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莲池大师答:“清凉”、“润泽”,不可以“劫火不可使其热、涸”等销之。何则? 内容: 问:“清凉”、“润泽”,不可以“劫火不可使其热、涸”等销之。 何则? 万法从缘,变化不测。 真如性非生灭,尚自随缘。 净土虽曰唯心,宁无转变? 若不转变,是顽碍物,何足为妙? 是故经云:“欲冷则冷,欲暖则暖,欲满欲浅,皆随人意。 ”故知不必以不热、不涸而释“清冷”、“润泽”。 莲池大师答:若只平常说个清冷、润泽,凡水皆然,何得西方独擅功德之名也? 如必以不变为顽碍之物。 佛言:“劫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 ”是亦可谓之顽碍耶? 例而推之,油鼎不能烂惠公之手,汝纵以为顽碍手。 烈焰不能燔摩腾之经,可亦以为顽碍经耶? 犹未也。 鬼母倾家属,不能启如来之钵。 外道诵千咒,不能飞稠师之衣。 文殊尽神力,不能出女子之定。 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不能易四谛之法。 汝以为披顽碍衣,持顽碍钵,入顽碍定,说顽碍法耶? 劫火洞然毫未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是则此土尚不曾移易一丝毫许,而云净土宁无转变可乎? 《无量寿经论》云:“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 ”虚空还可转变否? 水、火、风难,大三灾所不能动之地,故胜过三界也。 又引宝池随意之文以证转变,尤为不可。 宝池是自心受用之乐,劫火是外难侵逼之苦。 外难可侵,则由境不由心矣,尚得为随意转变乎? 果如汝言,宝池必可干涸,金地必可销熔,行树必可摧残,楼阁必可倾毁,然后为妙土耶? 又前言二死全在,今言劫火可烧,则极乐乃成秽土耳,岂理也哉! 发布时间:2013-12-19 01:30:3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0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