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波动、审视和反思 内容: 进入上士道修学不久,心行有些跟不上。 恰在这个当口,班里有两位师兄提出休学,自己内心有些波动,一直在思考,在拷问。 感恩这段时间从各个角度给我帮助和启发的师兄,略梳理如下。 一、关于菩提心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有菩提心的,但学到上士道,傻眼了。 菩提心的发心之量包括三方面:第一是真切,看众生的苦痛,就像看到自己挚爱儿女身上的苦痛;第二是广大,所缘对象要包括一切众生,少一个都不行;第三是任运,如本能一样,不假思索,随时生起。 可看自己,别说是对他人,就是对自己的妻子、女儿、父母、兄弟,对他们的痛苦,我有多少是感同身受的? 发现自己更多的是冷漠! 对师兄们呢,似乎能经常“和颜悦色”,但自己心里清楚,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我的“领地”,没有侵犯到我的“利益”。 不仅如此,我这种“彬彬有礼”的样子,还有助于满足自己的三种感觉。 一边很像个修行的样子,一边凡夫心“该有的”一样也不缺,可谓一举多得。 这种情况下,悲心是生不起来,更不可能任运。 容易生起的是寻过之心,是冷漠,是自我的成就感。 二、关于真诚虽然我的目标是学做菩萨,但也不要忘了自己还是十足的凡夫,否则一遇到稍微大一些的对境就人格分裂,是很痛苦的,甚至挫败、退失都有可能。 所以,这次静修营期间,在西园寺跟一位我尊敬的师兄聊天,他再次跟我强调态度的重要性。 如果态度的基础不牢固,比如真诚,是否愿意把自己固有的东西倾倒干净? 是否意识到自己凡夫生命的危险性? 是否有彻彻底底想要摆脱烦恼痛苦的决心? 如果这些基础不打好,豆腐渣工程,那么,越是精进,可能越是加速走在相反的路上。 类似的话,辅导员师兄也说过很多次,很惭愧,我一直没太放在心上。 三、关于忏悔“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 ”忏悔的意义,我是有实际体会和真切受益的。 但我也非常清楚,相比身边的许多师兄,我“自我检讨、向内看”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大部分时间还是以一颗寻过之心向外看,看其他人的问题多。 还需继续精进修习啊! 班内最近有两位师兄暂时离开,对我影响很大。 本能地,我首先还是向外看,看班级和其他师兄的不是。 但很快,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于是开始检讨自己,发现了自己的浮夸、以自我为中心、三种感觉、错误的示范等问题。 加上刚进入上士道学习,心行颠簸,一时间,陷入深深的自责、迷茫,看不清楚自己,情绪低落……恰好这个时候,我去静修营做义工,得到了师兄们的指点:1.忏悔,要防止隐藏在忏悔背后的凡夫心,以忏悔来包装和掩盖自己,甚至成为我慢的资本,或成为对其他师兄的不满,也就是四正勤的前两个;2.忏悔,不只是看自己贪嗔痴等这些负面的问题,不只是做减法,更要做加法。 要观察自己在忏悔前后,感恩心、尊重心、慈悲心等增加了没有,也就是四正勤的后两个。 茅塞顿开! 四、结说总的来说,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修的。 首先要真诚,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凡夫的嘴脸。 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不是消沉的理由。 破,很重要;立,也很重要。 修行,要有破有立。 破,舍凡夫心;立,发菩提心。 该破的不破,是豆腐渣工程;该立的不立,生命没有希望。 “无住”,舍弃三毒,舍弃三种感觉,跟凡夫心说拜拜。 “生心”,发起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为利有情愿成佛! 至于我最近(或者是一直以来)的这些问题,身边的师兄肯定也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只是他们没有说,或者知道说了也没用,摄受不了我,所以干脆不说。 但在关键时候,修行路上还是要有艺高人胆大,敢于棒喝自己的人。 有这样的师兄,是自己的福报! 发布时间:2016-10-15 15:50:3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4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4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