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涛法师《放生手册》 内容: 序所有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我们也要爱护一切生命,爱心是世界宗教。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导我们,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代表一切宇宙,也代表一切法。 中华护生协会诚挚邀您一起加入放生、护生的爱心行列。 佛陀教育中心负责人中华护生协会理事长海涛放生功德1、‘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 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弥勒菩萨2、‘众生即佛,杀众生即杀佛,救众生即救佛。 ’3、‘末法,放生第一。 ’4、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 —《梵网经》5、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还债。 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觉悟。 放生就是实践。 放生就是积极。 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 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就是消灾。 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亲。 放生就是延寿。 放生就是福善。 放生能助生西。 6、‘放生即救自己父母、子女。 ’7、弘一大师:‘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 二、欲愈病否? 三、欲免难否? 四、欲得子否? 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8、放生—守住当下的第一念—慈悲。 9、‘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10、‘放生即慈悲、成就诸佛心愿、放生得成佛。 ’11、‘放生是救命的行为,是慈悲心最具体的展现。 ’12、‘放生是大赦行动。 ’13、‘放诸生命...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道众难。 ’—《药师经》14、‘却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于放生。 ’—蕅益大师15、放生即是观音之大慈大悲,放生即普贤之大行大愿。 16、放生中之大放生—念佛。 17、放生诸功德:一、长寿。 二、慈悲心自然生起。 三、善神为友。 四、所有动物体认为亲而欢喜。 五、无量功德。 六、众人恭敬。 七、无病无危害。 八、快乐永幸福。 九、生生世世敬信佛陀所行。 十、不离三宝。 十一、终获无上菩提之果。 十二、师父善知识长久住世,为师囊灾祈福。 十三、往生净土。 —《地藏十轮经》18、放生时,物命一起皈依、一起忏悔、一起念佛、激发菩提种子、慈悲心。 19、放生时应念之佛号—南无宝髻有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释迦如来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美哞放生功德最为第一1、‘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白居易2、心在道上,一切行为即无过失。 3、‘一念慈悲,即是福田根苗。 一念容忍,即是无量福田。 ’4、放生播下慈悲种,心中常开智慧花。 5、放生为消宿业第一快速法。 6、因果通三世,一切业因果报并非都是这一世的因与果;是累世累劫的因因果果所遇缘而产生的。 7、戒杀延生录曰:‘果思邀福,务广其善,善何以广,莫如放生。 ’8、‘戒杀不结众恶缘,再能放生惜物命,回此功德向法界,必登西方九品莲。 ’9、‘下功断缘戒杀,中功断缘兼素,上功断缘放生。 ’10、放生乃‘一念一观音,一放一普贤’之殊胜行门。 11、‘救物命如敬己命。 ’12、慈悲的行者—有慈无别,有爱无类。 13、‘楚不捕蛙而蛙反少,蜀不食蟹而蟹自稀。 ’14、但发大慈悲心随缘放生。 15、阻碍批评放生就是妨害人家救命,种了恶因,必得恶果。 16、今朝放生,物类皆知感恩图报! 今朝放生,等于救一未来佛! 今朝放生,等于救自己的亲人! 今朝放生,正可解冤释仇,不再冤冤相报! 17、莲池大师在戒杀放生文中语:‘梵网以放生为常住法。 常住者为金刚身,无量寿也。 ’18、别让知识学问框住了慈悲心。 当我们真正放生时,所有一切的知识学问都应舍掉,都应放下,只留那一念我们对待众生清清净净的慈悲,这才是放生真正的意义。 19、将心比心—‘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我们但发慈悲救命之心拯救眼前受苦受难饱受生命煎熬的众生。 20、大胆放心地去放生吧! 放生自有放生的因果报应! 毁谤放生自有毁谤放生的因果报应! 21、一个人放生,可以免除一个人身家的疾病灾难;众多人放生,可以挽救世界的浩劫,改变世界的命运。 放生法语1、弘一大师:‘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 ’2、金山活佛:‘最好的消业方法,莫过于放生,世界上最大的恶业莫过于杀生害命,反过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善业是莫过于戒杀放生,所以放生是最大的功德。 你能依我的话,赶快量力买生物放生,就能增福延寿的。 ’3、寒山问拾得:‘放生可成佛否? ’答曰:‘诸佛无心,惟以爱物为心。 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诸佛心愿矣。 故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观世音也。 日日放生则慈悲日日增长,久久不息则念念流入观世音大慈悲海矣。 我心即是佛心,焉得不成佛乎! 故知放生因缘,非小善之所能比。 凡我同愿,宜广行劝勉,善令群生同归悲化。 ’4、梁武帝问志公禅师:‘放生功德如何? ’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 经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缘,遂使升沉各别,以渠生死轮回互为六亲眷属,改头换面不复相识。 若能发喜舍心,起慈悲念;赎命放生者,现世保病延生,未来当证菩提。 ’5、蕅益大师:‘欲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于放生;放生一法,唯扩与久,一杯水不救车薪火,唯设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车火未有不灭者,今杀运纷纷,并同分恶业招感,非慈悲三昧水,孰能熄之。 ’6、忏云和尚:‘丙申春云卧病冈山,经久不愈。 医药治疗,营养滋补,静摄调护,悉皆罔效,身心苦闷,不知所措,嗣承净业道侣慈悲劝谕,谓若提倡放生,与众行之当得早占勿药云云,云遂依劝言,先自放生,并向诸方提倡,经时不久,顽强痼疾霍然痊愈。 ’7、《大乘起信论》云:‘初学菩萨,虽修行信心,以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故,或谓魔邪所恼,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种种病缘之逼迫。 为难非一,令其行人,废修善品,宜勇猛精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歼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发大愿,恶业消除,善根增长。 ’8、‘人之有病,皆由因果。 所谓心包果海,果彻因源。 累劫杀业,致病魔恼身,放生偿债,功德殊大。 ’9、放生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以放生为职志,组地方放生团。 10、莲池大师:‘普劝世人随所见生命发慈悲心,是捐舍世财,作斯方便。 ’11、佛陀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以法为乐—生命的喜宴。 戒杀放生1、‘诸余罪中,杀业最重。 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大智度论》2、‘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 ’—《普贤行愿品》3、‘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横罹其殃。 舍此身已,当堕地狱。 ’—《优婆塞戒经》4、‘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憨山大师放生偈5、‘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慈受禅师戒杀放生偈6、‘施皆有报,事匪无征,载在简编,昭乎耳目。 普愿随所见物,发慈悲心,捐不坚财,行方便事,或恩周多命,则大积阴功,若惠及一虫,亦何非善? ...傥更助称佛号,加讽经文,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离恶道,则存心愈大,植德弥深,道业资之速成,莲台上其胜品矣。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7、‘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 但以宿恶业力,障蔽妙明,不能显现,沦为异类。 ’‘良以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 从其始来辗转相生,辗转相杀。 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 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 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 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 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 ’‘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址。 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须听屠门夜半声,又云,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 是知戒杀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济世良谟也。 ’‘我皇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 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 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 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 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 ’‘要晓得救畜生的性命,实是真正彻底救人。 ’‘是知护生,原属护自。 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冤冤相报杀。 ’—印光大师戒杀放生文放生、吃素1、‘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 企其体贴放生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 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 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 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 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 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继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 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 ’—印光大师2、‘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梵网经》3、‘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 ’—《楞伽经》4、‘杀彼身命,或食其肉。 经微尘劫,相食相诛。 