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内容: 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的缺失。 当我们内省观照时,希望找出问题所在。 经过自我省察,看到了缺失和问题,就是修行的成果。 上次禅期中一位女士提到,当她愈常想到自己的短处,而又不知道如何祛除时,就对自己愈失望。 她说:「或许我没有能力习禅。」当我站到她面前,头上的灯将我的影子投射到墙上。 我问她:「当我站定时,我的影子有动吗?」她回答:「没有。」然后我慢慢走开,影子随著我前行。 当我走快了,影子也亦步亦趋。 不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甩掉它。 就如同影子般,我们的问题黏著「我」。 只要有「我」,就一定有问题。 如果你说:「我要丢掉这个『我』。」那个想要丢掉自我的「我」,还是存在著。 有丢掉自我的念头加诸在「我」中,是不可能祛除「我」的。 就如同身体还在,却想要影子消失。 这样的话,禅修有用吗? 当然有用,因为我们可以改进。 希望祛除自己的缺点或许是件好事,但是修行不是只有祛除缺点,因为自我还是存在。 正确的方法是减轻自我在生命中的重要性,一直减轻,最后缺点自然会消失。 不过,你不能过于急切,追求速成的结果。 虽然佛法中说到有可能一生就悟道,但是要能完全免除痛苦,化烦恼为菩提,则要三大阿僧只劫。 既然我们的生命只有数十年,我们不要期待在一生达成所有的事。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如果我今生达不到,那就不用去修了。」刻意受苦并不能消业障事实上,从释迦牟尼佛悟道以来,还没有其它的人成佛悟道,我们只是遵循佛的典范来修行。 你应该就是专注于耕耘自己的心田。 当然你可以试图计算你的辛劳会带来多少收获,但那不会准确,也没有必要。 只要种播终必有所收获。 刻意去寻苦受难能消除烦恼吗? 如果在禅期中有好的成果,那是很好。 即使你是在苦痛中度过七天,你还是从中得到一些收获,至少你偿还了业报。 不过,我认识一位禅众,她认为刻意地忍受打坐的疼痛,可以消除业报。 她也以为她可以代众生受苦,来消除众生的业报。 不过,这是错误的观念,消除业障并不是刻意地去找苦吃。 苦是会自己来的,自找苦吃是错误的想法。 这就如同站在一位刚判你罪的法官前,你自己打自己几个耳光说:「不用判我坐牢了,法官,我刚刚已惩罚自己了。」法官会因此而延缓判你的刑吗? 打自己是不会使判刑延缓的,你还是必须为错误行为接受法律的制裁。 同样的道理,为了消除障碍而惩罚自己是没有用的。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心,不是为了体验痛苦。 不过,修行过程中,如果痛苦不请自来,我们应该接受。 因此,即使我们能接受苦果是业报,但不需要去寻苦。 否则,我们反而会给自己添加障碍,而不是消融障碍了。 发布时间:2014-02-16 07:06:14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1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