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父亲节 | 释迦牟尼佛作为父亲的教诲 内容: 饮食及宝,未足能报父母恩,引导令向正法,便为报二亲。 ——《不思议光经》 度子出家大爱无言 佛陀成道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罗睺罗。 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到佛陀度罗睺罗的因果本末。 讲的是,佛陀观照到罗睺罗入道的因缘,要目犍连进城探亲,最关键是希望耶输陀罗(其妻)同意罗睺罗出家修道。 “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 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 所以者何? 母子恩爱,欢乐须臾,死堕地狱。 母之与子,各不相知。 窈窈冥冥,永相离别,受苦万端,后悔无及。 罗睺得道,当还度母,永绝生老病死根本,得至罗汉,如我今也。 “但是耶输陀罗不理解,还把罗睺罗关闭高楼深阁内。 目犍连无奈用神通飞上高楼面见耶输陀罗。 目连用种种善巧方便劝说,耶输陀罗拒不同意。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又派王后,就是耶输陀罗的婆婆劝之,犹不听从。 最后,佛陀运用神通化入空中,点醒耶输陀罗前世誓言因缘,才令她彻悟母子间甚深的因缘,与子离别,送子修道。 罗睺罗出家作为父亲,同世间所有的父亲一样,佛陀爱着自己的儿子罗睺罗,但又不同于世间的父亲。 因为佛陀并没有将世间的财富留给他,因为佛陀知道,将生命和心灵完全执着在世间的名闻利养上,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烦恼;于是,佛陀将出世间离苦得乐、解脱自在的宝藏交给了罗睺罗。 发布时间:2016-06-18 22:58:24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2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