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自性一念不觉就变成阿赖耶 内容: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从这儿看起。 这是莲池大师注解《弥陀经疏钞》引用的《华严》十玄门,说明《阿弥陀经》也属于圆顿大法,《华严》十玄的教义,小本《弥陀经》统统具足。 小本跟《无量寿经》完全相同,《弥陀经》既然具足,《无量寿经》当然也不例外。 念老在此地一条一条把它引证出来,说明《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全圆顿教。 十玄这是第一条,第一条是总相,是十玄里头最重要的,「同时具足相应门」。 我们看下面的文:「夫《华严》教理以缘起为主,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时具足,圆满显现,故曰具足相应」。 这个几句话意思很深。 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看到,大乘佛法,像《华严经》里面给我们所说的是什么? 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学的名词叫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 宇宙怎么来的? 万物怎么来的? 生命怎么来的? 我从哪里来的? 这些问题十玄都解释出来了。 没有说是造物主造的,没有说是神造的,从哪里出现的? 从自性变现出来的。 《华严》的教理就是自性,佛家称为真如本性,这个东西有,本来就有。 虽有,我们的六根接触不到。 为什么接触不到? 六根所接触的一定要有对象,譬如眼,一定是见到色,没有色法,眼就不能见,耳一定要听音声,没有音声,耳朵就不起作用。 所以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现象决定是物质现象,前五根跟它起作用;心理现象、精神现象,前五根不起作用,缘不到,第六意识缘到。 第六意识主什么? 我们能想,能思、能想,它这个范围非常大。 在《百法》里面讲,第六意识,五十一个心所它统统相应,它所缘的能力特别强,范围特别广。 对外能缘到真的是宇宙的边缘,对内能缘到阿赖耶,就是缘不到自性。 为什么? 自性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所以它缘不到。 这两种现象之外,还有一种叫自然现象,阿赖耶的业相。 这个业相,譬如经上常讲的,阿赖耶从哪里来的? 是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第六意识也能缘得到。 你看它不觉就缘到了,它要是觉,觉就缘不到。 为什么? 觉它就不动,不动找不到它;不觉它就动了,不觉就迷了,迷是个动的相。 所以第六意识能力太大了,它能缘到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跟自然现象。 我们的自性,也就是真性,佛教的名词很多,也叫它做真如,也叫它做本性,也叫它做第一义谛,名词几十个,都说这个。 佛讲经教学,为什么把这个东西讲成那么多的名词? 佛的用意是只要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不要执着名相。 名词术语不要执着,言说不执着、文字不执着,你才能够见到自性。 有一丝毫的分别执着,见不到了,不但分别执着见不到,起心动念就见不到。 为什么? 起心动念不就是一念不觉吗? 一念不觉你就迷了,你见不到了。 所以,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它就在现前,你就见到。 见到之后才能契入。 见到是什么? 见到是悟,叫大彻大悟。 入境界,入境界是证果,就跟它融合成一体。 融合成一体,我们这三种现象也没有了,物质现象的身体、精神现象的心理、自然现象全都没有了,跟自性融成一体。 虽然什么都没有,它是活的,活生生的,它不生不灭。 惠能大师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他给我们描绘出来,很简单,二十个字。 「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 你想想看,它不是物质、不是精神,又不是自然现象,它怎么会染污? 所以它从来不染污,本自清净。 第二个,它没有生灭,「本不生灭」,就不生不灭。 第三个,它「本自具足」,它什么都没有,但是它什么都不缺。 虽有,因为它不是现象,譬如说《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没有? 有。 在哪里? 找不到。 惠能大师见性说出来了,本自具足就是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的相好,这是本自具足,它不缺。 在什么地方? 在遍法界虚空界,都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但它统具足。 「本无动摇」,这就是觉心不动,真心是不动的。 动就是妄心,动就变成阿赖耶。 所以一念不觉它就动了,动就从真心里头变现出一个妄心,妄心就是阿赖耶。 阿赖耶是造物主,「能生万法」。 