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降伏其心的两个方法 内容: 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地回归到不生不灭的心,接下来做什么事呢? 云何降伏其心? 你就开始有资格谈修行了。 降伏其心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假设你是智慧比较高的人,从理观——不迷下手。 这个地方不迷的观照力,本经讲到空假中三观——(一)以空观来破除你心中的妄想;(二)以假观来建立你未来的理想目标。 大乘佛法,它是即空、即假、即中。 空观是空掉你心中的想像、情绪,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个产生感受,第二个产生很多很多个人的想象,这个都要空掉。 但是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你要有你的目标啊! 人要去创造未来。 那么靠谁创造呢? 靠假观啊! 你要去忆念佛陀的功德,产生强烈的皈依,这个都是靠假观啊。 所以空观把心中的这种乱七八糟的相消灭以后,假观你又重新建立一个清净的相,借假修真嘛! 然后从这个相当中,去开创你的未来安乐的果报,以空假中三观来不断地调整你自己。 所以大乘佛法是有所放下,有所提起。 空观是放下你的妄想;假观是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做你该做的事。 那么从空假中三观,你就开始知道你自己什么该放下,什么该追求。 就以这样的智慧来引导你整个身口意的修学,那当然是利根人啦! 第二个,你说:“我的观照力提不起来怎么办呢? ”从不动下手,先让自己不动。 不动,在本经讲到两个方法——第一个你持戒,严持四根本重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要乱动。 第二个就是持咒,你看我心有千千结,我没办法对治! 可以,转念念佛,或者转念持咒,安住咒语、安住佛号,也可以远离妄想;诵咒、持戒,从这个事修下手也是可以。 所以整个云何降伏其心? 就是不迷、不取、不动,包括理观,包括事修,两个双管齐下,来对治我们无始的习气。 本经的整个理论篇,主要是讲到“安住”及“调伏”这两个重点,这两个重点你能够掌握了,等到修行篇,你就知道怎么修行了。 在这个地方我们先讲到安住——破妄显真以明安住,就是先告诉我们,我们为什么不安住呢? 我们的心本来是安住的——常乐我净,怎么就不安住呢? 这个问题在妄想,所以要先破除妄想。 而佛陀在破妄想之前,他要阿难尊者自己去回光返照,这是你自己要觉悟的,所以佛陀就引导阿难尊者反观:妄想从什么地方来? 那么阿难尊者就执着在身内、在身外,都被佛陀破斥了。 我们讲过:妄想的本质一定要有相,你心中一定有一个相状。 所以你看仁者心不安,那古人就说:仁者心中必有一物。 你心中一定有一个相状,你坚固地把它抓住,你才会不安嘛! 这个不安是你自己找的,我们的心本来清净、本来安定嘛。 所以佛陀为了要抓那个病根,就问你的心到底是住在哪里? 先把这个问题找到,然后再破除。 发布时间:2015-01-29 18:35:0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1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2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