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宇宙就是阿赖耶变现的,整个宇宙是一体(一) 内容: 佛经上给我们讲宇宙怎么来的,宇宙就是阿赖耶变现的。 阿赖耶是什么? 今天科学家发现,跟科学家讲的一样,宇宙之间就三个东西,他讲的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不过他讲的名词不一样。 科学家讲宇宙之间三个东西,第一个是能量,第二个是信息,第三个是物质。 这三桩事情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能量;第二个转相,转相就是信息;第三个境界相就是物质,完全一样。 科学家认识了,精密的仪器观察到,他还是分别执著,所以他还是凡夫。 在佛法里面见到这个现象,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大乘经教里佛常说谁? 八地以上。 八地菩萨见到,了不起,不用仪器,八地菩萨在定功里面看到,甚深禅定境界里头看到阿赖耶,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 宇宙的奥秘,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菩萨五十二个阶级,最高的五个位次统统见到。 七地以下没见到,像我们一样,听说。 我们对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这在佛法里面叫解悟,我们明白、懂得了,但是没有入境界,没有入境界我们解了不得受用。 如果是证悟就得受用,受用是什么? 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他得这个受用。 什么都明了,什么都通达,知道自己过去未来,也知道一切众生过去未来,他得到受用。 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六集)2011/12/23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096我们五伦里头的,第一伦父子有亲,亲是亲爱,这个亲爱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不是阿赖耶里头的。 阿赖耶里头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这是感应,父子在一起,从自性里面流出这个爱心。 「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为什么佛菩萨有这个能力,我们没有? 我们没有把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那种自性里头真爱没发挥出来。 而且怎么? 不但没有爱心,有分别心、有执著心,就全变了,完全不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 中国人讲伦理,没有佛法讲得这么圆满,伦理是讲关系,大乘佛法讲绝了,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什么关系? 一体,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 贤首国师说得好,从一体起二用,二用依报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正报就是自己,从一体生的。 接著给我们讲依正的起用,讲的真的是总纲领、总原则,它起三种作用。 第一种是周遍法界,正报起心动念就周遍法界,依报也周遍法界。 依报是一切物质环境,全是阿赖耶业相所变的,业相就是今天科学讲的能量,波动的现象,这个波才动也周遍法界。 所以我常说,我们的念头、我们身体状况,佛菩萨都清楚,完全了解,为什么? 它周遍法界。 所以整个宇宙就像布莱登所说的,他写了一本书叫《无量之网》。 真的我们肉眼看不见、摸不著的一个网,这个网非常的密,网里头任何的一点才动,整个网都知道,全知道。 第三个作用好,含容空有,这就是大乘法里头常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本来就是这么大,现在还是这么大,并没有减少。 任何正报或是起心动念,依报,我们身体的肉体、汗毛,它都是波动现象,全都周遍法界。 所以心量本来就是这么大,物质的量也是这么大,精神的量还是这么大,现在变得很小。 这小是什么? 迷了。 学过唯识的同学都知道,我们的肉体是什么? 阿赖耶的相分,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阿赖耶的见分。 阿赖耶的见分、相分多大? 没有边际。 我们在没有边际相分里头,执著这么一个身体,这一点点以为是自己,不知道所有相分都是自己,不知道所有的意念都是自己。 迷了,阿赖耶的三细相它就在面前,我们见不到它,我们接触不到它。 我们迷在一个,像开汽车,就迷在这个车的里面,跟车外面的接触不是直接接触,间接的接触。 什么时候能有真正直接接触? 那佛在大乘教上说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是真正接触到阿赖耶的三细相,整个宇宙就是阿赖耶的三种现象。 我们今天眼见间接的,眼像个什么? 像个照相机一样,外面境界相照到这里面去,里头有个屏幕,那叫眼识的相分。 眼识的相分,第六意识的见分缘眼识的相分,在第六意识变出一个相分,跟它一样的,传过去了,第六意识分别就分别它这个相分,它都没办法分别到眼识的相分,眼识的相分传给它,它这么看到的。 第七识执著,执著,第七识也缘不到第六识的相分,是第六识的相分传给第七识,第七识也有个相分。 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有四分,各缘自己的相分,距离外面境界很远,不是直接见到的,间接。 就像现在传播一样,我这画面传播给那个电台,那个电台再传播那个电台,转播过去的,是这么看到的。 像我们今天看电视一样,不是现场,现场看不到,现场就在面前,就是看不到。 这个很有味道,这是大乘佛法的心理学,法相唯识是心理学,非常有趣。 这个东西学了之后,在大学里头心理学的课程就不要听,枯燥无味。 告诉我们,这是事实真相,并没有缘到。 真正缘到是八地菩萨,叫大彻大悟,他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完全没有了,他所缘的是阿赖耶的现量境界。 凡夫、二乘、权教菩萨都缘不到现量。 你就想到这众生多可怜,玩的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没有到现场,与现场距离非常遥远。 无论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统统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那个量就跟虚空法界一样大。 含空容有,含空就是心包太虚,容有就量周沙界,本来是这个样子,我们应该把心量拓开。 这是我们心心想回归自性,从哪里做起? 从这做起,把心量拓开,不要再分你我他。 还有这种观念,这是你最大的障碍,障碍你见性、障碍你开悟。 净土大经科注(第一四六集)2012/1/18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146法界里面因果是真的,我们在一起学习大乘经教,这个问题讲得很多,也讲得很透彻。 因果从什么时候起? 佛告诉我们,宇宙的源起,这源起只有大乘经上讲得清楚,我们看到许多的学术信息,都比不上大乘经教。 大乘经教,可以用唐朝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来做例子,这篇用现在的话来说,论文。 贤首国师这篇论文文字不长,义理非常的深广,总共有六段,前面三段就是讲宇宙、万法、生命跟我从哪里来的。 宇宙、万法、生命是属於依报,我是正报,经教里面讲依正,我们一定要知道,正是讲自己,自己之外的全叫依报。 依报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地狱众生,这是我们人事上的依报,就是说我们的人事环境,都是我的依报,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虚空法界也是我的依报,依报跟正报同时起来的。 怎么起来的? 大乘经上佛常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个一念不觉没有因,什么原因一念不觉? 