可是能生万法这个「能」是自性、是性德。 怎么会生? 动就生了,不动就不生。 这一念不觉没有原因,也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时间、空间统统不存在。 只要一念动了,立刻就出现,叫一时顿现,它没有先后次第。 像我们放幻灯片一样,一张白色的银幕,什么都没有,幻灯片在放映机里面,我们一按钮,这光就打上去了。 幻灯片里面所有的色彩全在银幕上,没有先到,没有后到。 所以这个宇宙是同时出现的,万法同时出现的,我与大家也是同时出现的,这妙极了! 这个时间快到什么程度?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 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一弹指,多少? 三百二十兆。 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 年轻人有气力,精神好的人,我相信至少可以弹五次,再乘个五,一千六百兆,一秒。 一秒钟里头,波动的现象多少次? 一千六百兆次,每一次都出现这个现象,就是宇宙现象。 所以,整个宇宙不是真的,假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假的。 佛在经上说得很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个现象被现在科学家看到了,科学家看到物质现象是假的。 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 是意念累积产生的幻相。 就是我们看电影、电视,我们看到里面的画面,那个画面是无数次的快速相续,相似相续产生的幻觉,它不是真的。 我们用老式的电影大家容易明了,老式的电影,这是电影的底片,就是幻灯片,这是幻灯片,在放映机里面,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张。 就是放映机的镜头打开,这张照片打在银幕上,画面打在银幕上,再把镜头关起来,放第二张,第二张再关起来,放第三张。 这个镜头开合一次,一秒钟开关二十四次,我们看到电影银幕上就好像是真的,其实不是真的。 每一个念头就是一张画面,而且张张不一样,绝对没有两张是相同的,这个我们要知道。 那就是整个宇宙里面所发生的状况,剎那剎那,剎那还太长了,就是每一个微细的念头都在变更,绝对没有相同的。 所以,《还源观》上贤首国师给我们讲,「出生无尽」,真像万花筒一样,变化太大了,我们是粗心大意没有发觉。 谁能看到这个真相? 大乘教里佛告诉我们八地以上,八地菩萨以上这个真相他统统看见。 也就是说,他能看见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每一次生灭他都看得清楚,这看到真相了。 八地上去,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这五个果位的人都看到,这不是假的。 你想那是多深的定功,心地是多么清净,那么微细的念头他都清清楚楚,一点不迷惑。 七地以前的定功,都看不到这个事实真相,这才叫诸法实相。 这就是《心经》上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是什么? 五蕴就是一念,那一念里头具足了色受想行识五蕴,那么短的一念,具足色受想行识。 色就是物质现象,受想行是精神现象,识,识就是一念不觉,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就在那一念当中产生。 八地菩萨的定功就见到了,很快他们就融入这个境界。 这是事实真相,同时具足。 这是讲教理是真如自性,贤首国师的论文里面用的几个字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七个字,来形容它。 这句话,这七个字,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哲学家知道宇宙万有一定有个能生的东西,宇宙万有从哪来的。 但是这个体一直到现在没找到,许多人的说法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换句话说,宇宙的根源、起源没有人知道,只有佛知道。 哲学找这个东西,科学也找这个东西,一直到现在都没找到。 佛讲得很清楚,他们找不到,为什么? 他们用第六意识。 你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你只能找到识变的这些境界,识变的。 你看,佛说一切法从哪来的?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现的,找不到,识变的他能找到。 识变的什么? 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用八识可以能够了解它。 但是向上一着不行了,向上是心现的,不是识变,那是诸佛如来的报土,叫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里头没有变化,为什么? 他没有分别执着,他连起心动念都没有了。 但是他有起心动念的习气,真的没有起心动念,但是有习气;如果习气都没有了,诸佛如来的报土一真法界也没有了。 