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内容: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师,有没有秘密的窍诀,做为捷径? 憨山大师与其的书信中这样说的,憨山大师告诫他,求玄求妙,都是妄念,众生不知常住真心。 都是因为未断妄想。 种种妄想,只是未曾离念造成的,究竟就是此一念无明。 所以做功夫,要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当下顿脱,除此别无玄妙可得。 大师这番直言,恰是最究竟的秘密窍诀,可谓将心肝付于此居士了,除此别无捷径。 “承示近来做工夫。 于本地渐有入处。 欲得秘密一语。 以为捷径。 原夫此事本来无密不密。 但在当人一念上做。 即看话头一著。 亦是不得已而用之。 但要一识破日用现前知觉之心。 尽是妄想用事。 纵有道理玄妙之知见。 尽是识神影子。 皆心意识边事。 总之不曾了知离心意识一著。 故凡举心动念。 都落妄想窠臼耳。 所以佛云。 一切众生。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 用诸妄想。 此想不真。 故有轮转。 此即马鸣所言。 一切众生从本以来。 未曾离念。 是知众生日用种种妄想。 究竟只是一妄念耳。 然此一念。 即是最初起迷之源。 从无始至今。 但只是此一念。 更无第二。 即心意识。 总属一念上起。 惟今做工夫。 能将此一念看破。 则一切妄想情虑。 当下冰清矣。 此所谓离念相者。 等虚空界。 然因众生。 祗见得心中妄念。 纷纷纭纭。 如此之多。 其实不知只是一念。 今无奈离念纷纭。 故古人教人。 提一话头做工夫。 究之即话头亦是妄念。 以但将此一念话头。 堵截杂念。 归之于一。 若穷究此一念深深觑之。 觑来觑去。 原无起处。 本自无生。 若一旦了悟一念无生。 则永劫情根。 当下顿脱。 此名为悟。 非是别有玄妙可悟也。 惟今老居士。 做工夫提话头著力处。 只看此一念著力。 深深追究。 忽然看见此一念本无生处。 若了得一念无生。 则从此一切念念皆无生矣。 此六祖所谓无住生心也。 若求玄妙。 便是有住矣。 如此直捷处。 最为有力。 不在多求知见。 此中一字用不著。 只是先要将胸中一切妄想知见。 一齐放下。 放得心中空空地。 洒洒落落一丝不留。 看他一念起处。 便著力追究。 如此是为单刀直入。 更不容思前算后。 种种计较。 才有思算。 远之远矣。 老居士有志此事。 试如此下手何如。 ” 发布时间:2014-05-21 00:37:4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3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