没有因,佛称这个叫无始无明,这就是一念失照。 大乘教上常讲「照见」,照见是智慧;失照,照失掉,失掉就是迷了,这一迷,妄心就出现。 从真心里面出现了个妄心,这妄心真的就是造物主,就是阿赖耶出现,阿赖耶里面有三细相。 这个可以说是自然现象,也能讲因果现象。 所以第一个,这一念不觉没有因,没有前因,虚妄的,根是虚妄。 阿赖耶出现之后,宇宙就出现了,宇宙是阿赖耶的现相,阿赖耶有三细相,这佛经上说的,这三细相都是属於自然现相,没有人为意识在里头,叫无为法,它不是有为法。 一变成阿赖耶就叫有为法,第一个是无为法,第二念就是有为法。 第一念是因,第二念是果;第二念是因,第三念是果。 弥勒菩萨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第一念没有因,第二念,第一念是它的因,你看因果从这里开始。 因果还在宇宙发生之先,这怎么没有因果? 所以大乘教里面用六个字总括一切法,这六个字就是性相、理事、因果,性在哲学里面讲是本体,相是现象,现象是从体里头变现出来的。 阿赖耶的业相,今天科学家所讲的能量,能量从哪里来的不知道。 佛知道,能量是从自性里面来的,自性虽然什么都不是,但是它有能量、它有智慧、它有德能。 就像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智慧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 能是德能,万德万能,这万不是数字,是赞叹,无量的德能,不止万德万能。 有无量的相好,我们看天上的相好,佛国的相好,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相好,统统都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一六集)2011/5/17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9-0416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整个宇宙不外乎这三种现象变现的。 现代的量子力学家,这尖端科学,他们已经给我们做了证明,物质是假的。 物质从哪里来的? 物质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人家把这个证据拿来给我们看。 念头从哪里来的? 再追究这个问题,我们看到科学家的报告,他说念头是无中生有,没有理由,忽然蹦出来的,立刻就没有了,就消除掉了。 这个报告跟《楞严经》上的两句话是一样的,你看佛在三千年前说的,佛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跟科学家这个发现完全相同。 他们是最近三十年才发现的,佛法在三千年前就讲清楚了。 他说没有理由,不是没有理由,他没有发现理由,佛经上有理由。 所以佛经比他讲得清楚,他现在还差一点。 这个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搞清楚了,这没有问题了,清楚了。 第二个就是念头,念头是阿赖耶的转相,也就是弥勒菩萨讲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就是突然出现,立刻就没有了。 这个出现到没有,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们怎么能知道? 一秒钟,它突然出现、突然就消失,就这样的活动,是一千六百兆次。 科学家只说突然,立刻就不见了,一秒钟多少次他没有说出来。 我们最近也看到一个报告,好像他们看到,好像是一秒钟一千兆次,有这么个报告,一秒钟一千兆。 但是弥勒菩萨讲的,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 科学家发现,计算可能达到是一千兆。 怎么来的? 一念不觉。 这个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个一念,一秒钟已经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这么多,这里头的一念。 一念不觉,自性里头变现一个幻相,产生一个幻相,这个幻相叫阿赖耶,妄心。 佛讲阿赖耶的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第二个转相,第三个境界相。 这都被科学家发现了,名词不一样,科学家称为能量,就是阿赖耶的业相,能量;阿赖耶的转相,他们讲的信息,就是念头;从念头变现出物质,就是境界相。 所以,整个宇宙是一体,这才真正叫真相大白。 科学发展到今天,把阿赖耶的三细相找出来了,这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我们没想到。 但是这些报告对我们学佛、学经教的人帮助太大了。 佛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找不到证明,只听佛说,到底怎么回事情不晓得,今天科学家用方法把它证明了。 佛经是科学,佛是大科学家,经典是科学报告,是科学里头的论文,你没有办法不相信,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 所以真相大白之后,晓得一切法本来不生,现在亦不灭。 人有没有生死? 没有生死,真的没有生死。 物质不生不灭,精神不生不灭,哪来的生死? 这个事情只有佛菩萨、阿罗汉能看到,看到事实真相。 人身体死了,身体败坏了,身体的物质现象统统存在。 就好像这房子是个身体,房子把它拆下来,堆在一堆,砖头瓦块都在,一点损害都没有,还是那么多,只是排列不一样。 我们身体败坏之后,就变成一堆泥,那还在,物质现象还在,并没有消灭。 物质不灭,精神亦不灭,哪有生死? 只是排列的方法不一样,在一般讲,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你就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形式,其实一桩事情。 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六三集)2012/3/3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263你就见性了,这个境界里面所有空间维次都不存在了。 於是我们猜想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 应该是从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来的。 因为定心,禅定的心,它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它都通,什么障碍都没有,所以空间维次应该是这么来的。 自性清净心里头应该没有空间维次,所以它六根的作用,那个境界都是遍法界虚空界。 确实今天科学家,好像宇宙是个网,他用这个比喻,任何一点的信息都通达全宇宙。 这个点是什么? 这个点今天就是我们讲的,量子力学家发现的这个原点,微中子;佛法讲的极微之微,每一个极微之微里面都有整个宇宙圆满的信息在里头。 我们今天看到科学家发明晶片,你们现在用电话、手机,这些电器,照相机,你看晶片指甲那么大,里面储藏多少东西,不稀奇! 极微之微里头,这肉眼无法看见的,那里头含藏什么? 全宇宙的信息。 这个秘密也被现在科学家发现了,科学家称为全息。 全息就是说宇宙之间任何一点,精神或者物质,它里头都是全宇宙,丝毫没有欠缺。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小东西,这不足为奇。 那你要是看到佛经上所讲的,高等科学,我们现在的科学跟佛法比,望尘莫及。 极微之微被他发现了,这我们意想不到。 极微之微在我们过去是非常模糊的概念,只能说不可思议,无法想像。 居然这桩事情被科学家发现了,我们很佩服,对我们学佛,我们这种中下根性的人来说,大有帮助,让我们破疑生信,肯定诸佛菩萨三千年前他们所说的句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这是什么? 这是说我们肉眼,我们的五根,再第六意识,意根,六根缘外面的境界,极限。 对外可以缘到虚空法界,对内可以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这就是它的局限,缘不到自性。 为什么? 自性是真心,这是妄心,六识是妄心,末那识也是妄心,阿赖耶还是妄心。 妄只能够缘到妄的境界,见分只能缘到相分,缘不到自性。 谁知道自性? 