犹如轮转,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楞严经》5、‘孕妇食兔,子则缺唇。 食雀,子则雀目。 食蟹,子多横生。 食鳖,子则项短头缩。 食鳗鱼鳅鳝,子多难产。 食田鸡,子多喑哑。 ’—《万善先资》6、‘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 ’—《梵网经》7、‘啖肉者多病,当行大慈心,奉行不杀戒。 ’—《佛说十善戒经》8、世尊说偈曰:‘曾悉为亲属,鄙秽不净杂,不净所生长,闻气悉恐怖。 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 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床,以彼诸细虫,于中极恐怖。 ’‘饮食生放逸,放逸生诸觉,从觉生贪欲,是故不应食。 ’‘如被贪欲过障碍圣解脱,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 ’‘若食诸血肉,众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 食肉无慈慧,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 得生梵志种,及诸修行处,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 ’—《楞伽经》9、‘四种清净明诲’阿难问佛:‘欲摄其心,入三摩地。 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佛言:‘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次断杀生食肉,三断偷盗,四断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 报终必况,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相吞,相食未己。 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楞严经》10、放生十大功德—一、无刀兵劫。 二、集诸吉祥。 三、长寿健康。 四、多子宜男。 五、诸佛欢喜。 六、物类感恩。 七、无诸灾难。 八、得生天上。 九、诸恶消灭。 四季安宁。 尤其于危险时代。 十、生生不息。 善心相感,正似子孙代代相传,永远福寿。 爱心的放生1、救生—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大悲心救护遭受毒打、捆绑、拘禁,即将被杀戮之一切众生,得手指和脚指纤长可爱之相。 ’2、护生—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大勇猛心,饶益一切有情活命顺缘,得足跟宽广相’。 3、放生—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远离杀生之一切过失,得身体洪直相’。 4、《普贤行顾品》云:‘众生至爱者生命,诸佛至爱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功愿’。 5、《优婆塞经》云:‘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横罹其殃,舍此身已,当堕地狱’。 6、《婆沙论》上说:‘能一天一夜持不杀生的戒律,来世中决不遇刀兵的灾劫’。 7、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长养慈心勿伤物命,竟此一念可为仁圣。 8、‘履行仁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所在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 ’9、悲心出资买命放生救渡即将被人类宰杀吞食畜道众生予以放生,所得福德深广无量,能消解病业疾苦、无名因果病痛、累世冤亲债主牵缠、各种身染恶疾速得痊愈。 10、‘杀生食肉犯了五罪心—残忍心、自私心、杀害心、贪昧心、欺弱心;戒杀斋素增长五善心—同情心、怜悯心、爱护心、慈悲心、平等心。 ’故曰:‘求福莫过于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于戒杀放生。 ’11、放生可以圆满人天七德。 佛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 ’12、佛经云:‘虽有杀百人百马之罪,若放一众生,清净彼罪障。 若放十三众生,净除万劫之罪障。 若有众生尽寿命,为彼作放生,延长其寿命。 若三日内必定死亡,即放十三众生,此人能延寿三年。 若杀害已经放生过之众生,则有杀百人之过失也。 ’一切有漏善法中,没有比放生功德大的。 13、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地藏十轮经》云:‘设便能戒诸杀生,诸众恭敬成无上,恒时无病延寿命,安乐畅适无损害,一切生生世世处,深信如来之行境,现见佛法及僧众,速得无上菩提果。 ’14、放生六度具足:一.布施。 有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放生时,得令众生从死亡被杀害的怖畏解脱,故为无畏施。 二.持戒。 意即不害众生:放生非但不害,并且救渡罪苦众生,故亦具备了持戒的意义。 三.忍辱。 意即为法苦行:我们能克服一切困难放生,亦是行忍辱。 四.精进。 意即为法努力:我们积极戮力放生即是为法努力。 五.禅定。 意即心不散乱:我们一心一意对众生具有慈悲心,虔心放生禅定即在其中。 六.智慧。 愚心不信因果,不知放生积累功德,杀生造业的道理。 放生的人知道生命珍贵的价值,爱惜尊重众生生命而行放生,此即智慧的展现。 15、《放生功德论》云:‘若欲善趣之乐,放生能得人天福报;若欲自得寂灭,放生即得声闻罗汉果;若以菩提心所摄,放生则成佛果之因;若愿上师住世,放生即能感得上师长久住世;若欲自己长寿,放生成为殊胜长寿法,此有无等之功德。 ’16、放生亦为往生净土的主因。 《中阴救言论》云:‘今生放生,到中阴时,其所放之众生会来到面前为你接引道路,而往生自已所欲的净土;若杀生,则其所杀之众生,彼时会显现为极为愤恨,而致使自己被强力引入地狱中。 ’17、放生可以同时具三种布施。 憨山大师的‘放生功德偈’说:人既爱其寿,物亦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成。 注:‘三灾’:一.刀兵灾。 二.疾疫灾。 三.饥馑灾。 ‘九横’:一得病无医。 二.王法诛戮。 三.非人夺精气。 四.为火所焚。 五.水中沉溺。 六.为恶兽所啖。 七.堕崖。 八.中毒受咒。 九.被饥渴困。 慈悲的放生1、‘不杀为诸戒之首,放生为众善之先。 ’2、‘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3、‘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 ’—佛印禅师4、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5、‘他若死时汝救他,汝苦死时天救你。 延生愈病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6、‘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7、‘念佛、放生,乃报亲恩之不二法门。 ’8、‘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9、大众放生,肇使渔民出船捕捞无获。 放生,近之能息杀因,还之可灭杀果。 10、放生、杀生现报录:‘常行放生,常行杀生,天地鬼神常为鉴临,必当降以祸福,且勿忽其弱而欺之。 ’11、礼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放生偿还命债,以祈永断夙怨,长植善因。 12、灭病四法—一、戒杀吃素、二、放生救命。 三、礼拜诸佛、四、称念佛号。 13、随缘随力放生,十元不嫌少,千万不嫌多。 14、菩萨无所不在,慈悲到了极处,以众生之心为心。 15、见到渴望被救的眼蚌,刹那慈心,和观音共振。 不忍它受刀俎酷刑的救苦悲心,和弥勒相映。 长久以来,一步一脚印落实护生,和普贤携手。 虽众生的心如石般坚硬,原用柔软的水渗透,向地藏大愿学习。 16、‘放生是世间最美的善行。 ’17、圆因法师说:‘放生功德最快消业障,必须尽快放生,还要虔诚恳切的心,求观世音菩萨。 ’18、发愿—‘凡我所放一切生命,以及十方无尽有情,尽得度脱。 ’19、‘要放生,尤其是每月百、千人的大放生,集合众人愿力,消业最速。 ’20、‘断肉食素,一心向佛。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21、蕅益大师云:‘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 ’22、平素,以念佛持戒为正行,以放生行善为助缘。 每月大放生1、以素代荤,以生代杀。 莲池大师云:‘婚礼不宜杀生。 ’2、‘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 ’—印光大师3、‘夫妻是缘,孩子是债。 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4、人受病苦,财物耗减,怨亲来扰,此逆增上缘,为成就我。 更觉:‘放生怎可懈怠,怨亲债主来讨,是因他们苦,急需功德助其脱离三恶道。 莫贪钱财;业若消,福自来。 ’5、‘所有功德,放生最大;一切罪恶,杀业最重。 ’6、迷时千般错,悟时业重重。 7、古德云:‘一下箸则万钱,一染指则千命。 ’8、‘老实念佛、礼佛忏悔、戒杀吃素、放生赎命。 ’—圆因法师9、普劝世人,念佛、放生、行善。 莫造杀业,莫生恶念。 10、‘多病乃为杀生报。 ’11、佛法大海,根本之钥,在明因果。 一切善恶根源,起于方寸,转念之间,果报已具。 一念善,转危为安;一念恶,折损福报。 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2、‘大地的儿女,却将餐桌变成一个祭坛,在刀叉匙筷间,咀嚼他们的贪婪、残忍和仇怨。 ’13、‘一切众生,不但是过去父母,亦是未来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萨。 ’‘放生,是一辈子的事! ’14、‘放生法门,功德第一,上通天府,下抵幽冥,非大智大慧者,莫能轻信。 其至真至简,三施皆备。 但末法众生,却鄙夷讥议,视之为无物。 ’15、起心动念皆是业,业不重不生娑婆。 ‘落尽繁华忏前愆。 ’16、视仇如亲系于心。 ‘观音慈,普贤行。 ’17、缘起性空何所执,缘聚缘灭皆为幻。 惟依慈悲弥陀父,扁舟渡海到净土。 18、念佛的欢喜心,放生的同悲心,而成就了脱生死的菩提心。 19、佛陀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吃素、念佛、放生、忏悔。 放生仪轨(一)杨枝净水赞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火焰化红莲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二)大悲咒(一或三遍)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竭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婆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驶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但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称)(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四)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士陀罗咒(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多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伽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婆婆诃(三遍)(五)启请香花迎香花请南无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法宝(三遍)(六)仰曰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髻如来,宝胜如来,观音、势至菩萨、流水长者子,天台、永明、莲池诸菩萨大士等,惟愿慈悲证知护念,今有水陆飞行诸众生等,为他网捕,将入死门,弟子○○发慈悲心,学菩萨行,赎其身命放使逍遥。 我今依大乘经典称扬七佛如来,十种通号,解说十二因缘法相,并代为忏悔宿业。 授与三皈依,发四弘誓愿,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但以此诸众生等,罪障深重,神识昏迷,不能了知甚深妙法,仰乞十方三宝威德冥加,令其开悟,早得解脱。 (七)忏悔现前诸众生,念汝多生业重,堕在畜生,至今为汝等,对三宝前发露罪愆,汝当至诚随我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三遍)(八)七佛灭罪真言离婆离婆帝求词求诃帝陀罗尼帝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词伽帝真陵干帝莎婆诃(三遍)南无求忏悔菩萨摩词萨(三或七遍)(九)皈依诸佛子! 