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胜鬘夫人的故事 内容: 胜鬘夫人,出自佛教经典《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此经与《维摩经》同样,是大乘佛教中以在家居士为主的经典。 胜鬘夫人聪明通敏,因受父母的影响而皈依佛陀,因敬礼赞叹如来而得到佛陀的授记,胜鬘夫人将于二万阿僧祇劫之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 波斯匿王的女儿胜鬘夫人,出生在佛陀时代中印度的憍萨罗国,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女儿,是阿踰闍国友称王的王妃。 是佛教四众弟子中的优婆夷,是在家信众的模范。 波斯匿王是憍萨罗国王,定都舍卫国。 波斯匿王与佛同日生,早年暴恶无信,后因末利夫人的劝导,笃信佛法,成为当时佛教的护法国王。 波斯匿王对佛法深有所悟,曾以所梦十事问佛,波斯匿王与佛陀交往之事记载在经中,流传至今。 佛经中常出现“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由此可知由于波斯匿王的护持,舍卫国成为佛陀的主要弘法地。 佛世的雨季安居在舍卫国有二十多年,佛陀在此地为众比丘说法之时,会有成千成万的猕猴前来观听;无数的飞鸟云集来此围绕,皆寂静无声。 因为国王率众信奉佛法,舍卫国内人心向善,所以有这些异相显现。 今日的印度,当年佛陀居住的祗园精舍,遗址犹在,成为当今世界佛教徒朝圣之地。 胜鬘夫人在王宫长大,天生善良,聪明过人,成年后嫁给友称王。 受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的薰陶而皈依佛陀,对佛陀信奉礼赞,得到佛陀的授记,胜鬘夫人因而发广大心,立广大愿,度化众生。 胜鬘名称的由来胜鬘,印度梵语音译尸利摩罗。 尸利,译曰胜。 摩罗,译曰鬘。 鬘即璎珞,也可以指头发美。 一般所说的花鬘,是以香草结成的花鬘来供佛。 1、名称来自父母的宠爱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 之所以用“胜”来称呼,是指在众鬘之中为最上,故称“胜鬘”。 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做为父母,借助世间最殊胜的“鬘”来美化自己的女儿,故称“胜鬘”。 又由于波斯匿王没有女儿,向佛请福,祈求得女,后来果然生得一女。 全国上下皆悉欢喜,供献最好的宝花,最华丽的珍饰,因此为此女起名,故称“胜鬘”。 2、名称来自女孩儿的品貌以女比华鬘,女胜于鬘,故曰胜鬘。 “胜”的含义可从两方面而言:一言形胜,女貌绝伦,华鬘不如。 是指女孩儿的美貌无与伦比,花色不如女孩儿的美貌。 如果世间把花比如人的面孔,那么这个女孩儿的面貌之美更胜于花儿。 二言德胜,聪慧利根,通敏易悟。 女孩儿的慧德胜过世间,故名为“胜鬘”。 波斯匿王唯生此女,王对此女爱惜有加,取名“胜鬘”。 长大之后嫁给友称王为妃,所以经中称为胜鬘夫人。 有七觉妙鬘之德的胜鬘夫人,修一乘行,弘一乘教,以功德鬘庄严一乘的佛果,是大乘佛教中行菩萨道的菩萨。 归敬佛陀经中记载,当时佛陀带领千二百五十众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每天清晨去城中乞食,在中午之前吃过饭后,佛即为众说法。 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对佛法深生信心,先后皈依了佛陀,常常听佛说法。 这一天,波斯匿王想到了远嫁的女儿胜鬘。 于是对末利夫人说:“佛法如此殊胜无比,我虽刚刚皈依佛没有多长时间,但对佛陀的信心日日在增长。 这么值得尊敬的佛陀,在讲这么殊胜的佛法,如此美好的事,应该告知我们的女儿胜鬘呀”。 末利夫人非常高兴,知道自己的女儿胜鬘聪慧利根,通敏易悟。 如果见佛闻法,一定能速解佛法,心无所疑,所以一定要通知胜鬘听闻佛法。 于是,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写了一封信,说明王及王后已皈依佛陀。 又在信中赞叹佛的功德,并叙述了舍卫国内王公大臣及百姓已有很多人在依佛修学,所以非常希望胜鬘也能听闻佛法。 信写好之后,派遣侍卫旃提罗去送信。 于是旃提罗即刻起程,带着信到了阿逾阇国,来到胜鬘所居的宫中,拜见了友称王和胜鬘夫人,递交了波斯匿王的信。 胜鬘见到父王派遣使者来,非常高兴。 又见到父王和母后的信,更是欢喜。 胜鬘夫人得到家书,欢喜顶受。 读诵受持,生希有心。 向信使旃提罗而说偈言:“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实者,应当修供养。 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 ”胜鬘夫人说完此偈,佛陀知其度化因缘成熟,以神通力现身空中,普放光明。 胜鬘夫人及其眷属见到尊贵的佛陀,以至诚恭敬心顶礼佛陀。 佛陀赞叹胜鬘夫人对佛法的虔诚与信心,并授记胜鬘于二万阿僧祗劫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 经中言佛陀为胜鬘夫人授记:汝叹如来真实功德,以此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祇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现前赞叹如今无异。 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 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恼、不适意苦,亦无不善恶业道名。 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胜于他化自在诸天。 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诸有修习善根众生皆集于彼。 普光如来的国土没有恶道,没有老病,没有衰恼等不如意之苦。 其中众生色、力、寿命、五欲悉皆具足,快乐胜于他化自在天,并且众生皆为修习大乘的善根众生。 胜鬘夫人得授记时,无量众生诸天及人愿生彼国,世尊悉授记皆当往生。 