佛说了,「唯证方知」,你证得了,你就知道。 怎么证? 放下就是。 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二集)2012/4/9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282整个宇宙是一体,一体不能分割,分割到最小它还是一体。 这个奇妙的事实真相也被近代科学家发现了,近代科学家称这个现象叫全息。 我们看过网路上的这个信息,说明这个现象,它用照片做例子。 这个照片是普通相机,但是它是用两道激光,不是我们一般的灯光,两道激光照的这个人像。 这个照片冲洗出来之后看不到人像,看到是一条一条格子,但是用一支激光去照它,你就看到人像,清清楚楚。 把这张照片,把它撕成两张,在激光里面去看,撕成两张,每张都是完整的照片。 把它撕成四张,每张还是完整的。 撕成一百张、撕成碎片,在激光之下依旧是完整的,叫全息。 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遍法界虚空界确确实实在一微尘里头,全息。 一粒微尘多大? 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微中子,微中子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这里头有遍法界虚空界圆满的信息,它统在里头,这叫全息。 科学家晓得这个道理,但是看不到。 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九四集)2012/4/15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294妄心动了,动了它就现相。 怎么现相的? 现相必有因缘,因,是真正的因,这是讲宇宙的源起,真正的因就是真心,离了真心没有一法可得。 因为动了,动了就产生幻相,这个动是缘,产生的幻相这是果,就有事物发生了。 这个事物依照贤首国师,清凉的老师,《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的,从一体起二用,就生起两种作用。 两种作用,一个是宇宙,宇宙是依报,宇宙现前;第二个作用,我出现了。 所以我跟宇宙是同时出现。 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宗教有个造物主,这宇宙是神造的,人也是神造的,佛法里头不是这个说法,佛法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它是这个说法的。 那个念是谁的念? 自己的念。 所以在佛教讲宇宙是自己创造的,身也是自己造的,因为妄念造了这个,这个身是假的,假身,外头环境也是假境,经上常用「梦幻泡影」做比喻。 因为你不觉,就作梦,梦境现前,整个梦境是你自己妄心变现的境界,除了心之外什么也没有。 全体是心,我们用梦境来做比喻就很容易懂,梦境全体是妄心在起作用,绝不是真正有的这个事情。 我们现实的环境是妄心,所以我们作梦,梦中之梦。 这个念一动,第一个梦境是什么? 是实报庄严土,这是第一个梦境,心动了。 虽动了,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只是动而已,没有妄想。 如果有了妄想、有了分别,就变成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这是你有动、有分别。 如果从分别再产生执著,那四圣法界又变了,变成六道轮回,这是最严重,迷得最深的。 於是我们就明了,这佛经上所讲的,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完全知道它是假的,没有执著的必要,执著全是一种错误,错误概念造成。 不执著,你就梦醒了,从六道醒过来,六道轮回不见了,就没有了。 这个时候境界出现了,你醒过来,醒过来是什么境界? 四圣法界,阿罗汉的境界。 你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净土,那个地方没有染污。 六道为什么有染污? 六道有情执、有贪瞋痴慢,有这个东西就有染污。 没有贪瞋痴慢就没有这个染污,阿罗汉的法界没有这个染污,所以那个国土显得特别清净,人都很慈悲。 虽然阿罗汉不主动帮助众生,但是阿罗汉绝不害人,所以那个社会是祥和的,那个社会是安定的。 阿罗汉再把执著的习气断了,阿罗汉有习气,见思烦恼真的断了,见思烦恼的习气在。 譬如说贪的习气、瞋恚的习气他有,他确实没有心,但是那习惯了,那个样子老是在表情上还有,这就是习气。 他在那里用功把习气断了,习气断了他就升等,就升作辟支佛。 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习气也断了,所以他的境界比阿罗汉更清净、更殊胜。 辟支佛他有尘沙烦恼,他有无明烦恼,必须把尘沙烦恼断了。 尘沙是什么? 分别,他没有执著,他有分别。 他把分别断了,於一切法知道是一体,不再分别,没有你跟我这些分别,佛跟众生的分别都没有了。 这个心什么? 到平等了,这是辟支佛。 但是他有分别的习气,这个断掉了,断掉之后他就升级,他就是菩萨。 所以菩萨有分别的习气,就是尘沙烦恼的习气。 菩萨必须把尘沙烦恼习气断掉,他又升级,他就成佛了,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真佛。 天台大师说这个佛叫「相似即佛」,他非常像佛。 为什么不是真佛? 因为佛要用真心,他还是用阿赖耶,他没有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所以他叫相似即佛。 也就是说,用妄心用得很正,完全依照佛的经教他去奉行,他都做到了,所以很像佛。 佛要断无明,无明就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他那个地方修行的功夫,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懂得修行的纲领,你修些什么? 佛说的那些方法,那个东西不能执著,你要懂得他真正讲的是什么。 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个东西只要统统放下,立刻就成佛。 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听《金刚经》,听到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那是什么? 那成佛了。 为什么能成佛? 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全放下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这就成佛了。 成佛在一念之间,这叫顿舍。 你看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舍掉,叫顿舍,一时就是一念当中就舍掉了。 顿悟、顿证,悟是觉悟了,他说出那些话来是觉悟的话,他证果了,这个在《华严经》大乘教里是法身菩萨。 法身菩萨,天台大师称他为「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他用真心。 为什么说他菩萨? 说菩萨也行,他没有圆满。 为什么? 妄想放下了,妄想习气没放下,妄想的习气没有法子放下。 分别跟执著的习气有办法放下,妄想没办法放下,因为你想个方法去要断这个习气,那又是个妄想,妄想不能断妄想。 怎么办? 只有随它去吧! 让这时间长了,慢慢自然没有了。 所以,妄想习气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从哪里来的? 就是有多有少。 早到极乐世界去的,妄想习气就少,现在才去的,带的就多,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这些菩萨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就是带著无始无明习气多少,愈往上面去愈少,愈在底下就愈多,这是没有方法断的。 但是它只是障碍你进入常寂光净土,你在那个地方知道有常寂光,你不能够证得,道理就在此地。 必须无始无明习气断尽,实报庄严土没有了,所以实报庄严土也是虚妄的。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例外。 实报土不见了,他到哪里去了? 他回归常寂光。 回归常寂光是什么样子? 