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五官不端正可不行 内容: 出家当和尚,越帅越好最近有一部叫做《朝五晚九俊俏和尚爱上我》的连续剧正在热播,剧中说的是日本和尚与一位英语女老师相爱的故事,吸引大家追剧的除了片名透出的男女主职业身份的不同之外,最明显的就是,剧中的和尚相当英俊帅气。 其实不只是日本和尚长的俊俏,中国古代和尚早有规定:长的丑的人不能当和尚!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就逃去出家当和尚避世逃脱法律的处罚,这种做法在古代真的有效吗? 从流程上看,古代出家真有这么容易吗? 和尚你想当就能当吗? 且不说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代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时期,出家难上加难。 就是在古代大多数崇佛时期,出家也不容易。 在崇佛时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帝王看到都会合掌问讯,就是尊敬他的道德、学问、德行,他就是“人天师范”,言行举止是天上、人间的榜样。 明朝的度牒所以,那时出家要经过皇帝考试,考试及格才颁发文凭,称作“度牒”。 考取度牒之后,你跟哪个道场、哪位法师有缘,就到那里出家。 若没有度牒就剃度是犯法的,要受国家法律的处分。 为增加财政收入,官府经常出售空名度牒。 据宋代《燕翼诒谋录》等书,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价钱二百二十千,卖度牒成为官府重要的收入来源。 因为得之不易,大家都非常重视,《水浒》上说鲁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内藏了真长老的书信”,可见度牒是小心收藏的。 “棒槌似粗莽手脚”的孙二娘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缝个锦袋盛了,教武松挂在贴肉胸前——可见这本护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古代出家有很多详细的要求,以下仅列举最常见的十条。 1. 非是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够自理。 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 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听。 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 若太老,不应与出家。 若已出家者,不应驱出。 若度出家受具,越毗尼。 (《僧祗》)2. 具丈夫身,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 欲新出家者,先说苦事:谓一食、一住、一眠、少饮食、多学问,言能不? 答:可者。 方得受之。 (《僧祗》)3. 父母允许。 若有来求出家者,应先问父母许已,方与出家。 若不先问与出家者,得越法罪。 (《出家》)4. 没有犯边罪。 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内),于淫杀盗妄四重戒中,随犯一戒,即漂弃佛海边外,故名边罪。 5. 出家的动机纯正(非是贼心入道)。 为衣食利养混入僧团,盗听大僧说戒、羯磨、同僧法事,受人恭敬利养礼拜,名为贼住。 6. 志性坚定,信仰明确。 曾为外道来受具戒,后复入外道,今又重来出家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 非佛法器,佛不许度。 7. 没有债务在身(非负债人)。 有负债人逃避债主而出家,乞食为财主捉;财主嗔恚言,沙门释子尽是负债人。 不得度负债人出家。 (《四分》)8. 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官职人员(非官人)。 不应度大臣出家,见来求请应须诘问,汝非王臣不,若不诘问与出家者,越法。 若外国人来,无人委识,应与出家。 (《杂事》)9. 身体健康。 病者,癣疥,黄烂,癞病,痈痤,痔病,不禁,黄病,疟疾,謦咳消尽,癫狂,热病,风肿,水肿,腹肿,乃至服药未得平复,不应与出家。 若已出家,不应驱出。 若度出家受具足者,越比尼。 (《僧祇》)10. 四肢齐全,五官端正。 手足不健全、聋、哑、盲、跛、曲腰、侏儒、极丑等不能出家。 可见,古代出家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出家,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否则就是“非法”出家,犯了法出家当和尚就能免被法律处罚的说法也真心不靠谱。 发布时间:2015-11-30 23:59:3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5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