胜鬘夫人归信佛陀后,更加对佛陀敬礼赞叹,同时也影响她的夫君友称王皈依佛教。 二人共同以佛法教化阿踰闍国的人民,特别重视对儿童教育,曾召集儿童进宫培训。 胜鬘夫人也非常重视妇女教育,教导妇女要注重胎教、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 宣誓受持“十大受”佛陀在舍卫国祗园精舍宣说《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经中记载胜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弘誓,即“十大受”。 1、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绝对不再生起毁犯的心。 2、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尊长,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轻慢的心。 3、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众生,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瞋恚的心。 4、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他人福乐、美貌以及资生物品,我绝对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5、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愿布施,有人来求,我绝对没有悭吝不舍的心。 6、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蓄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所有受蓄,都是为了接济贫苦的众生。 7、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不为自己而行四摄法。 为了一切众生,我要以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 8、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孤独、幽系、疾病、困苦的众生,我一定尽一切力想方设法令他们脱离苦难,用佛法安抚饶益众生。 9、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因为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 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见毁犯戒律者终不弃舍,必折服摄受,令正法久住。 10、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因为忘失正法者则忘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 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则不能得摄受正法欲,随所乐入,永不堪任越凡夫地。 我见如是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 胜鬘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愿摄受正法,终不忘失,愿世尊为弟子作证。 胜鬘夫人发了十大受,而诸众生善根微薄,会生起疑惑,仅以十大受极难度化。 为解众生的疑惑,胜鬘夫人又在佛前宣说诚实誓言,让众生了知所受此十大受真实不虚。 若此誓言广大真实,祈求佛陀为令众生生信,在大众中当雨天花,出天妙音。 说是语时,于虚空中。 雨众天花,出妙音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真实无异。 ”所有看见妙花的众生,以及听闻到空中音声的一切众生,疑惑悉除,对佛法顿生信解。 听闻者都欢喜无量,发愿一定常随胜鬘夫人礼敬佛陀,恒与胜鬘夫人共同修学,弘法利生。 世尊欢喜地鼓励一切大众,一定会如其所愿。 这十大受相似菩萨的三聚净戒,前五受同于“摄律仪戒”,第六受至第九受为“饶益有情戒”,第十受则是“摄善法戒”。 胜鬘夫人受此十大受,即三聚净戒圆满。 除此十大弘誓外,胜鬘夫人又发了三大愿。 发三大愿胜鬘夫人发了十大受之后,接着又在佛前发三大愿。 即为求正法智愿、说智愿、护法愿。 1、愿持正法以此实愿安隐无量无边众生,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愿。 2、愿说正法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 3、愿护正法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大愿。 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三大誓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 如是菩萨恒沙诸愿,皆悉入此三大愿中,此三愿者真实广大。 胜鬘夫人,为大乘佛教的代表。 虽然她的故乡舍卫国与她所嫁的阿踰阇国距离遥远,无法亲聆佛陀的教诲,然而深具慧根的胜鬘夫人却凭着对佛法的虔诚与欢喜心,不仅与佛陀感应道交,并得佛陀授记。 承佛力加被,宣说《胜鬘师子吼经》。 经中认为三乘之教归于大乘之一乘,得一乘即得如来法身,众生虽被烦恼所缠,然其本性清净无垢,与如来同等,故皆具有如来之性。 胜鬘夫人对友称王说大乘之法,友称王也皈依佛陀,胜鬘夫人与友称王共同教化国中人民。 大乘佛法流传至今,我们感恩大乘佛教中的这位胜鬘夫人。 发布时间:2014-11-26 20:42:5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0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