跟自性融成一体,自性没有相,自性遍一切处,自性遍一切时,他的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 他的身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什么科学仪器、工具都探测不到他。 什么人能见到他? 跟他同样的境界,把妄想分别执著连习气断干净了,就证入,就都知道了。 这个境界里头好比什么? 好比我们灯光,房间里十几盏灯光,每个光都是满空间,而且光光都是重叠在里头的。 虽然重叠的还是各是各的,因为你熄掉一盏,你看那一盏就没有了。 所以这个世界叫光明世界,常寂光土,叫大光明藏。 光就是佛的身,就是佛的土,实际上身土那是假名,你找不到痕迹,痕迹找不到。 但是他能现,众生有感他就有现。 大乘教里面讲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是等觉菩萨,实际上他们早就成佛了,示现在人间。 众生跟他有缘,现在有苦有难,无论是有意无意,我们的信息发出去,他都知道。 他知道,他一定来帮助,来帮助就得现身,现身说法帮助你,他都没有起心动念,这个不可思议,非常神奇! 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江本的水实验,能够在这里头得到一点信息。 你看水是矿物,装在瓶子里头,它什么文字都懂,我们没有学过外国文字不懂,它全懂。 无论写哪一国的文字它都认识,无论你讲哪一国的言语它都听得懂,比我们高明,我们起心动念它知道。 这是矿物,水是一个物质现象。 就像前面我们说的,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念念有形,形皆有识」,弥勒菩萨讲清楚了,三千年前讲的。 所有一切物质现象,不管是液体、是固体,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像我们拔根汗毛,毛端,它是物质。 一粒尘沙,把尘沙磨细,磨成粉,每一粒粉统统有受想行识,它有感受,想就是分别。 行是什么? 它不会断,这个相灭掉了,底下一个念头生了。 这个念头受上面的感染,但不是一个,它是它,它是它。 混搅在一起,那就是我们讲共同的意识、共同的相分,什么时候能看见? 我们看电视能看见。 你没有细心,因为现在电视是数码,它的速度快了,快太多了,比起从前那个电影,那是我们最容易看见的,因为什么? 它一秒钟只二十四次生灭。 一秒钟二十四个幻相纠缠在一起,我们看出它的行为、它的动态,看出来了,一秒钟可以看出来了。 统统是纠缠在一起,单独一个,科学家告诉我们毫无意义。 因为什么? 才冒出来立刻就没有了。 物质现象是真搞清楚了,精神现象,我们看他的报告也很有味道。 他说这个念头突然蹦出来,立刻就消失掉了,没有原因。 科学家这个说法,佛在《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不就这个意思吗? 突然蹦出来,立刻就没有了。 但是它这个里头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有感受。 所有物质现象全都是,统统是活的,找死的东西一个找不到,遍法界虚空界一个找不到。 连石头都是活的,都有灵性,何况花草树木! 这是什么? 这是自性。 自性,我们有时候给它加一个字,叫灵性。 这个灵性就说明这个物质,物质也是自性变的,灵是说它见闻觉知。 在自性不现的时候,它里头有见闻觉知,现相的时候,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 最麻烦的就是识,识很讨厌,识是什么? 记忆,经过的事情你记得。 第六意识记不得,第七识也记不得,阿赖耶,阿赖耶在资料库,所有一切东西都到那里归档。 它是个资料库,所以它叫藏识,藏是含藏的意思,这个东西麻烦。 第六分别,第七染污,但是总的记忆在阿赖耶。 现在要用功,最重要的就是把阿赖耶里头的记忆清除掉,这就是真的功夫了。 美国夏威夷这位修.蓝博士来到我这里亲自告诉我,要把负面的、不善的记忆统统清除掉。 话说得容易,实际上做,谈何容易! 怎么能清除掉? 记在那了,一辈子不会忘记,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怎么能清除掉? 不善的要清除掉,善的也要清除掉,为什么? 你的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你不能把这个东西带回到清净心,你不清除掉不能转识成智。 所以我在早年跟李炳老学经教的时候,老师曾经教过我,因为我妄想杂念很多,念佛、学教都有障碍,清净心不能现前。 老师教我们,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是把它交换,换心。 把阿赖耶里面所有东西清除掉,把阿弥陀佛请进来,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这是个好方法。 为什么? 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性的德号,就是真如自性。 名号,到功夫用到极处的时候容易放下。 如果你观想,观想念佛,我观像、观想,观成功之后,那个拿掉困难;名字拿掉容易,没有那么困难。 因为名字,大家晓得名字是我们起的,我喜欢起个什么名就起什么名,喜欢换一个就换一个。 像可没那么简单。 所以他说四种念佛还是这个最高,最高明,比观想高明、比观像高明。 持名就等於是实相,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 虽然它排在第四,实际上它最高,它跟实相平等。 用这个方法清除所有善、不善的记忆,为什么? 全是假的。 所以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 你真正肯定了整个宇宙幻相,不是真的,你才能放下,才不计较了。 别人毁谤我,他毁谤别人,我听到怎么没有感觉? 为什么毁谤我,我就有感受? 是毁谤我,我接受了;毁谤别人,我没接受。 这是假的,我也是个假的,你要知道全是假的,那不就一笑了之了? 不要接受,何必放在心上? 所以,真正做学问,世出世间圣人都这样教给我们,别人的过失不要放在心上,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我们就吃亏了。 你看我们的良心,一般讲良心,良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这人有智慧吗? 没智慧! 不但别人的过失、罪孽不放在心上,根本就没这回事情,万法皆空,一尘不染。 别人所做一些善的也不放在心上,善恶二边都没有,清净心就现前。 一定要晓得,善心、善的念头,三善道的果报,恶的念头,三恶道的果报,它会感召果报。 三善道跟三恶道是平等的,为什么? 把东西清理、消掉。 三善道是消福报的,你自性里头本来没有福报,那个不是好东西,清净心里头一尘不染。 一个是消福报的,三恶道是消恶报的,那是消福报、善报,这是消恶报佛经上给我们讲宇宙怎么来的,宇宙就是阿赖耶变现的。 阿赖耶是什么? 今天科学家发现,跟科学家讲的一样,宇宙之间就三个东西,他讲的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不过他讲的名词不一样。 科学家讲宇宙之间三个东西,第一个是能量,第二个是信息,第三个是物质。 这三桩事情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能量;第二个转相,转相就是信息;第三个境界相就是物质,完全一样。 科学家认识了,精密的仪器观察到,他还是分别执著,所以他还是凡夫。 在佛法里面见到这个现象,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大乘经教里佛常说谁? 八地以上。 八地菩萨见到,了不起,不用仪器,八地菩萨在定功里面看到,甚深禅定境界里头看到阿赖耶,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 宇宙的奥秘,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菩萨五十二个阶级,最高的五个位次统统见到。 七地以下没见到,像我们一样,听说。 我们对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这在佛法里面叫解悟,我们明白、懂得了,但是没有入境界,没有入境界我们解了不得受用。 如果是证悟就得受用,受用是什么? 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他得这个受用。 什么都明了,什么都通达,知道自己过去未来,也知道一切众生过去未来,他得到受用。 