汝等不闻三宝,不知皈依,所以轮回三有,堕畜生身。 我今为汝,授与三皈依法。 汝今谛听! 诸佛子等。 皈依佛┌皈依佛两足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皈依法离欲尊│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皈依僧众中尊┘皈依僧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十)说法诸佛子! 我今为说十二因缘,生相灭相。 令汝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法。 当处究竟,当处清净,当处自在。 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净,一自在,一切自在同放诸佛,证大涅槃。 甲、生相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乙、灭相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受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汝等执著,妄起无明,譬如病目,见空中花,既知是已,无明即灭。 (十一)称名诸佛子! 我更为汝称赞如来吉祥名号,能令汝等永离三途、八难之苦,常为如来真净佛子。 七佛如来: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三称)南无宝髻如来南无释迦如来十种通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诸佛子等! 此七如来,以誓愿力,拔济众生,一称其名,千生离苦,证无上道。 二称其名,千生离苦,证无上道。 三称其名,千生离苦,证无上道。 (十二)发愿诸佛子! 再为汝等称四弘誓愿,令汝得闻,依法发愿,依愿修行,汝今谛听。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颐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称)‘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三称)(十三)求愿南无常住十方法宝(三遍)弟子某某一心求哀仰愿,十方三宝,慈悲加持,怜愍护念。 愿所放众生,既放之后,永不遭遇网捕吞杀,获尽天年,速生净土。 并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顿悟三世因果,及心佛众生平等无二之理,解冤解结,救世救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更愿放生弟子○○等,三障蠲除,福慧增长,三学增明,行愿宏固,自修定慧,为度众生。 救护众生,常如已想,毕竟今生,得生安养,广度众生,共证真常。 (十四)念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转念四字佛号)...阿弥陀佛(放生)(十五)回向放生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放生问答问:什么叫做放生? 答: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被擒被抓被关被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 问:为什么现在反对批评放生的人很多? 答:放生最容易消业障,简单易行,只要发心,随时随地,一人多人,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 正因为放生如此殊胜,累劫多生以来,我们多少的冤家债主,邪魔外道都不愿意我们如此简单地便消除业障,成就遗业,因而千方百计,增长无明,混淆视听,蛊惑人心,阻挠人们放生。 问:禽兽畜生千千万万,我们放生怎么放得完? 答: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上天皆好生而恶杀,吾人力行放生,长养慈悲,己合天心且诸佛欢喜。 要知道救一物命,如救一佛子,功德已无量无边,更何况救众多物命! 至于千万异类畜生放之不尽,这是累劫宿世以来的共业所造成,我们但尽自己的能力随缘放生,惭愧自己劣为俗地凡夫,力有未逮,总不能因其太多而不解救物命于万一吧! 问:放生的生物,有些都已损伤,放了也未必可活,何苦浪费金钱? 我看过有些放生的动物死在荒野,没有什么意义! ?答: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均好生怕死,自有其求生的本能,伤残之人,落于荒郊野外,自有其求生之道,损伤的异类畜生亦然! 你只看到少数不幸死在荒野上的,你可曾想过还有更多更多的生物,经由放生的善举早已回归自己的家园,悠游自在,安享天年了! 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便可以武断地批评所有放生的生物皆死于荒野吗? 纵使放生之物命不幸而死,死也死得其所,死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犹千万倍幸于被人宰杀、被煎、被烤、被炸于锅鼎之中! 问:放生为什么一定要授三皈依及念佛? 答:今朝千载难逢,我们与异类畜生有缘救其生命,但他们仍不能脱离轮回业报。 我们更当发大慈悲心,为众生授以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畜生。 ’使其今生报尽,永不再沦入三恶道中,并且法师与所有居士为其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六字洪名早已盈盈灌注其八识田,来生转世为人,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 放生时应注意之事项:◎放生物不事先预订:在不预先告知的情况下突然去采买物类放生,以避免渔夫猎人商家藉此捕猎兜售。 ◎放生地点不固定:不固定时间地点采买,不固定时间地点放生,总之避免有心人士藉此伺机敛财捕抓而祸及放生物类。 ◎放生多少不拘:随个人发心,十元不嫌少,千万不嫌多,物命一条不嫌少,物命万千不嫌多,但求慈悲至上,心诚为要。 ◎众生应细心周到:放生地点宜选择人烟稀少,地广水深,适合物类生存之地域为原则,放生是救命的行为,把众生当作是自己的父母手足子女看待,尽量做到周全完备,庶几乎问心无愧才可以 发布时间:2014-09-19 19:38:34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4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