所以,一真法界也不是真的,是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 习气断了,完全回归自性,就是入常寂光,入常寂光就不见了,你再也见不到了。 入常寂光,只有八地以上的人他能见到,他很清楚,你究竟到哪去了清楚。 所以这是讲宇宙万有、生命缘起的一桩事情。 「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注意在「尽成」这两个字,不是局部的,它是圆满的。 整个自性,这一念动的时候,整个自性就变成阿赖耶。 这很不好懂,非常深的道理,说明宇宙的真相。 贤首国师的《还源观》告诉我们,「从一体起二用」,这一动就起两种作用。 两种作用,一个是宇宙出现了,第二个作用,我出现了,宇宙是依报,我是正报。 所以它这个正报不是讲动物,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讲人,一切人是我的依报,正报完全讲自己,依报是环境。 那我要是死了,身体没有了? 身体有生死,我没有生死。 不是说我死了,宇宙就灭了,不是,宇宙没有灭,宇宙还在。 为什么? 我没有死,我不过是换个身体而已。 要知道,我永远不会死,为什么? 我的本体是真如自性。 惠能大师讲得好,我的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我哪有死? 我死了就没有轮回了,没死,又去换个身体,很快,马上就换个身体,所以没死。 六道很可怜,六道是随着业力在变化,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谨慎,要知道对自己负责任。 任何一个人生生世世,是善道是恶道、是苦是乐,全是自作自受,与任何人都不相干。 与佛菩萨不相干,佛菩萨他是已经觉悟的人,他已经跳出来,回归自性了,这是佛菩萨,与他不相干。 与迷惑颠倒的六道里头所有的众生都不相干,天道,与天神不相干,鬼道,与阎罗王不相干;与任何人都不相干,统统是自己起心动念业力变现,这个不能不知道。 了解事实真相了,我们绝对不会有一念怨天尤人,我们知道统是自己,一切法从心想生。 谁的心想? 我自己的心想。 现在的科学家很了不起,我在猜想是不是佛菩萨应化来的? 为什么他们能看到阿赖耶? 你看研究宏观宇宙的这些科学家他们的报告,他们发现,今天尖端科学能够探测到的宇宙,实际上只是全宇宙百分之十,能探测到,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见了。 我们看到这样的报告。 这个报告我一看就懂,那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我知道。 我不是有特别的本事,我是经看多了,佛经上讲的。 那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到哪里去了? 回归常寂光了,就是回归自性,那就看不到了。 因为回归自性它三种现象消失了,物质现象消失了,精神现象消失了,自然现象消失了,你当然找不到。 它消失是什么? 消失是这个现象消失,它的体,本体它没有消失。 自性在,没消失,它起作用,众生有感它立刻就起用,非常非常的灵敏。 回归自性,有能力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而且那个感应,就是弥勒菩萨讲的,一念之间跟整个宇宙都有信息联系着。 这个信息现在科学家把它比成网,叫无量之网,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 每一个念头,实际上每一个波动现象,我们起心动念,念头,是心理的波动现象。 物质有波动现象,物质假如没有波动现象,它就不存在了,它就没有了。 它为什么存在? 波动。 所以今天科学家提出弦定律,那就是肯定了宇宙的存在,这三种现象的存在,是什么道理? 是波动现象;波动现象没有了,这三种现象就不存在了。 这是研究宏观宇宙的他们的结论,我们懂得。 反过来,宏观是研究无限大,反过来是微观宇宙,微观宇宙是研究无限的小。 从细胞,这很小了,细胞再分析出来就是分子,分子再分析出来是原子,原子再分是电子、粒子、夸克,现在讲量子、小光子、中微子,这小到不能再小。 这就是什么? 这样就发现阿赖耶。 所以德国普朗克,一生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 研究到最后,物质没有,物质是一群电子产生的一个现象。 这一群电子是怎么来的? 意念在指使着它。 所以他下的结论,物质现象的基础是意念,这个定律是他发现的。 现在的新兴科学,几乎都是依照他这个原理不断在发展、在进步,趣向于精神现象,发现精神跟物质是一体,不能分割。 他们提出,现代的科学把物理跟心理分成两部分,这叫二分法,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物理跟心理是一样,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 而且是心理影响物理,物理不能影响心理,因为物质现象是心理现象里面产生的,这个跟佛法讲的完全一样。 佛法讲一念不觉,这是自然现象,科学家称这个叫能量。 从能量产生出信息,从信息产生物质现象,能量是阿赖耶的业相,信息是阿赖耶的见分,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 从三细相讲,能量是业相,信息是转相,物质是境界相,这是阿赖耶上所说的。 