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座偏僻的江南古寺,因为一位热爱下厨的方丈,竟然成了素食料理的朝圣地 内容: 一座淹没在江南名寺丛林中的落寞的“千年古寺”却经常有素食料理爱好者专程拜访不只是为了烧香拜佛而是为了向方丈学素食料理江南佛教界最好的新概念素食也许就在苍山古寺一座年久失修的千年古刹一片自给自足的蔬果菜园一条只吃素不吃荤的小狗一位烧得一手好菜的方丈就是苍山古寺的魅力密码一座角落里的千年古庙江阴苍山古寺建于南朝,距今已近1500年。 南朝梁代最后一位皇帝梁敬帝,一生向佛,临终遗嘱,命守墓将军,在这里建造了苍山古寺。 今梁敬帝墓犹在,与古寺相伴已千余年! 在这千百年间,苍山古寺历经战乱,几度毁损重建,面目全非。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宁波天童寺的玄祥法师被邀请来此的时候,他决定留下来,要让这座破败的古庙重现辉煌。 几年时间里,每一片瓦都承载着法师的心血,苍山古寺开始重现了一丝活力。 用素食说禅的法师在很多人眼里,修行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情,每天四点晨起,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禅修行。 而得道高僧的固有印象似乎都应该是喜怒不形于色,不食人间烟火,高不可攀。 而苍山古寺大概是佛教界的“异类”,这里的方丈玄祥法师一直很特立独行。 他欣赏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伟人,曾去德国慕尼黑探索伟人的思想,到过美国弘扬佛法。 他还曾经从哈尔滨徒步一年零四个月,去拉萨朝圣。 玄祥法师认为,众人都可以通过劳动、通过来自自然的食物,在生活中获得佛法。 笑容是玄祥法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标识,从不刻意远离生活的烟火气,晨起劳作,自给自足,不劳不食,应季而食,顺应自然。 劳作是与自然沟通的一种方式,感知季节时光的变化,感知生命的轮回。 关于素食,也是修行玄祥法师还有一手“接地气”的绝活,素食料理。 法师热爱烹饪素食,也许与自己的经历有关。 玄祥法师师承御厨家族,古代帝王非常讲究养生,每个月固定三天食素。 在法师看来,素食也是一种修行。 素食不是简单的青菜萝卜,而是取材于自然。 除了种菜和采摘,从不过度干涉植物的生长,不除草不除虫,任其杂草丛生,放任虫子吞噬菜叶,也不去阻止。 因为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不用大蒜、洋葱、香葱、大葱、韭菜,最自然最简单的食材,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只用自然来调味,朴素却富有创造力,每一口都能品味出自然的风味,却又极致美味。 素食料理的过程,对于法师来说是乐趣也是修行。 处理食物,细心的与食物沟通,用心感受食材的美,实现食材最大的价值。 任何事物在法师眼里都有美的一面。 于他而言,素食是一种修行,通过做食物进行冥想,与自然交流。 素食中有你寻找的宁静“破门破庙破和尚”,这么一座外观看起来十分简陋的寺庙,一个简单到极致的法师,一餐朴素却至臻的素食,一只意外不食荤腥的小狗,怎能叫人不好奇? 当今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连吃饭似乎都只是为了补充每天身体所需能量的一种方式而已。 或许,在这里吃一餐素食,听法师讲一讲生活,并不需要将佛法上升到什么高度,用心感受生活的禅意,你能发现自己的内心。 其实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需要花功夫,更考验一个人。 来这里与法师一同劳作,料理食物,亲口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与自然分享,不为其困,方得自在。 江南最好的素食禅修基地玄祥法师曾经受邀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素食文化录制,在这里你会了解更多素食文化与健康的关系。 许多人对法师的手艺念念不忘,而法师也非常乐意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素食,所以苍山古寺每年还会定期开设素食班,法师要将这里变成江南最好的素食禅修基地。 在素食中领悟禅意和佛道,这里有我们一直在寻找,生活中片刻的宁静。 发布时间:2017-06-26 23:14:51 更新时间:2024-02-05 18:11:4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