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今日农历腊月初八全国各地寺院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内容: 今日农历腊月初八全国各地寺院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释迦如来成道日,即释迦牟尼成道日或佛成道日,是在农历腊月初八日。 佛成道日,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成佛的日子。 起源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曾到伽耶城南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修习苦行。 经过六年苦修,经常是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 释迦牟尼认识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脱的正确道路,决定放弃苦行,另辟蹊径。 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献乳糜供养。 他吃了之后,体力有所恢复,来到岸边一棵毕波罗树下,静坐沉思,发誓“今若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此身而终不起于座”! 经过七天七夜的思考,释迦牟尼终于豁然大悟,认识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得到对宇宙人生真实的彻底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佛”或“成道”。 后世把释迦牟尼成佛的这一天,称为“佛成道日”,为了纪念这一天而举行庆祝活动,就称为“成道节”、“成道会”。 习俗中国传统的佛成道节是在十二月八日,也就是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 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腊八粥通常是用五谷杂粮加上枣、杏仁、核桃仁、栗子、花生等,放在一起,用微火慢慢煮熟熬烂,别具风味。 在佛成道日煮腊八粥供佛,取法于牧女向佛献乳糜的传说,在民间则有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瘟疫的意义。 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地区如北京、江浙、皖中、胶东、东北、西北等地,仍然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 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个风俗。 据此传说,汉传佛寺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 如《百丈清规》卷二中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 ”其熬粥供佛成为常仪。 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 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 佛教常识——佛教的基本教理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那一部或那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 比如一篇文章能够形成为文章,能够达到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 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 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何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祝仪(一)香赞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二)念诵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三)赞偈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生本师释迦牟尼佛(四)绕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约数百声)(五)拜愿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二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三拜)南无普贤菩萨(三拜)南无弥勒菩萨(三拜)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三拜)(六)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发布时间:2015-01-27 19:01:4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1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