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严法师:没有自我私心的贪 内容: 今天我接受新闻的采访,记者问我:「人的贪心从那里来? 人的贪心对我们的世界、社会有什么不好? 因为贪,所以才会努力,因为贪,所以需要不断成长,为了贪,所以必须争取,才能成功,贪为什么不好?」这个问题问得很有道理。 我回答说:「『贪』的意义要看是否有『私我』在其中? 若有,便会为自己制造困扰,也为社会大众带来麻烦。 如果没有私我的成分,那不但会为自己带来智慧、福报、功德,同时也会为社会、众生带来幸福、光明、祥和,那是非常好的。」因此,有自我中心的贪,叫作「烦恼」;没有自我中心的求,叫作「悲愿」,而不是贪了;愿众生都能离苦,愿众生都能得乐,愿众生都能离烦恼而成佛,已不是贪心而是悲愿。 更进一步说,为了众生的「需要」而努力经营制造、取得,那叫作愿心;为了个人的「想要」而巧取豪夺,那就叫作贪心。 「想要」的东西是无止尽的,而「需要」的东西是有限的;为了众生的需要不是贪,为了个人的需要则是带著贪的成分,因为涉及自我的利益。 因此,贪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我的,叫作贪心;第二个层次是无我的,叫作悲愿。 如果是贪心,则不能明心见性;如果是悲愿,则与明心见性相应;如果愿心中带有私心,便是不清净的,还是贪心而不是明心。 想要立刻把贪心去掉,是很困难的;要立刻明心见性也很不容易。 但话说回来,明心见性也并不是难事,就看你的心能不能转贪心为愿心。 例如,人人都是贪生怕死的,那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烦恼心;但是,地藏菩萨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也有个「我」在那里,但那是悲愿心的我,而凡夫贪生怕死的我便不是悲愿心了。 如果提得起悲愿心,就不会贪生怕死,生死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是要凡夫一下子就不贪生、不怕死,是很不容易的。 历史上记载,文天祥写《正气歌》时充满浩然正气,随时都可以为国家、民族而死,但真正上刑场时,也是相当痛苦的。 英雄豪杰口中说舍生取义,但真正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时,仍以为是非常悲怆、悽苦的事。 如果是一位菩萨,为了救千万的众生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不会有烦恼的。 为什么? 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死了以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样的死亡,只是成佛之道的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因此能够心平气和,而不会产生对生的贪恋、对死的恐惧。 发布时间:2014-02-16 07:08:1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1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