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心见性者,都知道这个 内容: 元音老人是在佛教界很有影响的一位引导修行的老人家。 转眼之间他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五年了,我每每看到他的书,经常在怀念这位老人家。 我跟元音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从不是经常接触元音老人的这些人来说,最早读到他的书、读到他的开示,可能就是我。 另一方面,如果说很认真地来读他这个书,可能也是我。 ——净慧长老元音老人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古德云:体无形相,非用不显;性无状貌,非心不明! 起用正以显体,明心方可见性。 这就是说要见性须从明心上下手,离心无性可见。 因为性体无形象,不可见,而心是用,用无相不显,从有相之心用,方可得见无相之性体。 上面说过,我人之思想、工作、创造、发明,乃至今日世界之文明,皆是心之作用。 要见性,即须从这些作用上来见,离开作用,即无性可见。 犹如世间之理与事,事无理不成,理无事不显;理立正所以成事,事成正所以显理,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分,故见理须从事上见,离事亦无理可见也。 如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如何是佛? ”尊者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否? ”尊者曰:“我见佛性。 ”王曰:“性在何处? ”尊者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 我今不见。 ”尊者曰:“昭昭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否? ”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 ”王曰:“若当用时,几处现出? ”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 ”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捏,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王闻即开悟。 又如《金刚经》,世尊于说法之前为什么先插一段着衣、持钵、入城、乞食,直至敷座而坐呢? 盖欲启大众无形般若之机,不得不借用六波罗蜜有相之形也。 因无体不能成用,眼前一切相用,在在皆在反显般若无相之体。 奈我人不识,故佛特借用有相之事行,以密示无形之妙体,令我人证入般若波罗密也。 性固不无,但不可以耳闻,不可以目睹,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但可以慧照,可以妙观,可以领悟,可以神会。 故曰“如是悟会,悟会如是”而已。 六波罗密之密行,乃世尊不开口之说法。 如是般若放光,独空生(须菩提)当下契会,应机缘起,出座请问,乃成就一部《金刚般若》妙经。 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上面说过,心性有如事用与理体。 事用虽有形相,可以眼见,但似有实无,以缘起性空故;理体虽无相可见,但似无实有,以性空缘起故。 二者相辅相成,离体无相,离相无体,故曰: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即空即有。 吾人非但于一切事相不可执着,倒于一边,尚须透过幻起之事相,明见本真的性体。 《楞严经》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性体是真空,无有形相;无相之真空方是性体。 一切有相之色,俱是妄色。 妄色无体,犹如空花水月不可得,但妄想而已。 故《心经》说,一切皆无,既无世法之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亦无声闻缘觉之苦集灭道与十二因缘,更无菩萨之智与得,于一切不可得处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即揭示吾人于明心本无处而彻见本有之性体也。 此在宗下谓之泯绝无寄宗,如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人? ”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你道! ”心念泯绝,空有销殒,真空妙体自然显现。 又如近代之楚泉禅师,参见赤山法祖。 一日祖问曰:“法华开示悟入佛知见,历代祖师各有开示。 但皆是各位祖师自己的,非关子事。 今欲子从自己胸襟中道将来,如何开示悟入佛知见? ”师无语。 祖叹曰:“如是参禅,只是徒丧光阴,有何益处? ”罚令跪参。 连参三枝香,听维那打开静板响,忽然省悟! 祖考问曰:“如何开佛知见? ”答曰:“开出本有(即本有之自性理体也)。 ”进问曰:“如何示? ”答曰:“示出本无(即一切心用事相皆不可得,从不可得之心用上以示本真性体也)。 ”再问曰:“如何悟? ”答曰:“悟无有无(消灭其迷悟痕迹也)。 ”更问曰:“如何入? ”答曰:“入出无碍(得大受用,语默动静自在无碍也)。 ”选自《略论明心见性》 发布时间:2016-07-27 05:18:4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2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