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素云老师: 谁是善知识? 内容: 文档恭录:刘素云老师主讲《菩提之路——亲近诸佛植种德本》2013/12/9香港如心海景酒店档名:56-148-0002这不是我告诉大家亲近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前面我跟大家说了。 那你说,对我们来说,妳不是让我们有个抓挠吗? 妳给我们对对号,谁是善知识? 我告诉你,第一个,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第一第一第一的善知识。 这个好说吧,这个能听懂吧! 你说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善知识? 咱们的本师。 阿弥陀佛给咱们建造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是咱们的善知识。 所以这两个善知识没什么说的吧。 第二个善知识,祖师大德。 咱们修净土法门的,你就抓住净宗十三代祖师,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看看十三代祖师有个小册子,专门介绍十三位祖师的,经常亲近十三位祖师。 你看看师父这里面就挂着十三位祖师的法像,我们经常亲近我们的十三代祖师。 你说为什么要亲近祖师? 十三位净宗祖师都是佛菩萨示现的。 因为,现在说这个话,你不会说出什么,因为祖师都离我们远去了。 这个远是带引号的,实际祖师们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 大家都知道的,你说永明延寿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这都是师父讲课的时候也公开说过。 还有善导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 这都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其他那些祖师照样都是佛菩萨再来的,只是没有公开身分,我们现在不知道而已,但是是佛菩萨再来的这一点,是不可置疑的。 这是第二个善知识。 这样我们就有目标了,谁是善知识。 第三个善知识,老师是我们的善知识。 我为什么告诉大家要依止一位老师,你有没有这种体会,同样是修净土的法师,他们讲的东西我也看过,不是说哪位法师讲得不对,没有这个概念,都好。 但是这些同样修净土法门的师父们,有的地方讲的不一样。 我们没有到那个境界,没有到那个层次,有的时候就有点迷糊。 就是你看,同样一个事,这个师父这么说的,那个师父那么说的,究竟哪个对? 我们容易产生疑惑。 如果我们依止一位师父,譬如说我一直就是听净空老法师的,我不存在这种疑惑,因为没有对比,没有比较,我就依止老法师的。 所以这个,你想想一个老师对我们一个修行者,他的影响有多么大,他影响你一生。 就是这一辈子,这个老师都会对你产生巨大的影响。 什么样的老师我们要依止? 一,正知正见;第二,有修有证;第三,有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第三条非常主要。 有的师父自己修得很好,有多少高僧大德在默默的修行我们不知道,是不是? 但是如果做为一个老师,他有些个东西他自己知道,可能人家不需要说,那就不到说的时候。 就像我们当老师的,我知道,我是小学、中学我都教过,那个时候就学生有个对比,为什么有些老师就是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就是同样的课,这个老师讲,大家就非常爱听;那个老师讲,大家就听不下去。 不有的说这个班纪律好,那个班纪律不好,它主要就是老师讲课能不能把学生吸引住。 你要吸引住了,你都不用动员他,不用维持纪律,他自然而然就听得非常认真;你要是吸引不了他,自然这课堂纪律它就乱。 他听不进去他干啥? 他就搁底下搞小动作,甚至他就出点洋相,逗大家笑去,这都很正常。 所以这就是说,这老师他不但他知识有,他还能把这知识倒出来,能教给他的学生,这是高老师。 就像咱们北方有句话,就是说「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你看咱们喝茶那小茶壶不有个嘴吗? 你说要在那里要煮饺子,你要从嘴里给它倒出来,它能倒出来吗? 倒不出来。 能得倒出来,要是一个大口的容器,你不是一倒它就出来了吗? 就是能表达出来,而且能表达得清楚,而且还能吸引你的听者。 这样的老师,这一条,如果光具备两条,那可能是老师不说出来我们自己感受不到,得通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应该依止的。 依止一位老师,不是依止哪一个人,而是依止他的法,他所传的法,依法不依人。 四依止一定不要忘,一定要牢牢记住,不凭感情。 说我跟这个师父私人关系不错,感情挺好的,我喜欢这个师父,这个错了,一定是依法不依人。 老法师讲的法是释迦牟尼佛传的法,我认准了,我就依止净空老法师,学习释迦牟尼佛传给我们的这个法。 发布时间:2015-01-07 20:33:3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1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