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内容: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十四个(一、得。 二、命根。 三、众同分。 四、异生性。 五、无想定。 六、灭尽定。 七、无想报。 八、名身。 九、句身。 十、文身。 十一、生。 十二、住。 十三、老。 十四、无常。 十五、流转。 十六、定异。 十七、相应。 十八、势速。 十九、次第。 二十、时。 二十一、方。 二十二、数。 二十三、和合性。 二十四、不和合性。),来解释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 先看第一个得,什么叫得呢? 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所谓得,就是依止一切法的造作,当然一切法的造作,主要是以心王为主─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起善心,即成就善业,八识心王起恶心,那当然是成就恶业。 但不管是善业的造作,或是恶业的造作,因缘成熟,自然就会成就可乐、或是不可乐的果报。 而这个果报一出现,即安立做得。 比方像佛经上说:富贵从布施中来,你现在行布施,钱财依你的施心,透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把它表现出来,但这时候富贵的果报还没有出现,所以不能讲得。 等到下一期生命,你得到富贵了,那时候才叫得。 又好比说:尊贵从持戒中来,虽然你现在持戒,但是你的色身还是人的果报体,还不是很尊贵,等下辈子得到天人的果报,就叫得,庄严从忍辱中来,你今生修忍辱波罗蜜,你现在还是很丑陋,等下辈子得到庄严的果报,也叫得。 总之,就是依你的善业、恶业之造作,当这些可乐、不可乐果报出现时,即安立作得。 关于这个得,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解释凡夫成就果报,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简单分成二种来说明:第一个是顺利跟不顺利的差别有些人一出生,啥事都没做,生长在大富长者的家里,又是独生子,什么事都没做,就继承所有的家产,得来既轻松、又愉快。 有些人想得到可乐果报,就不是很顺利,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必须劳心又劳力,才能获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二个人同样得到可乐果报,都有钱了,但是他那么轻松、你却这么辛苦啊? 其实这跟因地有关。 也就是:因地修福时,有些人心甘情愿,起欢喜心。 修习福报,一定会牺牲自己的精神、体力、睡眠,还要牺牲很多的权利。 假设我们修福的时候,内心从头到尾都起欢喜心──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既得到人的果报、又有机会为三宝做事,这件事情实在太殊胜了! 别人不要做,我来做! 你起欢喜心去做,以后得果报,就很自然。 反之,有些人去造善业,他是心不甘、情不愿,反正这件事情不做也不行,只好去做,以后得果报会有障碍。 就是因地心态不同,所以得果报有顺利、不顺利的差别。 第二个是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有些人有钱,是小时候很有钱、长大的时候很有钱、死掉的时候还是很有钱,他这一生的财富──水不能淹,这八七水灾,别人的财产都破坏了,他的财产不被破坏,火不能烧,地震不能破坏,九二一大地震,旁边的房子都倒了,他的房子不能倒,盗贼不能抢,果报特别坚固,别人倒会,倒不到他的钱。 有些人有钱是有钱,却是很脆弱,水灾一来,全完了,被水冲走了,今晚睡觉前,他的产业是十层楼高的屋主,晚上一地震,整个十层楼全毁了,他这个果报怎么样? 很脆弱。 有些人造善业的时候内心很坚定,绝对不后悔。 修善的时候,方便时─还没有修善之前,内心充满着期待──啊呀,我这一千块要布施三宝,实在太好! 期待那一天的来临,就是要造作善法之前,念念期待、起欢喜,希望善业的因缘能赶快成熟。 第二根本时─正在造善业,把钱施给对方时,也起欢喜心。 成已时─当这个布施完成之后,在回家的路程中,还是很欢喜,今天做的实在太好了。 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三个阶段都起大欢喜心,没有一念的后悔,以后得果报就特别的坚固,不可破坏。 相反地,如果在造善业的时候,不管是造业之前、正造业时,或是造业之后,生起一念的悔心,以后得可乐果报就不坚固了。 对于得,我们是要留意的,得有各式各样,其实跟你的因地有关,顺利、不顺利的得,坚固、不坚固的得,这样的果报差别很大,但都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自然而有,是跟因地的心态有关系──万法唯识。 生命的苦乐,的确掌握在自己心中。 研究《唯识》就会清楚,内心的状态、每一个念头,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报。 这是得,依止一切法的造作,而成就果报,安立作得。 发布时间:2014-08-31 13:41:44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44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