 9. 网友:没有福气的人是被佛抛弃了吗…学诚法师:没有人能够抛弃谁,只有自己能够抛弃自己。 生命是向上还是向下,福德是积累还是损害,都是自己决定的,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10.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发现自己的依赖感很重,总想找个人依靠,在感情当中尤为这样,自己的快乐完全就建立在对方身上了。 但我发现这种依赖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不少困扰,弟子想请问师父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祈请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从小依赖父母,上学时依赖老师,工作了依赖领导……总觉得事情应该是有人来解决的,但从没想过这个人是自己。 依赖成了习惯的几个表现是:遇到问题容易抱怨;眼高手低,想做的很多,能做的很少;做什么事都觉得是为别人做的,内心空洞,没有方向;依附于他人,患得患失,敏感脆弱。 接下。 要学会长大,学会担当,找到自己生活、做事的方向和意义,才能从无处不在的依赖感中脱离出来。 11. 网友:大师是这样的:今天晚上我与女友路遇两只小老鼠(非常小),因为觉得实在可爱,便想要拿手机拍下来与人分享。 结果用脚挡住小老鼠去路时,小老鼠跑动很快一不小心就被我踩死了(蹭到一下)。 当时我和女友都很难过,我就用手挖了个小坑把它埋了并插了一根树枝。 事后我们还是很难过,想请问大师我们该怎么弥补自己的过错。 学诚法师:可以为它诵经念佛回向。 12. 网友:法师,我总觉得下一世的我和这一世没啥关系,无论是下地狱还是解脱…我能理解这一世的因决定下一世的果,但却不明白为什么要为下一世种善因? (这不代表我这生不想干好事啊,毕竟有的因果是这辈子就能看得见的…)联系两世的阿赖耶识看不见摸不着好像也感受不到…希望法师您能解答一下我的困惑,谢谢~学诚法师:未来世的苦乐好像感受不到,就与自己没关系了? 那么当下的苦乐你能感受到吗? 影响现在苦乐的,是自己同样忘记的“过去世”。 13. 网友:法师您好! 我有一个疑惑,蚊蝇等都有生命吧,如果打了就造恶业了,看见家人这样做时一定要劝告呀,可是他们觉得我有病,我爸他说我这么小年龄学佛走火入魔了,学偏了! 但我觉得心胸开阔的人不可以这样,更何况还有因果报应,明知道是错,应该这么做吗? 可他们都不这么认为,还是我真走偏了? 学诚法师:不杀生是对的,但父母还不理解时,自己这样的言行就不妥当。 如果自己能够因为学佛而变得越来越智慧、善良、有力量、有担当,改变了自己的习气毛病,家人才会对自己生起信心,进而理解佛法。 如果身心没有提升,学佛后只有外相上的改变和对家人更苛刻的要求,只会造成他们对佛法的反感。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学偏了,执著于枝末,却没把握根本。 14. 网友:大师,请问学佛应该从何入门呢? 学诚法师:从找到师法友团队开始。 15. 网友:感恩顶礼师父! 请问师父,面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如果内心觉得“不是那样的”,是不是不该反驳? 虽然知道这是一种我执,但是仍担心身边的人对自己多次误解后,造成他对我积怨越来越深,自己和他人恐怕难再结善缘。 祈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先不要着急辩解,冷静把他的话都听进来,从中寻找自己的盲区和漏洞,力争改进。 他人的指责和批评,不管是不是有道理,在我们听来往往都是偏颇的、错误的,这恰恰是因为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人不会故意去做自己以为错的事。 消解积怨,正是要靠自己放下执著,努力改变。 16. 网友:师父您好,学生的家母今年85岁了,一次我们在准备供养三宝的时候她问:供养佛和僧都还能理解到含义,可是供养法是个什么意思? 然后学生说法就是佛说过的话。 然后家母就更加不懂书本为啥要供养,学生也是茫然不知。 师父,烦请您慈悲开示供养法该怎么理解啊? 师父,感恩您了。 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对经书的恭敬爱护,对佛法的信受奉行,就是法供养。 17. 网友:师父,我在家经常和家人生气心情不愉快,以前是压抑着,但发现根本祛除不了痛苦,怎样转心? 学诚法师:用佛法来转心,净化烦恼。 18. 网友:每天看师父微博开示特别幸福。 师父啊,因为体会不到六道轮回,就没有皈依,这样能跟着学佛小组上课么,特别想学广论、百法,寻求智慧。 学诚法师:慢慢学。 19. 网友:顶礼师父,向师父问个问题:地藏经很长。 分为上中下三卷,十三品,假如时间多点我就一天读一卷,如果时间少,我就一天读一品可以吗? 这样分天读经,不一次性读完会不会没效果,不敬啊? 