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告诉你让愚痴都变有智慧的秘诀 内容: 要修行仍然是有方法的。 许多人学佛,都是懵修。 念佛就念佛,拜忏就拜忏,念经就念经,念了很久,感觉不到法喜,是因为你方法不对。 方法不对,你要转化身就比较困难。 尤其是凡夫这个粗重的色身。 大家去听一听自己的呼吸,是不是很急,很粗。 证明你色身粗重。 色身转化为微细时,你对学佛的法喜就慢慢出来了。 早期的佛教出家人都是各自修各自的,甚至用了道家的修行方法。 但到了唐朝,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以后,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修。 这时就产生问题了,你要怎么样让大家都能一致,出去后都能弘化一方? 要知道,寺院是个大烘炉,是要把你从一块烂铁锻炼成一个有用的材料。 而且,每个人根器又不同,爱好又不同,福报又不同。 要怎么更好的教育他们呢? 这个问题,是从古到今的高僧大德都在思考的,包括现在的有使命感的法师,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古来的大德就非常有智慧,从耳根入手。 不管你根器如何,你的耳根功德都是圆满的。 所以佛教有许多梵呗,早晚课,放焰口,这些赞,都是非常好的。 为什么要每天都唱,一来是供养十方诸佛听,也是转化你的色身。 以前人进入佛门,笨蛋都变聪明,秘诀就在这里:就是在佛门的梵呗中去熏陶。 跟各位讲,这是历代开智慧的秘密,就在梵呗中。 也是一个转化身心的方法。 这些梵呗,都是祖师以禅定力量到了梵王天到忉利天,看天人是怎么奏乐修行,他出定后就记录下来了。 然后给人间的人修行的。 所以真的梵呗是给人修行的,不是来娱乐的。 你心情不好时,唱一唱杨枝赞,叩钟偈,你心情就好起来。 为什么? 就是这个频率震动了你的五脏六腑,调整成一个协调的频率。 现在人对音声研究太少了。 你要修行,你不懂音声,你根本就不懂得修行。 跟各位讲了,你五音不全,对音乐敏感度不够,你修不上去的。 佛有十个名号,其中一个叫做调御丈夫。 调什么,就是调音声。 音声和谐,你身心就安乐。 音声的治病功能,现在科学研究的也太少了。 老子说,大音若希。 声音太大了,你听不到。 宇宙中有各种频率声音,你都听不到。 咒语就是宇宙中某部分能量的频率。 声音太小了,你也听不到。 因为人的耳朵能听的频率是很少的。 法华经讲到了,佛在灵山讲法,你也听不到,频率不对。 地狱鬼的哭嚎声,天女的娱乐声,这些你都听不到。 频率不同对不对。 所以念经时,好好听寺院的梵呗,真是大享受。 尤其是放焰口时,一直唱,唱到鬼的心都唱软了,他就超度了,音乐就有这个本事。 梵呗一唱,天人欢喜了,道力就精进了。 所以说,声音有沟通三界,突破各种空间的力量。 佛弟子要学会梵呗,多参加早晚课,然后唱诵古来大德创造的梵呗。 现在人唱的佛歌,编写的曲子,是不行的。 因为他不是大修行人,他无法捕捉到宇宙的微妙音,就是真正的梵音。 近代有个音乐天才,就是弘一大师,他修行好,谱写的《三宝歌》就非常了不得。 所以,音乐也看出一个人修行的境界。 佛菩萨有个境界,叫做六根互用。 其实你只要有些定功,也可以做个小范围的。 因为宇宙频率是等同的。 比如你修行久了,你身体频率会转化,你就不爱听流行音乐了,爱听佛曲了。 这其实是身体也在转化。 身体频率转化了。 你的喜好也会转化,以前爱穿花花绿绿的,现在就爱朴素了。 朴素是宇宙中最平和的色调。 吃的也清淡了。 这就是六根都在互相影响,互用。 通过唱诵,你要坚持每天坚持唱诵,你气质都会改变。 以前人修行,每天都要干活,几百号人要吃饭,没人敢不干活。 修行时间就在早晚课时,以及晚上的禅堂打坐,他都能修得成就。 可见这个佛门唱诵确实力量不可思议。 耳根是最好修行的地方,而且也要唱。 每个带动你身体内的气,影响的脏腑是不同的。 佛门很注重唱。 这也是修行方法啊。 不是叫你拿着经,拼命啃,然后才叫苦修。 修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 你要记得,不要误解了修行,好像就要怎么样苦。 你要苦得有价值才是。 所以你要过有智慧的生活。 六根本来是想通的,就像一首诗,它的好,就在于它的节奏和频率很吻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很舒服。 写诗的人,都是一气呵成的。 而不是绞尽脑汁。 一气呵成的东西,类似于从自性中流露出来一样。 讲这么多,就希望大家都多学佛门的唱诵,要丛林的唱调,这也是修行非常好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6-01-10 12:19:51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5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