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低到尘埃 内容: 一位师兄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谈他身边几位熟识的官场人物的沉浮记。 其中一位基建科股长的事,很发人深省。 这位股长有两个儿女,有房子,有点小地位,算是过得挺不错的人家。 他管辖的外包工程的老板们,经常请他吃喝玩乐,贿赂他,吹捧巴结他。 有的人受不起福,被人一捧,就以为自己在天上了。 他越来越狂妄,贪心越来越大,扬言半年要搞个50万。 还特别瞧不起人,每每坐车遇到乞丐,他就说人家“和狗一样”;有个人曾经被烧伤,脸部扭曲,他见到就喊“烧鸡”,一点也不顾及人家的感受。 人要是狂妄得不近情理了,往往是出事的前兆。 果然,这样没几年,他就被反贪局调查,随之被单位开除。 因为没查出太多实据,达不到判刑的标准,让他侥幸逃过了,贪的钱也没有拿出来。 但法网恢恢,还有漏网之鱼;因果业流,却从来纤毫不乱。 他没有了工作,就得找条生存之道了。 所以他被取保候审后,马上就去外地投资做生意。 梦想着一夜暴富,以此扳回失去的面子。 只是这来路不干不净的钱,往往也去得不明不白。 很快他就将家中资产亏损殆尽,儿子投资的生意也是巨额亏损。 生意倒了,钱全部亏空了。 从富有到贫穷后,家庭矛盾也就出来了。 夫妻俩经常掐架,多次差点和妻子离婚。 受了这番打击,他性情大变,变得自暴自弃,自轻自贱了,经常做些下三滥的事。 比如偷街头报刊、买瓜子时占卖瓜子的便宜、抓人瓜子。 有时候儿女给一点点钱,马上去打麻将或者买彩票,立刻就花掉。 有点零钱,不花光就不回家。 现在他临到暮年,可谓晚景凄凉。 包括儿女外孙等人,个个都非常看不起他,外人就更不用说了。 他老婆经常辱骂他,他从不还口,与当年的狂妄判若两人。 《地藏经》说:“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斯言至善至真,只是有几个人真正看到心里去了呢? 二《了凡四训》中记载,袁了凡先生历次应试时,“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比如袁了凡先生丁丑年在北京应试时,见同考的冯开之极为谦虚,处处恭谨,完全改变了少年时的习气。 当时冯开之的同窗好友李霁岩以诤友自居,常常当众指摘他的过错,冯开之都是很谦恭地接受,没有一句争辩之词。 袁了凡先生看到这种情形,跟他说:“祸福之始,皆有端倪。 你心性如此谦恭,这是富贵将至的表现,看来你这一科肯定是要中了。 ”不久果然应验。 又如辛未年应试时,一起去的同辈有十人,其中丁敬宇年龄最小,但表现得极其谦虚。 袁了凡先生跟一同应试的费锦坡说:“看来丁敬宇这一科必中无疑。 费锦坡问道:“何以见得? ”袁先生说:“惟谦能受福。 看我们同辈十人中,论处处谦让、时时恭谨,有比得上敬宇的吗? 受了侮辱而能淡然面对、听到非议而不辩白的,有做到敬宇这种程度的吗? 人能如此,天地鬼神也会护佑他,哪有不发迹的道理? ”这话不久再次应验,等到开榜时,丁敬宇果然高中。 我以前做销售多年,接触的人比较多。 每见谦和恭敬之人,都是处于上升之中,或安居高位;而特别骄慢之人,多困顿不达;那种目空一切的狂妄之人,听其言辞都不像正常人说话的那种,往往是倒台的预兆,几乎没有走样的。 凡事物极必反,盛极则衰。 《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大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海在低处。 谦恭的心就是放在最低处,福报的水只会向低处流。 而骄慢之性就如高亢之地,高处哪里留得住水呢? 当把自己的心放在极顶,就会很快跌到尘埃;当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会从尘埃中开出花来。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发布时间:2014-11-27 19:01:4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0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