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能让孩子未来活得更好一些? 内容: 我自己最崇尚两个职业:第一个是医生,第二个是教师。 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医生可以帮助别人健康,老师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和智慧。 用佛家的语言说,医生可以保护我们生命,老师可以给我们慧命。 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当我们崇尚什么的时候,就会在心中种上一粒种子。 到现在,我基本上这两个职业都涉足了,虽然我大学时专业是学航空的,但是现在也在分享一些养生知识,帮助人们获得健康;也分享一些教育理念,帮助孩子和家庭变得越来越好。 我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这个词,感受到一点点它的美妙。 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我们一生的经历,它有个基础,那就是生命。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生命的基础上发生的。 比如,我们的喜悦,要有生命;我们的财富,要有生命;我们的前途,要有生命;我们的家庭,要有生命;我们的成就,要有生命;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在生命的基础上诞生的。 教育在哪里? 在生命上;成就在哪里? 在生命上。 一切的成绩都是生命上的成绩,如果离开生命,一切都会消失,就好比一切植物离开大地都将死亡。 因为,不管是什么植物,不管是什么蔬菜,不管是什么水果,存在的基础就是大地。 所以,对于我们人的一生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基础。 一切都是从生命中发生的,我们今天的学问、地位、金钱,都是生命上面的产物。 既然是生命的产物,那么这些产物又拿来做什么呢? 为生命服务。 其实我有时候思维挺简单的,就是只抓两个字:生命。 这也是佛家所说的:总持法门。 把这个一抓,自己想抓的一切就都抓住了。 抓住了生命,就抓住了生命基础上的一切。 所以,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生命上去,生命基础上的一切要为生命服务。 这个结论得出来,就了解所有人类的活动,必须为生命服务。 为生命服务就正确了,不为生命服务就错误了。 如果我出家是为了生命,就表示我对了,如果不是为生命,表示我出家也错了。 教育是为什么? 如果是为了成绩,那么成绩又是为了什么? 成绩是为了考好学校,好学校又是为了什么? 好学校就为了找个好工作。 好工作又是为了什么? 好生活。 好生活又是为了什么? 继续往下问,好生活为了什么? 好生活就为了车子比较好一些,房子比较好一些。 车子好、房子好又是为了什么……其实很简单,一直往下问就能找到真相。 我们过去就是没有往下问,我们说让孩子考好成绩、考好学校,然后就停在这里,没有往下问为什么。 成绩为什么? 好学校为什么? 名校为什么? 高学历为什么? 获得更多的财富为什么? 更高的地位又为什么? 所有的都是为了生命。 比如老板为什么要做老板? 官员为什么要做官? 都是为了生命。 为了两种生命,一个是自己的生命,一个是他人的生命。 所以,佛家说自利利他。 唯有自己受益了、体会到了,然后才能够传播出去帮助他人。 我发现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从小被教授了什么? 跟生命无关的东西。 小时候就被教导说,你好好念书,好好念书你才有钱,才有好车子……这样人类社会还有希望吗? 这样中华民族会有希望吗? 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教人自私! 人之所以没有成就,人之所以没有价值和意义,人之所以生命没有动力和喜悦,就是因为被教育了错误的观念。 教育就是不能教人自私,因为人天生就有美德。 教育是唤醒,就是我们唤醒什么? 与生俱来的美德,我们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慈悲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爱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的生命要去触摸一些东西,经历一些东西,然后它会自动发生反应。 比如,练哑铃后是不是肌肉会长大? 是自动的还是人为的? 只要这样练习肌肉就会练出来,这个就是生命的神奇。 又比如,妈妈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有没有跟孩子说,孩子,这口奶,记住,是长骨头的,下一口,记住是长肉的。 有没有? 显然没有也不会! 那孩子的身体为什么就长对了? 因为生命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 生命中有大智慧,我们做教育如何才能把它唤醒呢? 在我看来就是启迪人性,把人性中的美好启发出来,唤醒爱心,引爆智慧,然后觉醒生命。 但是要做到真的不容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为什么能做好? 我触摸到的就是这个人有情怀。 如果一个当和尚的对于当和尚、对于佛法没有情怀,那么一定当不好;一个做生意的、一个做教师的、一个做农民的都是这样,凡是没有情怀都做不好。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座的教师要培养情怀,因为没有情怀,我们首先不会做好,我们做不好就成功不了,我们成功不了,生命的价值实现不了,生命的意义也实现不了,这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还有孩子们就完了,毁在我们手里。 所以,其实教育的首要目的还是自我的成长,自我的教育,如果我们自我不提升,自我不成长,我们没有办法,我们触摸不到一些东西,我们就无法去教别人。 谈到这里,有好多人会说,怎么会找到一些方法? 这个非常简单,我有理解和体会。 几年前有个年轻人说,法师,我在离两千公里的地方,在外面打拼很辛苦,请问我离家这么远,如何行孝? 其实这多简单? 发短信、打电话、寄礼物……这不就是行孝了吗? 但是我没有这样回答他,我反问他一个问题,如果你离你女朋友两千公里,你会不会问我如何谈恋爱? 从来没有人请教我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离家两千公里如何行孝的问题会问我呢? 我看过拿破仑•希尔他谈过成功的十条规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五个字:强烈的意愿。 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把某一项工作做好是不可能做好的。 为什么谈恋爱的问题就不来问我呢? 因为他有强烈的意愿,为什么他行孝会来问我呢? 因为他没有强烈的意愿。 所以我体会到强烈的意愿里有两个意义:第一,强烈的意愿一旦发起来,力量就不缺少;第二,强烈的意愿一旦发起来,方法就不会缺少。 当我们绝对想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什么方法都会想出来。 有了强大的意愿,方法就会呈现。 举个反面的例子,从小偷就可以看出来这点,小偷因为有强烈的意愿,所以各种方法都想得出来;骗子因为有强烈的意愿,所以各种方法都想得出来。 所以有的时候我发现好人还不如坏人有办法,不是好人没有坏人智慧,是好人向善的力量不够。 所以其实很简单,没有方法的问题在哪儿? 在于没有意愿。 发布时间:2016-08-13 03:46:0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2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