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六集)2011/12/23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096我们五伦里头的,第一伦父子有亲,亲是亲爱,这个亲爱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不是阿赖耶里头的。 阿赖耶里头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这是感应,父子在一起,从自性里面流出这个爱心。 「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为什么佛菩萨有这个能力,我们没有? 我们没有把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那种自性里头真爱没发挥出来。 而且怎么? 不但没有爱心,有分别心、有执著心,就全变了,完全不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 中国人讲伦理,没有佛法讲得这么圆满,伦理是讲关系,大乘佛法讲绝了,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什么关系? 一体,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 贤首国师说得好,从一体起二用,二用依报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正报就是自己,从一体生的。 接著给我们讲依正的起用,讲的真的是总纲领、总原则,它起三种作用。 第一种是周遍法界,正报起心动念就周遍法界,依报也周遍法界。 依报是一切物质环境,全是阿赖耶业相所变的,业相就是今天科学讲的能量,波动的现象,这个波才动也周遍法界。 所以我常说,我们的念头、我们身体状况,佛菩萨都清楚,完全了解,为什么? 它周遍法界。 所以整个宇宙就像布莱登所说的,他写了一本书叫《无量之网》。 真的我们肉眼看不见、摸不著的一个网,这个网非常的密,网里头任何的一点才动,整个网都知道,全知道。 第三个作用好,含容空有,这就是大乘法里头常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本来就是这么大,现在还是这么大,并没有减少。 任何正报或是起心动念,依报,我们身体的肉体、汗毛,它都是波动现象,全都周遍法界。 所以心量本来就是这么大,物质的量也是这么大,精神的量还是这么大,现在变得很小。 这小是什么? 迷了。 学过唯识的同学都知道,我们的肉体是什么? 阿赖耶的相分,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阿赖耶的见分。 阿赖耶的见分、相分多大? 没有边际。 我们在没有边际相分里头,执著这么一个身体,这一点点以为是自己,不知道所有相分都是自己,不知道所有的意念都是自己。 迷了,阿赖耶的三细相它就在面前,我们见不到它,我们接触不到它。 我们迷在一个,像开汽车,就迷在这个车的里面,跟车外面的接触不是直接接触,间接的接触。 什么时候能有真正直接接触? 那佛在大乘教上说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是真正接触到阿赖耶的三细相,整个宇宙就是阿赖耶的三种现象。 我们今天眼见间接的,眼像个什么? 像个照相机一样,外面境界相照到这里面去,里头有个屏幕,那叫眼识的相分。 眼识的相分,第六意识的见分缘眼识的相分,在第六意识变出一个相分,跟它一样的,传过去了,第六意识分别就分别它这个相分,它都没办法分别到眼识的相分,眼识的相分传给它,它这么看到的。 第七识执著,执著,第七识也缘不到第六识的相分,是第六识的相分传给第七识,第七识也有个相分。 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有四分,各缘自己的相分,距离外面境界很远,不是直接见到的,间接。 就像现在传播一样,我这画面传播给那个电台,那个电台再传播那个电台,转播过去的,是这么看到的。 像我们今天看电视一样,不是现场,现场看不到,现场就在面前,就是看不到。 这个很有味道,这是大乘佛法的心理学,法相唯识是心理学,非常有趣。 这个东西学了之后,在大学里头心理学的课程就不要听,枯燥无味。 告诉我们,这是事实真相,并没有缘到。 真正缘到是八地菩萨,叫大彻大悟,他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完全没有了,他所缘的是阿赖耶的现量境界。 凡夫、二乘、权教菩萨都缘不到现量。 你就想到这众生多可怜,玩的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没有到现场,与现场距离非常遥远。 无论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统统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那个量就跟虚空法界一样大。 含空容有,含空就是心包太虚,容有就量周沙界,本来是这个样子,我们应该把心量拓开。 这是我们心心想回归自性,从哪里做起? 从这做起,把心量拓开,不要再分你我他。 还有这种观念,这是你最大的障碍,障碍你见性、障碍你开悟。 净土大经科注(第一四六集)2012/1/18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146法界里面因果是真的,我们在一起学习大乘经教,这个问题讲得很多,也讲得很透彻。 因果从什么时候起? 佛告诉我们,宇宙的源起,这源起只有大乘经上讲得清楚,我们看到许多的学术信息,都比不上大乘经教。 大乘经教,可以用唐朝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来做例子,这篇用现在的话来说,论文。 贤首国师这篇论文文字不长,义理非常的深广,总共有六段,前面三段就是讲宇宙、万法、生命跟我从哪里来的。 宇宙、万法、生命是属於依报,我是正报,经教里面讲依正,我们一定要知道,正是讲自己,自己之外的全叫依报。 依报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地狱众生,这是我们人事上的依报,就是说我们的人事环境,都是我的依报,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虚空法界也是我的依报,依报跟正报同时起来的。 怎么起来的? 大乘经上佛常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个一念不觉没有因,什么原因一念不觉? 没有因,佛称这个叫无始无明,这就是一念失照。 大乘教上常讲「照见」,照见是智慧;失照,照失掉,失掉就是迷了,这一迷,妄心就出现。 从真心里面出现了个妄心,这妄心真的就是造物主,就是阿赖耶出现,阿赖耶里面有三细相。 这个可以说是自然现象,也能讲因果现象。 所以第一个,这一念不觉没有因,没有前因,虚妄的,根是虚妄。 阿赖耶出现之后,宇宙就出现了,宇宙是阿赖耶的现相,阿赖耶有三细相,这佛经上说的,这三细相都是属於自然现相,没有人为意识在里头,叫无为法,它不是有为法。 一变成阿赖耶就叫有为法,第一个是无为法,第二念就是有为法。 第一念是因,第二念是果;第二念是因,第三念是果。 弥勒菩萨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第一念没有因,第二念,第一念是它的因,你看因果从这里开始。 因果还在宇宙发生之先,这怎么没有因果? 所以大乘教里面用六个字总括一切法,这六个字就是性相、理事、因果,性在哲学里面讲是本体,相是现象,现象是从体里头变现出来的。 阿赖耶的业相,今天科学家所讲的能量,能量从哪里来的不知道。 佛知道,能量是从自性里面来的,自性虽然什么都不是,但是它有能量、它有智慧、它有德能。 就像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智慧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 能是德能,万德万能,这万不是数字,是赞叹,无量的德能,不止万德万能。 有无量的相好,我们看天上的相好,佛国的相好,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相好,统统都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一六集)2011/5/17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9-0416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整个宇宙不外乎这三种现象变现的。 