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受尽天下百般气 养就胸中一段春 内容: 身为佛教徒,一定要忍。 忍什么? 忍人所不能忍。 有人说:“我实在忍不了。 ”忍不了,那就不能“了”。 了什么? 就是了业障。 若是业没消,情未空,那就有生死。 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 ”到了业尽情空的时候,便了生死,真正解脱。 修道人,要修忍的功夫。 忍饥忍渴,忍风忍雨,忍热忍寒,甚至还要忍骂忍打,这些境界都是考验。 我常说:“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 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炼。 ”无论怎样的逆境来临,都要用“逆来顺受”的心理来接受,不要被境界所转,向他们竖白旗,俯首称臣。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是无价宝,“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天,经过河岸,见一只野干(狼一类)想吃乌龟。 可是乌龟将头足缩回壳内,多时不动,没有忍耐心的野干离开了,有忍耐心的乌龟,保存性命。 佛对阿难尊者说:“修行人亦应如是。 ”古德说:“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如果有人骂你,当做听流行曲来欣赏;如果有人打你,当做走路不小心,撞到门柱上。 如是观想,自然化干戈为玉帛。 否则,无名火三丈高,大发雷霆,大战一场,结果两败俱伤,不但伤了感情,又失去人格,受人批评没有涵养的功夫。 所谓“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可以做为座右铭,这是金玉良言。 发布时间:2016-02-22 21:53:13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6:0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