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内容: 我们怎么样来长养我们的四无量心呢? 《华严经》告诉我们: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也可以说安住慈悲喜舍中,常行柔和忍辱法。 那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哪里? 我们念佛就是要把我们的心缘在阿弥陀佛上面,阿弥陀佛的心没有离开慈悲喜舍的心。 因此念什么佛号,修什么法,实际它都不矛盾。 我们现在练习,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慈悲喜舍当中。 这需要一个练习,再再地练习。 今天练习,明天练习,后天还练习。 因此称为串习,串习得多了,我们的心就会慢慢地,自然地在和别人相处当中,会替别人去考虑,就会换个角度去为他人着想。 也可以建立起来自我互换的观念:假如是我的话又怎么样?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把自己和别人换个位置。 我们想想,这样我们就会站不同的角度,或者换位思考了。 有些问题我们解决的时候就会不同。 那通俗地来说,有智慧的人,会让自己真正快乐;有慈悲的人会帮助别人真正快乐。 佛法说起来很高深,行起来实际也很简单。 如果我们再稍微进一步说,如果知道六道轮回,那众生都是在互为父母、兄弟、姐妹,那我们想想,我们和众生就真如体性方面来说,众生本一体,这是现象。 各自的思想、语言、行为的造作,出现了生命现象的不同。 我们的根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也会思维,是不是要建立起来怨亲平等的观念,来消除我们平常计较分别的心? 因此安住慈悲喜舍就要能够精进地常行柔和忍辱。 千万不要忘记了能老上师对我们教诲,修行四无量心,就是对自己要观无我,对他人要观慈悲喜舍,那我们久久地练习就可以长养我们的慈悲心。 发布时间:2015-08-04 14:58:2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3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5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