现代的量子力学家,这尖端科学,他们已经给我们做了证明,物质是假的。 物质从哪里来的? 物质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人家把这个证据拿来给我们看。 念头从哪里来的? 再追究这个问题,我们看到科学家的报告,他说念头是无中生有,没有理由,忽然蹦出来的,立刻就没有了,就消除掉了。 这个报告跟《楞严经》上的两句话是一样的,你看佛在三千年前说的,佛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跟科学家这个发现完全相同。 他们是最近三十年才发现的,佛法在三千年前就讲清楚了。 他说没有理由,不是没有理由,他没有发现理由,佛经上有理由。 所以佛经比他讲得清楚,他现在还差一点。 这个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搞清楚了,这没有问题了,清楚了。 第二个就是念头,念头是阿赖耶的转相,也就是弥勒菩萨讲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就是突然出现,立刻就没有了。 这个出现到没有,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们怎么能知道? 一秒钟,它突然出现、突然就消失,就这样的活动,是一千六百兆次。 科学家只说突然,立刻就不见了,一秒钟多少次他没有说出来。 我们最近也看到一个报告,好像他们看到,好像是一秒钟一千兆次,有这么个报告,一秒钟一千兆。 但是弥勒菩萨讲的,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 科学家发现,计算可能达到是一千兆。 怎么来的? 一念不觉。 这个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个一念,一秒钟已经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这么多,这里头的一念。 一念不觉,自性里头变现一个幻相,产生一个幻相,这个幻相叫阿赖耶,妄心。 佛讲阿赖耶的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第二个转相,第三个境界相。 这都被科学家发现了,名词不一样,科学家称为能量,就是阿赖耶的业相,能量;阿赖耶的转相,他们讲的信息,就是念头;从念头变现出物质,就是境界相。 所以,整个宇宙是一体,这才真正叫真相大白。 科学发展到今天,把阿赖耶的三细相找出来了,这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我们没想到。 但是这些报告对我们学佛、学经教的人帮助太大了。 佛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找不到证明,只听佛说,到底怎么回事情不晓得,今天科学家用方法把它证明了。 佛经是科学,佛是大科学家,经典是科学报告,是科学里头的论文,你没有办法不相信,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 所以真相大白之后,晓得一切法本来不生,现在亦不灭。 人有没有生死? 没有生死,真的没有生死。 物质不生不灭,精神不生不灭,哪来的生死? 这个事情只有佛菩萨、阿罗汉能看到,看到事实真相。 人身体死了,身体败坏了,身体的物质现象统统存在。 就好像这房子是个身体,房子把它拆下来,堆在一堆,砖头瓦块都在,一点损害都没有,还是那么多,只是排列不一样。 我们身体败坏之后,就变成一堆泥,那还在,物质现象还在,并没有消灭。 物质不灭,精神亦不灭,哪有生死? 只是排列的方法不一样,在一般讲,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你就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形式,其实一桩事情。 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六三集)2012/3/3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263你就见性了,这个境界里面所有空间维次都不存在了。 於是我们猜想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 应该是从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来的。 因为定心,禅定的心,它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它都通,什么障碍都没有,所以空间维次应该是这么来的。 自性清净心里头应该没有空间维次,所以它六根的作用,那个境界都是遍法界虚空界。 确实今天科学家,好像宇宙是个网,他用这个比喻,任何一点的信息都通达全宇宙。 这个点是什么? 这个点今天就是我们讲的,量子力学家发现的这个原点,微中子;佛法讲的极微之微,每一个极微之微里面都有整个宇宙圆满的信息在里头。 我们今天看到科学家发明晶片,你们现在用电话、手机,这些电器,照相机,你看晶片指甲那么大,里面储藏多少东西,不稀奇! 极微之微里头,这肉眼无法看见的,那里头含藏什么? 全宇宙的信息。 这个秘密也被现在科学家发现了,科学家称为全息。 全息就是说宇宙之间任何一点,精神或者物质,它里头都是全宇宙,丝毫没有欠缺。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小东西,这不足为奇。 那你要是看到佛经上所讲的,高等科学,我们现在的科学跟佛法比,望尘莫及。 极微之微被他发现了,这我们意想不到。 极微之微在我们过去是非常模糊的概念,只能说不可思议,无法想像。 居然这桩事情被科学家发现了,我们很佩服,对我们学佛,我们这种中下根性的人来说,大有帮助,让我们破疑生信,肯定诸佛菩萨三千年前他们所说的句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这是什么? 这是说我们肉眼,我们的五根,再第六意识,意根,六根缘外面的境界,极限。 对外可以缘到虚空法界,对内可以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这就是它的局限,缘不到自性。 为什么? 自性是真心,这是妄心,六识是妄心,末那识也是妄心,阿赖耶还是妄心。 妄只能够缘到妄的境界,见分只能缘到相分,缘不到自性。 谁知道自性? 佛说了,「唯证方知」,你证得了,你就知道。 怎么证? 放下就是。 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二集)2012/4/9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282整个宇宙是一体,一体不能分割,分割到最小它还是一体。 这个奇妙的事实真相也被近代科学家发现了,近代科学家称这个现象叫全息。 我们看过网路上的这个信息,说明这个现象,它用照片做例子。 这个照片是普通相机,但是它是用两道激光,不是我们一般的灯光,两道激光照的这个人像。 这个照片冲洗出来之后看不到人像,看到是一条一条格子,但是用一支激光去照它,你就看到人像,清清楚楚。 把这张照片,把它撕成两张,在激光里面去看,撕成两张,每张都是完整的照片。 把它撕成四张,每张还是完整的。 撕成一百张、撕成碎片,在激光之下依旧是完整的,叫全息。 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遍法界虚空界确确实实在一微尘里头,全息。 一粒微尘多大? 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微中子,微中子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这里头有遍法界虚空界圆满的信息,它统在里头,这叫全息。 科学家晓得这个道理,但是看不到。 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九四集)2012/4/15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294妄心动了,动了它就现相。 怎么现相的? 现相必有因缘,因,是真正的因,这是讲宇宙的源起,真正的因就是真心,离了真心没有一法可得。 因为动了,动了就产生幻相,这个动是缘,产生的幻相这是果,就有事物发生了。 