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内容: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 ”“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有大气象者,不讲排场;讲大排场者,露小气象。 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 真正优雅的人,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真正高贵的人,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 雨果说:“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中国春秋就有这样的例子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 鲍波助小白,管仲助纠。 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 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 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 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 ”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 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 这就是“执于一念,困于一念;一念放下,自在心间”。 当你接纳自己的过去,享受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你就站在生活的最高处;当你悟到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你就站在生命的最高处;当你能以无憾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慈悲之心向下看,以坦然之心向上看,你就站在灵魂的最高处。 成功不在于坚持了多久,而在于你能否继续坚持。 成功的关键往往只有几步,其他时候都是默默积淀的过程。 积淀的过程需要坚持,此时的寂寞、平淡需要耐心来坚守;此间的困难、挫折需要智慧来攻克。 关键时候更需要坚持,几乎所有困难都在此时浮出水面,击破它们,你就赢了。 谁坚持到最后,谁笑得最美。 有些事已经无法挽回,不如成人之美。 王安石老年时发现宠妾与家仆私通,非但没有惩罚,反而赠金助二人远走他乡,这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来历。 这在那个道德时代,是相当不容易的。 一个人度量的大小,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否志存高远。 有远大抱负的人,是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个人的荣辱的,只有胸怀大志,才能胸襟开阔。 秦穆公丢了一匹马,被岐山下的300个老百姓捕获而且分吃了。 秦穆公得知后说:据说只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的。 不仅没惩罚她们,还送了他们酒。 三年后,秦晋交战,秦穆公被围,分到马肉的300勇士听说后,自愿组织成一支冲锋队,不仅救了秦穆公,而且还抓了晋惠公回来。 这是对宽容之人的回报。 秦末时期,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他成就以后不仅没有去惩罚仇人,反而任其职位;无独有偶,汉代御史大夫韩安国,因事坐牢,狱吏田甲辱安国。 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 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 太后知道后,放出韩安国被拜为梁内史。 田甲赶紧向韩安国认罪。 韩安国笑着说:你给我洒泡尿看看。 韩安国不仅放过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 责罚与怨怒,并不能平息自己的仇恨吗? 而李广赋闲在家时,曾有一次在夜间外出饮酒,归来时路过夜间宵禁霸陵亭,霸陵亭尉不让通行。 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 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能夜间通过! 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 后皇帝召李广复职戍边,到了军中,李广第一件事就把亭尉杀了。 所以,李广难封,又怪得了谁呢?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聪明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 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不必劳心。 现在的网络常说“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义务捍卫您说话的权利”,这也是宽容。 做人要一半聪明一半糊涂,把聪明的眼光对向自己,对自己的缺点错误,一定要心如明镜明察秋毫,一点不能马虎放过;把糊涂的目光对向别人,眼中看不到别人的对错得失,就像唐僧,满眼里就没有妖精和坏人。 即使还做不来看不到,那至少要学会心里有数嘴上不说。 说了,就是伤害;不说,那是宽容。 发布时间:2014-11-27 19:01:03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0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