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诸佛示现成佛一定在人道 内容: 在六道里面,人道跟三途特别苦。 但是佛在经上常说,所说的都是事实,六道众生唯有人道容易得度,容易得度是容易教化。 天道生活环境好,福报大,忙著去享福,对於佛苦口婆心的教诫不太容易接受。 三恶道太苦,生活环境太苦,对於佛陀的教诲也不容易接受。 这是佛在经上所说的「富贵学道难,贫穷学道难」,这是真的。 换句话说,容易接受佛教诲是小康之家,生活能过得去,苦难也多,就是苦多乐少,它还有乐;三恶道是只有苦没有乐。 天人是只有乐没有苦,他那个苦,什么时候才觉得苦? 快要命终的时候,五衰相现前,他感觉到苦了,那个时间不长。 所以天人能够得度,多半是在五衰相现前的时候遇到佛菩萨,那个缘分好,但是大多数的天人不见得遇到,这是要跟佛菩萨有缘分。 没有缘分,临终的时候哪里会遇到? 所以菩萨示现成佛一定在人道,菩萨示现其他身分教化众生,那是六道里面都有,唯独示现成佛是决定在人道,道理就在此地。 这也是表演给我们看,为什么其他道不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的身分,要在人间示现这个身分? 告诉人身难得,人身可贵,可贵就是容易觉悟。 苦多乐少,苦容易觉悟;乐,还有一点小乐,有时间去修道、去修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二一卷)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2-017-0121得到人身容易成就,比天上、比三恶道都容易,为什么? 天上太乐,没有苦,感受不到,忧患意识他没有办法感受到;三恶道太苦,你叫他修行他不相信。 所以讲人间富贵学道难,富贵就好像天人,贫穷学道难,就好像三途,一天三餐饭都吃不饱,你叫他来学经教,叫他来听经念佛,他摇头,做不到。 人道是小康之家,不太富,生活可以过得去,容易觉悟。 所以诸佛示现成佛一定是在人间,示现在其他道里头多半是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示现成佛一定在人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九六四卷)2008/5/8华严讲堂档名:12-017-1964离开妄想,转妄想为智慧,转分别为禅定,转执著为清净戒律。 这是什么? 戒定慧是性德,妄想分别执著违背性德,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了。 三个都要转,根利的人可以三个同时转,那个速度快,我们常讲上上根人。 中根以下的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怎么办? 得按部就班。 这里头有顺序、有次第,这是佛在大经上常常教导我们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说法就把修学的次第、顺序教给我们。 我们从什么地方著手? 从持戒著手,在事相上学习与性德相应。 持戒里面最根本的是「十善业」。 不杀生,不杀是性德;杀生违背性德。 中国古人常讲天道仁慈,杀生违背了天理,上天有好生之德,杀生违背了上天好生之德。 外国一般人他们的观察跟中国古圣先贤观察不一样,他们观察这个宇宙,得到是一个什么结果? 弱肉强食! 造成一个错误的观念:只有强者能够生存,弱者一定被淘汰。 他们观察得肤浅,不够深度。 弱者不能生存? 你再仔细观察弱者能不能生存。 他们看到,像我们现在常常在电视里面看到动物奇观,狮子、虎、狼抓弱小的动物,抓来吃,他们看到这个现象。 你有没有再仔细看看,它吃饱了,躺在那里睡懒觉的时候,这些小动物在它周边围绕,它对这些小动物是什么态度? 完全不理会! 随它去自由活动,没有加以丝毫的干扰。 从这个地方显示出,狮子、虎、狼也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它是肚子饿了,没有法子,抓一只来吃,吃饱了,它决定不伤害小动物。 所以这些小动物还是大量的在繁衍,没有被消灭,它还是能生存。 假如西方人的观察是正确的,是真实的,那么弱小的动物应该在这个世界上绝种。 绝种之后怎么办? 狮子、虎、狼一定互相残杀,它没得吃了! 逼不得已,只有狮子吃狮子,老虎吃老虎,是不是这样的? 事实不是这样的。 所以,观察要入微,你才能真正了解事实真相。 毒蛇猛兽也有爱心,你看它爱护它自己的小动物,你看老虎、狮子,它生下的小老虎,它多么照顾,它多么爱护,保护得无微不至,来抚养它,有爱心! 它对於其他的动物也有爱心。 细心去观察,反而什么动物没有爱心? 人没有爱心。 人不吃它,也要逼著它走投无路,也要不让它生存,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这些毒蛇猛兽,它们没有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是人类,不是畜类。 人为什么会造作这样的过失? 是因为无知,没有智慧,不了解事实真相。 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喜怒哀乐做主宰,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把一真法界变成了三途六道,在这里头受苦、受难、受煎熬。 佛菩萨慈悲,为什么示现成佛一定在人道? 为什么不在其他道? 其他道没有造这样严重的罪业。 堕三恶道的人在三恶道里头消业障,他那个受罪、受苦是消业障。 人正在造作的时候,果报还没有现前,感动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到这个地方来帮助。 佛菩萨用什么帮助? 教学。 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转愚痴为觉悟。 发布时间:2014-11-10 12:42:51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5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