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5集) 内容: 刚才都是说不二。 这里头一上来,一句「六字统摄万法」,这六个字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只有简简单单六个字,但是这六个字统摄万法。 万法,八万四千法门,万法就超过这个数量,就是一切。 所以这六个字就是统摄一切法。 一门即是普门,你念佛是一门深入,你念佛,《普门品》普门示现。 佛现种种,阿弥陀佛现种种身来救度,这一个法门就是普救、普度、普现,这个普门。 这个理论就是《华严》,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 一和多,在《大经解》里头,特别把十玄,《华严》里头有十玄。 一里头有多,小里头包括大,须弥山包括很多芥子,而这个芥子包括须弥山,小中包括大;短时间包括长时间,一秒包括一年,不但一年有若干秒,一秒又包括一年,这些道理,延促是同时。 都把咱们这情和见,我们这些见解,我们认为的这些常识、这些客观,大家都好像是唯常识论,以为这个常识就是真理。 其实常识是以三度空间,你可怜的生物,你所接触到的这一点点,怎么是真理? 《华严》它就是十玄,不但是事跟理没有抵触,事跟事也没有抵触。 小跟大,大的包括小的,小的就可以包括大的。 一个留学生,数学一个问题他说我想不通,科学也证明了,客观上也有事例。 他说:全体包括局部,这个我当然懂了,底下他证明了,你所包括的项目,你所集的项目到了无穷多的时候,其中每一个项目是一个局部,就包括全体。 这怎么能想像? 局部怎么包括全体? 可是我在《净土资粮》里头有谈到这个,也有事例,有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那个底版你把它打破了,打破了拿一个渣子,这是一个局部,一个渣子是个局部,你再把这个渣子放到原来底版那个位置,还把这光线通过去,而这个所显现出来的还是全体,和那个全部的底片是一样的。 但是,这是我,我这个人比原来的情况小一些。 小一些不管它,但是确实这一切信息(全体所含的信息)在一个小渣子局部中都含有。 所以佛所说的,一就是多,小中就有大。 那个大底片是个大,那一个小渣子是个小,大的东西都在小的东西里头,没有欠缺。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破除我们那种情见。 佛法,在中国接受得最好,其他的国家他们接受小乘法。 他虽然是学的小乘,很认真,社会大众对他就很恭敬,地位也很好,但是只是小乘法。 佛不满意,佛说小乘法是焦芽败种。 好容易发了芽,焦了,你这个种子腐烂了。 佛批评小乘,小乘也看到大乘的那种成就,小乘哭声震天。 「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跟著佛这么多年,这个我不知道! 小乘人一直跟著佛,他如聋如盲,跟瞎子一样,跟聋子一样。 大乘法真是接受是在中国。 日本是不错,是我们的学生,所以日本打我们是妄恩负义,真是我们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从中国学的。 对於这些哲理,一和多,一个渣子。 这个要把它讲得很周详,每一个它都是有,比方像北海这个水,水中有一个波,这一个波为什么形成这时候这个样子? 是根据刚才水怎么动的情况,又根据现在风的力量是什么情况。 前头那一个波为什么形成那个情况? 是跟全湖的结构,水的动力,风的大小,这一切信息所共同决定的。 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新的信息,这个波又在动,还在动又在动,所以这一个波是具足了整个北海水的全部的信息。 所以现在我们是用信息论。 为什么一个渣子它还能够放出整个人来? 就是这一个渣子它有全部的信息,不是它有全部底版的物质,并不是,但是信息它是全部的。 这一个波的水,它具备了全体的性质。 而且你这一个波,请问你给它切下来,什么是它的界线? 这个波和那个波之间你切得开吗? 它是一个体。 所以就是这样,一里头就有多,其他东西也都在我这里,我也在其他东西里头,这用镜子就很容易看了。 十个镜子在这,每个镜子都到我这个镜子里头来,而且我也都入其他的镜子里面去,所以重重无尽。 重重无尽,咱们两个人对面就重重无尽,没有止境。 你看见我了是不是? 你看见我了,你看见我眼珠没有? 我眼珠里有谁? 眼珠里有你。 你有眼珠,你眼珠里有我。 所以你看见我眼珠上的你,你的眼珠里有我,这么套下去是无有穷尽的,所以重重无尽,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不要很固执,以为这个事情只能多里头有一,一里头不能有多,只能大的装小的,小的不能装大的。 这样一盖就全都看不见了,这一点就把什么大东西都盖住了。 从一多我们说到一和普,说到《华严》的无碍。 「全事即理」,这个事,波是什么? 波不就是事相吗? 整个事相是什么? 这个波它整个是什么? 整个波整个是水,没有一个什么叫做波,波就是变成这个样子。 水一拱,它是本体,没有别的只是水。 所以一切事相它的本体是什么? 