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宗性法师:拥有幸福人生 必须拥有健康身心 内容: 东方三圣大家想要拥有幸福的人生,必须拥有健康的身心。 《药师经》就是教大家怎样获得身心的健康,那就是“在利益大众中充满喜悦,在充满喜悦中身心健康”。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第一个大愿是:“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 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 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个大愿是:“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 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在第三个大愿中还有“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实际上,在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没有哪一个愿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而发,都是愿一切有情和他一样,能得利益,脱离生死苦海,也因此能够成就药师净土的功德庄严。 众生成就,就是他的成就;众生解脱,就是他的解脱;众生得利益,就是他得利益。 因此,我把它概括为“在利益大众中充满喜悦”,因为药师佛的任何一个愿,都没有离开过有情众生。 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应该像药师佛一样,把自利和利他的关系弄明白。 我想问大家:是先自利后利他,还是先利他后自利? 告诉大家:如果你要学药师佛,真想身心健康,除病延年,就必须利他才能自利。 对于自利和利他的关系,我过去也不明白。 曾经有人给我讲了个道理——一定要自利之后才能利他的理论:有人掉进河里,如果你想救他,首先自己必须会游泳。 如果自己不会游泳,是救不了对方的。 事实上,这个理论支撑了很多人的想法,那就是要自利以后才能利他。 我曾经也一直这样认为。 可最近几年,我慢慢体会到这个理论的不恰当。 如果那人已经掉进了河里,等你去把游泳学会,他早就到阎王爷那里报到了,你还怎么救他? 那么,这个关系应该怎么处理呢? 你想真正自利,就要利他;利他的同时,就是自利。 自利和利他的道理,和大家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息息相关。 实际上,“在利益大众中充满喜悦”,就是中国文化里常讲的“助人为乐”。 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你快不快乐呢? 当然快乐。 大家想不想成佛呢? 都说想。 但想就能成吗? 如果那样也能成佛,我现在就告诉你将来是什么佛——南无妄想佛。 成佛,需要具备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 福德的资粮从哪里来呢? 从利益大众中,从付出和奉献中,来积累福德。 怎样才能利益大众呢? 发菩提心。 菩提心又从哪里来呢? 还是从利益大众中来。 所以,要想利他就要自利,要想自利就要利他。 利他和自利要同时进行,没有先后! 大家一定要打破过去的观念,别再说等我自利了再去利他,或者利他以后才去自利。 摘自:宗性法师《药师经》讲记:《经营健康人生》 发布时间:2016-07-02 01:04:38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2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