这个事物依照贤首国师,清凉的老师,《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的,从一体起二用,就生起两种作用。 两种作用,一个是宇宙,宇宙是依报,宇宙现前;第二个作用,我出现了。 所以我跟宇宙是同时出现。 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宗教有个造物主,这宇宙是神造的,人也是神造的,佛法里头不是这个说法,佛法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它是这个说法的。 那个念是谁的念? 自己的念。 所以在佛教讲宇宙是自己创造的,身也是自己造的,因为妄念造了这个,这个身是假的,假身,外头环境也是假境,经上常用「梦幻泡影」做比喻。 因为你不觉,就作梦,梦境现前,整个梦境是你自己妄心变现的境界,除了心之外什么也没有。 全体是心,我们用梦境来做比喻就很容易懂,梦境全体是妄心在起作用,绝不是真正有的这个事情。 我们现实的环境是妄心,所以我们作梦,梦中之梦。 这个念一动,第一个梦境是什么? 是实报庄严土,这是第一个梦境,心动了。 虽动了,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只是动而已,没有妄想。 如果有了妄想、有了分别,就变成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这是你有动、有分别。 如果从分别再产生执著,那四圣法界又变了,变成六道轮回,这是最严重,迷得最深的。 於是我们就明了,这佛经上所讲的,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完全知道它是假的,没有执著的必要,执著全是一种错误,错误概念造成。 不执著,你就梦醒了,从六道醒过来,六道轮回不见了,就没有了。 这个时候境界出现了,你醒过来,醒过来是什么境界? 四圣法界,阿罗汉的境界。 你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净土,那个地方没有染污。 六道为什么有染污? 六道有情执、有贪瞋痴慢,有这个东西就有染污。 没有贪瞋痴慢就没有这个染污,阿罗汉的法界没有这个染污,所以那个国土显得特别清净,人都很慈悲。 虽然阿罗汉不主动帮助众生,但是阿罗汉绝不害人,所以那个社会是祥和的,那个社会是安定的。 阿罗汉再把执著的习气断了,阿罗汉有习气,见思烦恼真的断了,见思烦恼的习气在。 譬如说贪的习气、瞋恚的习气他有,他确实没有心,但是那习惯了,那个样子老是在表情上还有,这就是习气。 他在那里用功把习气断了,习气断了他就升等,就升作辟支佛。 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习气也断了,所以他的境界比阿罗汉更清净、更殊胜。 辟支佛他有尘沙烦恼,他有无明烦恼,必须把尘沙烦恼断了。 尘沙是什么? 分别,他没有执著,他有分别。 他把分别断了,於一切法知道是一体,不再分别,没有你跟我这些分别,佛跟众生的分别都没有了。 这个心什么? 到平等了,这是辟支佛。 但是他有分别的习气,这个断掉了,断掉之后他就升级,他就是菩萨。 所以菩萨有分别的习气,就是尘沙烦恼的习气。 菩萨必须把尘沙烦恼习气断掉,他又升级,他就成佛了,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真佛。 天台大师说这个佛叫「相似即佛」,他非常像佛。 为什么不是真佛? 因为佛要用真心,他还是用阿赖耶,他没有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所以他叫相似即佛。 也就是说,用妄心用得很正,完全依照佛的经教他去奉行,他都做到了,所以很像佛。 佛要断无明,无明就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他那个地方修行的功夫,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懂得修行的纲领,你修些什么? 佛说的那些方法,那个东西不能执著,你要懂得他真正讲的是什么。 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个东西只要统统放下,立刻就成佛。 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听《金刚经》,听到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那是什么? 那成佛了。 为什么能成佛? 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全放下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这就成佛了。 成佛在一念之间,这叫顿舍。 你看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舍掉,叫顿舍,一时就是一念当中就舍掉了。 顿悟、顿证,悟是觉悟了,他说出那些话来是觉悟的话,他证果了,这个在《华严经》大乘教里是法身菩萨。 法身菩萨,天台大师称他为「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他用真心。 为什么说他菩萨? 说菩萨也行,他没有圆满。 为什么? 妄想放下了,妄想习气没放下,妄想的习气没有法子放下。 分别跟执著的习气有办法放下,妄想没办法放下,因为你想个方法去要断这个习气,那又是个妄想,妄想不能断妄想。 怎么办? 只有随它去吧! 让这时间长了,慢慢自然没有了。 所以,妄想习气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从哪里来的? 就是有多有少。 早到极乐世界去的,妄想习气就少,现在才去的,带的就多,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这些菩萨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就是带著无始无明习气多少,愈往上面去愈少,愈在底下就愈多,这是没有方法断的。 但是它只是障碍你进入常寂光净土,你在那个地方知道有常寂光,你不能够证得,道理就在此地。 必须无始无明习气断尽,实报庄严土没有了,所以实报庄严土也是虚妄的。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例外。 实报土不见了,他到哪里去了? 他回归常寂光。 回归常寂光是什么样子? 跟自性融成一体,自性没有相,自性遍一切处,自性遍一切时,他的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 他的身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什么科学仪器、工具都探测不到他。 什么人能见到他? 跟他同样的境界,把妄想分别执著连习气断干净了,就证入,就都知道了。 这个境界里头好比什么? 好比我们灯光,房间里十几盏灯光,每个光都是满空间,而且光光都是重叠在里头的。 虽然重叠的还是各是各的,因为你熄掉一盏,你看那一盏就没有了。 所以这个世界叫光明世界,常寂光土,叫大光明藏。 光就是佛的身,就是佛的土,实际上身土那是假名,你找不到痕迹,痕迹找不到。 但是他能现,众生有感他就有现。 大乘教里面讲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是等觉菩萨,实际上他们早就成佛了,示现在人间。 众生跟他有缘,现在有苦有难,无论是有意无意,我们的信息发出去,他都知道。 他知道,他一定来帮助,来帮助就得现身,现身说法帮助你,他都没有起心动念,这个不可思议,非常神奇! 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江本的水实验,能够在这里头得到一点信息。 你看水是矿物,装在瓶子里头,它什么文字都懂,我们没有学过外国文字不懂,它全懂。 无论写哪一国的文字它都认识,无论你讲哪一国的言语它都听得懂,比我们高明,我们起心动念它知道。 这是矿物,水是一个物质现象。 就像前面我们说的,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念念有形,形皆有识」,弥勒菩萨讲清楚了,三千年前讲的。 所有一切物质现象,不管是液体、是固体,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像我们拔根汗毛,毛端,它是物质。 一粒尘沙,把尘沙磨细,磨成粉,每一粒粉统统有受想行识,它有感受,想就是分别。 行是什么? 