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内容: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 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 即使淫欲已除,倘使意淫未尽,仍不能超出尘凡。 所以楞严经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 ’又说:‘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但是欲断淫心,谈何容易? 平日不见女人的时候,也知犯淫不是一件好事;一旦美貌当前,暖香触体,此心便不能自主。 试问坐怀不乱,把握得定的,能有几人? 目睹美色,心不起念的,更能有几人? 这不是女人的魔力大,实在是自己的业力深。 因为众生多世多生,沉沦在情欲海里,薰染不是一天;到今日要一刀斩断,难上加难;惟有用佛法慢慢地薰修,时常作种种对治的观想,观想日久,习与性移,自然而然,那淫念不斩自断。 今将各种观想的方法,一一演说出来,愿大众洗耳谛听。 一、秽想。 毛发爪甲齿牙孔窍无一不垢,涎唾涕泪身汗尿屎,无一不臭;身外出泥,身内出虫。 纵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姿,清晨睡起,口臭难当;日久不浴,身臭欲呕。 芙蓉粉面,内中安著骷髅;白玉肌肤,里面全包脓血。 二、毒想。 看似娇姿,恰同蛇蝎;近著他身,要丧我命。 譬如糖蜜,参著秕齤霜;到口虽甜,捐躯可怕。 三、老想。 女人颜色,不过三十以前;过此以往,形容渐樀,肌肤渐绉。 日月如梭,催人易老;当前虽是百媚千娇,试想将来,总要变成白发老妪,有何趣味? 四、死想。 绝代佳人终有死,岂能地久与天长? 面黄如纸身如石,就是当年可喜娘。 (以下从胀想起,至白骨想止,都是女人死后逐渐变相。)五、胀想。 死后无多日,浑身膨胀加;皮如盛水袋,腹似断藤瓜;气味生奇臭,蝇蛆聚乱沙;诸公觉悟否,当日是娇娃! 六、青瘀想。 红白分明相,青黄瘀烂身;请君开眼看,不是两般人。 七、坏想。 皮肉既脱落,五脏般般见;凭君彻底看,那样堪留恋? 八、血涂想。 一片无情血,千秋不起人;淋漓涂宿草,狼藉污埃尘。 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痴肉眼,错认假为真! 九、脓烂想。 腐烂真难看,腥臊不可闻;岂知脓溃处,兰麝昔曾薰。 十、啖想。 尸骸遭啖食,方寸少完全;不饱饥鸟腹,难干馋狗涎。 当年空自爱,此日有谁怜? 不若猪羊肉,犹堪值几钱! 十一、散想。 形骸都分散,手足渐移置;谛观妩媚姿,毕竟归何处? 十二、白骨想。 皮肉已销尽,惟余骨何存? 雨添苔藓色,水浸土沙痕。 钻啮多虫蚁,收藏少子孙;风流何处去,愁煞未归魂! 十三、缠累想。 妇女者,附骨之痈疽,一著于体,无日得痊。 女色者,世间之枷锁,一系于身,无力自脱。 四十二章经说:‘人系于妻子,甚于牢狱。 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妾无远离之念。 ’大宝积经说:‘何因缘故,名为妇人? 所言妇者,名加重担,能令众生,负于重担,遍周行故。 ’十四、疾病想。 女色是杀人利刀,情欲是催命灵符。 图一时之快乐,成痨瘵而饮恨身亡;贪片刻之欢娱,染恶疾而呼号毕命。 十五、果报想。 果报之速,莫甚于淫。 绝嗣之墓,无非好色狂徒;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 十六、地狱想。 生前好色者,死后必堕猛火地狱;系本人心中欲火所造,到处皆是猛火,焦头烂额,永无出期。 十七、推己及人想。 谁无妻女? 谁无廉耻? 我淫他人之妻女,则谑浪笑傲。 试想:如他人淫我之妻女,我当作何感想? 一转移间,能无汗下? 十八、鬼神如在想。 佛无去来,光无不照;神目如电,森列空中。 世人淫欲丑态,他人不见而鬼神见之。 每当淫念起时,即觉佛天在上,鬼神在旁,淫念自然冰释。 修行人闲居静坐时,或乍见女色时,当作以上种种观想;行之日久,则淫念不忏而自忏,不除而自除矣。 (身为苦本,淫为身本。 无论男女,求了生死,断淫为本。)《学佛浅说》王博谦居士辑述 印光大师鉴订 发布时间:2015-02-28 11:49:24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2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