换句话说,科学家到今天用第六意识,用前六识,已经达到极限了,再没有办法发展。 再发展,那就成佛了。 成佛不能用这些东西,妄不能见真,妄只能见妄,不能见真。 虚妄的阿赖耶,阿赖耶变现出来的宇宙,你们都已经搞清楚、搞明白了,真的东西是自性,真必须把妄放下,你就证得了。 所以科学家今天没有放下分别,没有放下执着,没有放下起心动念,所以自性他见不到。 如果科学家能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就成佛了,他就见到了,这个问题总的解决了。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没有别的,就是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见性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同样的一个道理,我们明了,惠能大师当年在五祖方丈室里面,半夜三更,五祖给他讲《金刚经》。 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也是统统放下,这三个东西一起放下,就见到了。 他就说出他所见到的,五祖立刻给他肯定,衣钵就传给他。 告诉他,你是禅宗第六代祖,半夜就送他离开。 这个故事里面包含的理跟事都是无量无边,我们得细心体会,不能草率的看过,这里头有大学问在。 所以尽成缘起就是起二用。 「一法成一切法」,一法是无明业相,就是今天科学家讲的能量,一法。 这一法能成就一切法,一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同时出现。 就是惠能大师最后那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成一切法不就是能生万法吗? 一切法里头起一法,这一法是什么? 我们的身,就是我出现了,起了我这一法。 要知道,我这一法也是不生不灭。 一直到我们成佛,这个事情就解决了,不再胡作妄为,没有回归自性的都在胡作妄为。 遇到佛法,听到佛的教诲,我们有作为,但是作为都能得其正。 佛菩萨教我们,与性德相应的,这是正行,与性德相违背的叫邪行,邪行所感得的是六道、三恶道,搞这些把戏。 行行得正,六道就没有了,那是什么境界? 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十法界的四圣法界。 那还是迷而不觉,但是行得正,正就是听话,听佛的话,听菩萨的话,依教奉行。 四圣是净土,六道是秽土。 四圣法界,实在讲是清净极乐的法界,但是比不上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很特殊,它那个特殊是阿弥陀佛制造的,阿弥陀佛依凭性德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 这个经上讲极乐世界的历史,讲阿弥陀佛的生平,他的历史。 这个要讲到十五劫之前,大劫,十五大劫之前,阿弥陀佛那时候是出家人,法藏比丘,他是国王的身分,世饶王。 当时在世的有一尊佛,自在王佛,他跟他学佛、跟他出家,国王放弃了,跟他出家。 当然他的根性不可思议,在佛前发四十八愿,请佛给他做证明,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度众生。 度什么众生? 这个地方讲了,六道里头苦难众生,就是罪苦众生,以这些人为主,帮助他们回归自性。 这个大愿不得了,多少菩萨都疏忽了,都没想起来,他想起来。 愿发了,五劫的时间修行,修什么? 每一愿都要兑现,五劫修行,四十八愿愿愿兑现了。 极乐世界怎么来的? 是阿弥陀佛本愿、修行功德之所成就,极乐世界是变化的,是大愿、修学功德之所成就,自然变现出这个境界。 这我们能相信吗? 能,为什么? 我们有类似的。 你们同学们都作过梦吧? 梦中境界是什么人设计的? 有没有人设计? 有没有人去建造? 没有。 由此可知,梦中是心想自然变现的。 极乐世界是怎么变现的? 是阿弥陀佛本愿、五劫修行自然成就,没有人设计,也没有人施工。 因为他心太好了,心变现的,佛在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心想生的。 所以我们承认,因为梦境是这个样子。 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间,像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完全是福报所变现的。 一切善心、福报变现出来的境界,也没有人设计,也没有人施工。 我们这个世界有。 色界天跟无色界天那是更大的福德,清净信心修福所变现出来的境界。 为什么变得这么好? 那是自性不思议的功德,就是惠能大师讲的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本自具足。 你只要用善心,决定是善境界,你意想不到。 你想怎么好怎么好,实际环境比你想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你造作恶业,地狱也是自己变现的,地狱是不善业力变现的,没有人设计,没有人施工。 地狱跟阎罗王不相干,跟一切地神都没有关系,自己业力变现。 所以佛才说,一切法心现识变,这是总说。 