它不会断,这个相灭掉了,底下一个念头生了。 这个念头受上面的感染,但不是一个,它是它,它是它。 混搅在一起,那就是我们讲共同的意识、共同的相分,什么时候能看见? 我们看电视能看见。 你没有细心,因为现在电视是数码,它的速度快了,快太多了,比起从前那个电影,那是我们最容易看见的,因为什么? 它一秒钟只二十四次生灭。 一秒钟二十四个幻相纠缠在一起,我们看出它的行为、它的动态,看出来了,一秒钟可以看出来了。 统统是纠缠在一起,单独一个,科学家告诉我们毫无意义。 因为什么? 才冒出来立刻就没有了。 物质现象是真搞清楚了,精神现象,我们看他的报告也很有味道。 他说这个念头突然蹦出来,立刻就消失掉了,没有原因。 科学家这个说法,佛在《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不就这个意思吗? 突然蹦出来,立刻就没有了。 但是它这个里头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有感受。 所有物质现象全都是,统统是活的,找死的东西一个找不到,遍法界虚空界一个找不到。 连石头都是活的,都有灵性,何况花草树木! 这是什么? 这是自性。 自性,我们有时候给它加一个字,叫灵性。 这个灵性就说明这个物质,物质也是自性变的,灵是说它见闻觉知。 在自性不现的时候,它里头有见闻觉知,现相的时候,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 最麻烦的就是识,识很讨厌,识是什么? 记忆,经过的事情你记得。 第六意识记不得,第七识也记不得,阿赖耶,阿赖耶在资料库,所有一切东西都到那里归档。 它是个资料库,所以它叫藏识,藏是含藏的意思,这个东西麻烦。 第六分别,第七染污,但是总的记忆在阿赖耶。 现在要用功,最重要的就是把阿赖耶里头的记忆清除掉,这就是真的功夫了。 美国夏威夷这位修.蓝博士来到我这里亲自告诉我,要把负面的、不善的记忆统统清除掉。 话说得容易,实际上做,谈何容易! 怎么能清除掉? 记在那了,一辈子不会忘记,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怎么能清除掉? 不善的要清除掉,善的也要清除掉,为什么? 你的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你不能把这个东西带回到清净心,你不清除掉不能转识成智。 所以我在早年跟李炳老学经教的时候,老师曾经教过我,因为我妄想杂念很多,念佛、学教都有障碍,清净心不能现前。 老师教我们,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是把它交换,换心。 把阿赖耶里面所有东西清除掉,把阿弥陀佛请进来,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这是个好方法。 为什么? 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性的德号,就是真如自性。 名号,到功夫用到极处的时候容易放下。 如果你观想,观想念佛,我观像、观想,观成功之后,那个拿掉困难;名字拿掉容易,没有那么困难。 因为名字,大家晓得名字是我们起的,我喜欢起个什么名就起什么名,喜欢换一个就换一个。 像可没那么简单。 所以他说四种念佛还是这个最高,最高明,比观想高明、比观像高明。 持名就等於是实相,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 虽然它排在第四,实际上它最高,它跟实相平等。 用这个方法清除所有善、不善的记忆,为什么? 全是假的。 所以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 你真正肯定了整个宇宙幻相,不是真的,你才能放下,才不计较了。 别人毁谤我,他毁谤别人,我听到怎么没有感觉? 为什么毁谤我,我就有感受? 是毁谤我,我接受了;毁谤别人,我没接受。 这是假的,我也是个假的,你要知道全是假的,那不就一笑了之了? 不要接受,何必放在心上? 所以,真正做学问,世出世间圣人都这样教给我们,别人的过失不要放在心上,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我们就吃亏了。 你看我们的良心,一般讲良心,良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这人有智慧吗? 没智慧! 不但别人的过失、罪孽不放在心上,根本就没这回事情,万法皆空,一尘不染。 别人所做一些善的也不放在心上,善恶二边都没有,清净心就现前。 一定要晓得,善心、善的念头,三善道的果报,恶的念头,三恶道的果报,它会感召果报。 三善道跟三恶道是平等的,为什么? 把东西清理、消掉。 三善道是消福报的,你自性里头本来没有福报,那个不是好东西,清净心里头一尘不染。 一个是消福报的,三恶道是消恶报的,那是消福报、善报,这是消恶报,都是消业,所以它是平等的。 三善道、三恶道从哪来的? 都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你没有这个业力,根本就没有。 所以,除了念头之外,没有一法可得,一切法都是从念头生的。 这个里头很微细,理非常的深广。 怎样才参得透? 从定中才参得透,定开智慧,你就看透了。 看透之后什么? 什么都不接受,就跟常寂光里面的佛,他不接受。 实在讲,实报庄严土的法身菩萨他不接受了,他明心见性,他只是消他的妄想的习气。 他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讲积善、积德、修善他天天干,决定没有积善、修善积德的念头,他没有。 他做了,作而无作,无作而作。 众生有感,他一定帮忙,帮完之后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永远不染污。 那叫真的成就,那叫真的自在。 为什么跟众生感应道交? 因为是一体。 所以大乘的慈悲,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我左手这里不舒服了,右手去帮帮它的忙,左手要不要感激它? 不需要,为什么? 一体。 菩萨,法身菩萨明白了,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 他跟什么人帮忙的时候,就跟左手给右手帮忙一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无缘,没有条件,应该做的,所以从来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 就像水实验,我们是有心对它的,我们用爱心对它,我喜欢你、我爱你,它的结晶就非常美,就现出来;我们说讨厌你、我恨你,它变的图案就非常丑陋,很难看。 这是什么? 它的回应,自然的回应,绝对里头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它没有。 佛经上用的名词叫法尔如是,这是佛学名词,一般人讲自然,法尔比自然还要自然,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种反应。 我们在山谷长啸一声,回音马上就来了,自然的,这法尔如是。 所以诸法身菩萨跟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这种大慈大悲是自然。 为什么我们要感恩? 感恩是性德,我们迷失了自性,我们用这些方法恢复自性,把自性找回来,人不能忘恩负义。 所以迷,有迷的时候一些规矩,你能够照做,能够维持迷的境界里头的秩序,不至於把这个境界搞坏、搞乱。 所以十法界,任何一界里头的细分,连树木花草,中国古人《易经》上说的一句话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到原始森林,你看这一片森林,那个树就一种,它一大片,好像它是个大家族,中国从前大家庭一样。 这一片全是一种树,它没有杂树在里头。 这是什么? 大自然的规则,大自然的秩序,它一点都不乱。 人在投胎,所有动物都是一样,投胎的时候是个单细胞,你看十个月生下来变一个人,五脏六腑,人身体构造多复杂,他一样都不缺。 他也不能增加一点,也不能少一个,你增加一个,那是病态,你把它切掉一个,那也是病态,他不健康,他不是完美的。 这是性德,不是人在设计,也没有人施工在造,整个大自然是自性变现的。 所以自性功德不可思议。 发布时间:2014-10-27 16:07:5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5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