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妄想的能量消耗在哪里了? 内容: 有师兄跟我说,他妄想太重了,做不到一心不乱,就觉得自己业障重。 很多人认为,脑袋里想法太多就是妄想,这其实是对妄想很大的误解。 人都是有情,有想,人有想法是正常的,不要刻意去压制自己的念头。 很多人看到念头起来就很怕,赶紧念佛。 压制自己的念头,修久了,就会变成痴呆了,木头和石头就是没有念头的。 像望夫石一样,女人一直想着丈夫,想到没有念头了,就变成了石头。 有句话,我们的能量都提供给妄想。 这个妄想,指的是我们的对立心。 什么样的人最痛苦,对立观念,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太强的人,他最痛苦的。 很多人想要说,世界上只有善,没有恶,只有快乐,没有痛苦。 你想看,这个可能吗? 不可能的。 你认为他是善的,肯定有个对比,另一个东西是恶的。 在对比中,才有善恶。 越执着善的人,和越是执着恶的人一样痛苦。 这就是二元对立的观念。 比如很多人学佛后,看什么都不爽快,看佛光明广大,再看众生,却很阴暗无明。 看祖师持戒精研,再看现在修行人,破戒毁戒。 想要社会上人人是好人,却偏偏常看到报道有种种的恶人恶事。 所以说,就很痛苦。 要明白,社会本来真相就是如此。 他就是有好人,一定有坏人。 一阴一阳之谓道。 有阴就有阳。 这个是常态。 而同时,我们常把社会现象二分法思维,这个是最大的痛苦根源。 我们认为,他是好的,另一个是坏的。 所以我们总是趋吉避凶。 包括很多人学佛,总对自己不满意,总觉得自己有缺,想要通过学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只要有这个心态,就是大问题。 或者有的人,学佛后一帆风顺,就信佛,要是坎坎坷坷,就不信佛了。 我们总在追求最好的状态,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要明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你就不会痛苦了。 现在学佛后,发财了,是好事吗? 不一定。 有的人一发财,就没空念经了,赶紧把事业越做越大。 要是生病了,遭到灾难,一定是坏事吗? 不一定。 遇到灾难,就是消灾的时候。 福报中有灾难,灾难中有福报。 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这样你就不会痛苦了。 事物本来是如此,也没有政法,也没有末法。 你越是执着时,强烈分别时,痛苦就越多。 学佛后,不要去追求着你要更好,怎么才是更好呢? 当下就是更好了。 六祖说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我们本来就具足一切,本来就是完美的,只是我们不敢去承担而已。 一些人在世俗中,求不到,想着进入佛门再去求。 这个心态,作为刚入佛门的动机是可以的。 但要说到修行,就不应该了。 首先要肯定自己的富贵,本来就很富贵,没有就没有缺少过。 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缺一样,那就是贫穷,贫穷的心态怎么能感召富贵呢。 佛法的精髓在于承认每个人的富贵。 心态先富贵起来。 有的人听说,三宝门中,舍一得万报,然后做了一点善事,就赶紧去求。 这个想要求的心态,然后是贫穷的。 应该认识到,我是富贵的,有钱用钱布施,没钱我用体力布施,识字可以念佛经布施,不识字我就念佛布施。 我已经很满足了,很知足了。 这个心态就是富贵的心态,慢慢的就会感召到富贵。 修行是让我们顶天立地的。 以前的祖师,接待百姓也好,皇帝也好,都保持着一种尊贵。 不会因为你是皇帝,你是大富翁,我就低你一级。 这个顶天立地的情怀,就是来自承认每个人的富贵。 你也富贵,我也富贵。 因为自性本自具足嘛。 修行人千万不要通过对比来增加优越感,他没钱我有钱,他不会念经,我会念经,他长得没有我庄严。 这些对比,都是痛苦。 现在对比产生了骄傲,等下和高的人对比,就产生了自卑。 这不是佛弟子正确的心态。 佛弟子要肯定自己的自性。 以前的禅师对待好人也好,对待恶人,土匪也好,他都能保持着一个平常心。 就是认识了每个人的自性的圆满。 他看人,也不会标签,他是好人,他是坏人,他是学佛的,他没有学佛。 对立心越来越小,痛苦也就小了。 在药师法门中,人越是对立,他体内就产生了两种力量在拔河,无法交融。 但这两股力量,其实很想要交融,于是分裂的人格就产生了,修行人是非观念不要太强了。 发布时间:2016-09-07 22:13:0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3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