离开能现的心,离开所变的识,就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 所以《般若经》上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我们今天学佛,我们今天修行,要立在这个立足点上,在这个基础上,你成就就快了。 这是真正把原始点找出来,是自性的性德。 这一切法起一法就是自己的业报身,「一时具足,圆满显现,故曰具足相应」,这就是《还源观》上讲的示三遍。 既然遍法界虚空界是我们自性变的,那遍法界虚空界跟我们自己肯定是一体。 一体里面第一个现象,中国古人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拔一根头发,全身都感觉到,这是「周遍法界」,它三种周遍第一个。 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太快了,光比不上,电磁波也比不上。 太阳光到地球要八分多钟,可是我们起心动念这个波动现象,才一动就周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全传到了。 我们的身体是个发射台,两种波动同时都发射,一个是起心动念,心理的波动现象,另外就是我们物质这个身体,物质现象的波动现象,同时周遍法界。 我们身体也同时是个接收台,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信息,也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信息,一千六百兆次的,因为一个波动是一个信息,我们统统都收到。 收到为什么不知道? 我们这个机器有故障,这个机器它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是故障,这是障碍,让这个机器不灵了,收到了不知道,没有反应。 如果我们把这些障碍除掉,我们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那你就成阿罗汉,你就可以收到一部分的信息。 其实,宇宙之间圆满的信息你全收到了,你能够知道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不知道,为什么? 还有故障。 再把分别放下,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了,你就是菩萨,比阿罗汉的能力高多了。 你就能够收到遍法界虚空界大部分的信息,还不圆满。 圆满一定成佛了,不起心、不动念,法身菩萨,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时候你收到是圆满的。 虽然你还有一些习气存在,这些习气障碍你证入,不障碍你知道,就是不障碍解门,障碍你证;信解行证,对证障碍,对解不障碍。 所以法身大士,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事物他全知道,但是他回不了自性,他对自性很清楚,回不了。 必须微细的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断尽了,他就能回常寂光,就能回归自性,这叫妙觉如来。 实报土就不见了,完全回归常寂光,功德圆满了。 所以称为具足相应。 所以,智慧、德能、才艺、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而且都是平等的。 在极乐世界,这个平等的相现前了。 这经上告诉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 像《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阿弥陀佛的身相,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我们一般人说,「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就这个意思。 他是化身,所以这个身相没有欠缺,没有变化。 寿命长久,这经上告诉我们,生到极乐世界寿命多长? 实报土的寿命是三个阿僧祇劫,无量寿。 无量寿里头没有变化,不像我们这边剎那剎那在变化,人有生老病死,极乐世界没有。 所以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无量寿是有量的无量,三个阿僧祇劫。 但是你必定证得妙觉如来的果位,那就是无量的无量。 从有量的无量变成无量的无量,他真是无量寿,它不是假的。 极乐世界是一生成就,不用第二生,真的圆满,一切法里头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我们今天遇到非常幸运,遇到要不知道,当面错过,这个过失就太大了。 多少菩萨想遇到,没有那么好运,遇不到;我们没有想遇到,碰到了,这是运气好,碰到了。 碰到的人不少,但是碰到的人认识它,把它抓住,人不多,真不多。 所以当面错过的人很多很多,就可惜。 发布时间:2014-11-23 19:51:4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5:0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