学诚法师:可以分开读。 20. 网友:师父,读经不熟的时候妄念还少,读熟了反倒很容易走神,有时候读完一部经就会很懊恼自己不专注,浪费时间,应该怎么改变现状呢? 学诚法师:慢慢修,坚持。 除了读经之外,还应闻思、善行。 21. 网友:不知道有没有正式出版的贤二的书,孩子小,可是对贤二很喜欢,孩子还是应该双手捧书更好,盼回复。 学诚法师:可以在当当或京东搜索“贤二心悦读”系列图书。 22. 网友:法师,你们佛教的不偷盗,是不是仅仅指不偷别人的钱财? 请问您隔墙听话,或者在别人不在的情况下看别人桌上的文件信件,打听别人的隐私,把单位公共用的物品拿回家自己使用,把公园里的花搬回自己家使用,等等类似行为算不算犯了不偷盗戒? 如何在生活中避免任何情况的偷盗? 请您详细讲讲生活中的偷盗。 学诚法师:不偷盗主要是针对财物的,因为一般人对物质的执著、依赖很强。 不偷盗戒戒相繁密细微,总而言之,怀有盗心,用各种途径和手段侵损或夺占他人财物(包含知识产权),故意亏损、侵占公家钱物,都是偷盗。 盗心由贪、瞋、痴烦恼引发,要通过学习、明理,对治贪嗔而避免偷盗。 23. 网友:法师,怎样行为叫离间他人。 学诚法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使两个人产生分裂、隔阂。 无论双方本身的关系是好是坏,结果是分是合,只要自己这样去做了,就是离间。 24. 网友:请问师父,曾经看到这样的开示:要想成佛必须先要明心见性,要开悟,然后悟后起修才能成佛。 这样的成佛之路说法对吗? 如果根器不同一直不能开悟就一直不能成佛吗? 然后还想请教师父,如何正确契入实修? 必须放下工作家庭,在开悟的高僧身边随时接受指导进行实修,才有可能成佛吗? 学诚法师:成佛的通途是戒定慧,每一步都是必须的。 修有广义与狭义,听闻、善行、净罪集资,都是广义的修行。 譬如必须完成博士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难道只有写论文才算是学习吗? 从出生开始,饮食滋养、牙牙学语,到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打基础。 先搞清楚修行的全貌以及自己在哪一步。 25. 网友:坚持和执念有一致的地方,对于同一件事要从不同的意义来看待它。 想问下法师,这两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否则,是否是“既想当裁判又想当运动员”? 结果自说自话了? 学诚法师:譬如运动员,无论多苦多难都不放弃努力,是坚持;但心心念念牵挂着金牌,过分患得患失,紧张焦虑,就是执著了。 26. 网友:师父,受八关斋戒第一次是不是一定要去寺庙? 因为附近的寺庙无法留宿,受戒后回来路上,如果坐公交或的士,上面播放音乐,或路过广场,听到音乐会破戒吗? 学诚法师:观看自己的心,是否被牵动。 一般人觉照力不强,染污的外缘容易引发内心的波动,对戒有所毁犯,因此能够住在寺里最好。 27. 网友:总是觉得学佛有段时间了,烦恼还比以前多了,还动不动发脾气,怎么办呀? 应该怎么调整呢? 学诚法师:初学佛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还没有善巧内化佛法,而是执了一些佛法的“相”,更容易拿着佛法去对照别人。 要找到师法友团队,慢慢学习。 28. 网友:大师,佛法是修来生吗? 今生能改变啥? 收获啥? 学诚法师:学佛,是以来生乃至无限生命为方向,修今生。 就好比小学生发愿将来做一个科学家,现在就要好好学习。 将来和现在本来就是一体的,不是割裂的、无关的,更不是对立的。 29. 网友:师父,我被无形生灵障碍折磨,打嗝气逆,各大医院检查未果,每天都在念大悲咒,但是目前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梦中梦见过关羽伽蓝菩萨帮助处理冤亲,也多次梦见药师佛观世音相救,但是同样梦见有人告诉我命不久矣,求师父帮助开示,看如何处理最为妥当,阿弥陀佛,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皈依三宝。 30. 网友:师父,有研究说不吃肉容易得老年痴呆症,可是吃肉就伤了慈悲之心,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看你相信研究结论还是佛说了。 31. 网友:有没有具体做什么事情,能够修面,修心,修行? 比如读书可以修行? 那还有我们平时做什么事也可以? 学诚法师:可以多去龙泉论坛看看。 32. 网友:有好人建议我念地藏经,网上总有人评说晚上不可以念,是这样吗? 学诚法师:没有这种说法。 发布时间:2016-10-27 23:08:5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5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4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