只是理。 理是本体,事是事相,一个形相,一个本体。 再说这个本体和这个相是不可分割的,全部的事都是理。 因为全部事都是理,理事一体,所以一中才可以包括一切。 「全妄归真」,我们这是妄,妄想,我们在念佛,我们念佛就是把我们整个的妄想归到真如。 所以妄想也不可怕,你只要念就是了。 念佛中有妄不要怕,如在水上画画,水上画个圈,是有一个圈,马上就没有了。 这个妄哪儿去了? 妄又归到水里头去。 水代表真,你画这个图像是事相,是你一时的盲动,这盲动没有关系,它并没有真实有个东西在这儿,它马上就归到真了,全部还是又归到真了。 所以这就说明这一切,全事即理,全妄归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我们说性修不二,这个又进一层了,是承整个的性来开始修行的。 我们在念佛是从你的本心起了个念头,我们有个本觉,开始了觉悟,有了始觉。 本觉是咱们的本性,是从性里头起了一个修行之念,所以全性起来修行。 我们修什么? 我们念的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心,因此我们所念的、所修的正是我们的本心。 你所修的在哪儿? 所修的就在我的本心。 你所修的在性,而且咱们的念佛法门,你全部的修持都在你的本性。 这就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由於是心是佛这个心来念佛,这是全性起修,你念的是佛,佛就是你的心,你所修全部在你的心上,不是在心之外,你全修就在性,在你的本性。 如珠子发光,珠子发光是全珠发光,珠子发光之后,珠子的光先照到谁? 珠子的光还是还照本珠,首先把这个珠子先亮了,这个譬喻就可以说明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首先灯亮,照到外头去了,远处亮了。 珠子放光,这个光首先照亮珠子,这就是全珠生光,全光照珠,就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直截了当,中间没有周折,没有浪费。 你自己起的就是照明自己,照明自己,自性愈明就愈放光,愈放光自性就愈明,所以就是这样。 最后彻底垢灭善生,彻底恢复本来。 「广学原为深入」,我们为什么学许许多多? 就是为了要深入。 所以华藏佛教会,还有视听图书馆来了一些和尚、比丘尼,我也给他们说所谓广学。 我说我跟你们的师父不一样,你们师父讲专修专弘,我说我是主张广学普赞,一门深入。 他们把我这个普赞弄错了一个字,「遍赞」,遍赞没有普字好,我应该是广学普赞。 如果要挖一个坑,要挖深,你要一个这么深的坑,要挖五尺,你这上头就只有这么大,你这铁刀就下不去,你必须要大一点才能挖到五尺深。 广学就是为了深入,可是你要普赞,平等,法门没有一个不是好的,我们这个赞叹,不是说你搞那个就是错了,这要普赞。 但是最后你还是要一门深入,你总不能脚踩两只船,脚踩两只船就两门俱破了。 所以广学就是为了深入。 「专修即是总持」,专修就是总持。 一句洪名只有六个字,统摄万法。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念一句佛号,三藏十二部的经典都在里面,一切戒律都在里面。 正当念佛时,你还想偷人家美金? 你想偷人美金,不肯念佛。 这连破戒都没有,这就是持戒,戒律就在里头了。 禅宗一千七百个公案,从古到现在为止的公案有一千七百条,公案就是大家做为所谓公共的一种档案资料、案件、例案。 公案公共承认的案子,共有一千七百条,就是一千七百条公案。 另外一句话,禅定也都在里头。 所以一门就是普门,就是统摄万法,专修就是总持,因此总持陀罗尼,统摄万法,就是总持。 下面两句很好,「声声唤醒自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叫谁? 是把你自己叫醒。 你在睡觉,现在都是做著梦中事,就这样一声一声叫,把你自己叫醒。 声声唤醒自己,这句就是禅,还有什么是禅? 此身已在含元殿,真是老实念佛的人,你已经在含元殿,就是长安城的皇宫,等於说在北京,你此身已在天安门,更从何处问北京? 到了天安门,你还要问北京干什么? 你到了北京中央了。 更从何处问长安,原来这样子,古时候含元殿。 修净土不再需要去参禅了,领会一些禅,对於我们破执著,不要局限於有为、有漏还是有好处,所以我们广学多闻,学般若。 「念念不离本尊」,声声是唤醒自己,我一念一念,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没有离开我的本尊。 这就是密,这就密法的相应,念念都在本尊上,我这个感应道交,这个心和本尊没有分离。 「阿弥陀佛」,本尊属於阿弥陀佛。 这是第十三,第十四也是很重要,今天上午这个都是《净修捷要》之中很精华,也就是我们整个佛教的精华,不光是净土宗,牵涉到各个重要的佛教经论。 发布时间:2014-11-13 17:32:07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5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