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 内容: 发了菩提心以后,如果想真正地利益众生,身口意三门必须要保持清净。 若是身口意三门不清净,尤其是心里不清净,有贪心、嗔恨心、自私自利,这样很难利益他人。 比如说,虽然你能讲经说法,但若是内心不清净,以贪心、嗔心、私心去做,很难真正利益和帮助到众生。 我们要发愿,并且所发的愿要清净。 我们去利益众生或是去帮助他人,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有贪心、嗔恨心等烦恼,有没有自私自利的心。 若是没有这些烦恼,即使你不会讲那么多道理,也不能做那么多事情,你也能真正感化众生、利益众生。 我们不论是在家里做家务,还是在单位工作,都要发清净心。 很多人都仅仅为了工资等这点小小的利益去做事,这样很难成功。 我们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家人,也是自私自利的,这样最终还是利益不了他们,感化不了他们。 应该这样发心,我是为了了缘、了债,为了利益和帮助众生,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化、利益这些众生。 否则,虽然你也是在照顾家人,为家人付出,但内心若是自私自利、不清净的话,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还是轮回。 我们想了缘了债了生死,想了脱轮回,就不能这样自私自利。 我们身边的众生是与我们最有缘的众生,也是最需要我们的众生。 只有以这样的心态去帮助、利益他们,无私地奉献、付出,才能真正了缘了债。 这本身就是修行,不用再去做另外更多的事情。 我们工作在某个单位也是缘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可能都是债主,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缘了了,把这个债还了。 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也同样是无私地付出。 要有这种心态:这些都是与我有缘的众生,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是我该还的债。 不管是否有回报,不管在这里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无怨无悔。 如果只想自己有没有利益,在这里能不能快乐,这样的出发点和发心是错误的。 其实,如果你能无私付出,自然就有回报,根本就不用考虑工资之类的问题。 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 佛不让我们自私自利,这也是为了我们能解脱,为了我们能圆满,这就是一种方便。 一个具有智慧的人,他在全心全意为众生、利益众生的时候,自己的内心自然就快乐了,自己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自然而然就来了。 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如果内心清净了,身和口自然也就清净了。 如果内心不清净,即使在表面和形式上做得再好,也一样无法解脱。 发布时间:2014-02-16 07:54:14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1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