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内容: 【原文】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 就此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至西方。 如肯往者,无不得生也。 观此,则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由得出故。 自以誓愿威力,招诱人生净土。 如舟人招诱行人登舟,送至彼岸也。 人唯恐不信耳。 若信心肯往,虽有罪恶,亦无不得生。 盖佛不可以凡人比。 凡人不为势利,不与人交。 非有益于己,不与人交。 此所以为凡人也。 贤人君子已不如此,况于佛乎。 盖不慈悲,不足为佛;不济度众生,不足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为佛。 为其慈悲,故见众生沉于苦海,而欲济度;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济度之心,成济度之功。 此所以为佛也。 经云: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尽之人。 佛能度一切众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 以不信比命尽者,可谓极矣。 盖信者一念也。 若人在生时,心念要去,身则随去。 心念欲住,身则随住。 是身常随念。 然犹有念欲去,而身被牵系者。 身坏时,唯一念而已。 一念到处,则无不到。 是以一念在净土,则必生净土。 况佛与菩萨,又招引人往生乎。 【演莲法师译文】《净土传》上说: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两位大菩萨,乘着大愿船,行驶于生死海中,在娑婆世界,接引众生上大愿船,送他们到西方净土。 凡是愿意去的人,都能如愿往生。 由此看来,这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在生死苦海中沉沦,完全没有办法出离,阿弥陀佛只得以自己的誓愿威力,来招引劝诱众人念佛求生净土。 就像摆渡的人,招呼劝诱行人登舟,好把他们送到对岸去,唯恐人们不肯相信。 如果真有信心肯去的话,即使是罪人恶人,也一样有机会往生。 当然,我们不可以拿佛去跟凡夫比。 凡夫如果不是为了势利,不会与人相交;不是对自己有好处,也不会与人相交。 这便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原因。 世间的贤人君子,尚且不会这样心胸狭隘自私,何况是佛呢? 因为佛要是不够慈悲,那就没有资格称为佛了;要是不愿去济度众生,也就没有资格称为佛;要是没有大威神力,也没有资格称为佛。 正因为佛具有广大慈悲心,所以不忍众生沉于苦海,而发大誓愿要去济度。 也正因为佛具有大威神力,所以能够实现济度众生的心愿,而成就济度众生的功业。 这便是受人尊称为佛的缘故啊。 佛经上说,大医王能治一切病。 但不能治寿命已尽的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但不能度一切不信的人。 以不信的人去比喻命尽的人,可以说极为贴切。 信的意思,就是指我们现前的一念。 譬如我们活着的时候,心念想要行动,这个身体当下就随之走动。 心念要站住。 身体当下就随之立住。 可见这个身体总是随着我们的心念而动静自如。 当然,在平时也有心念要去,而身体却被种种牵累系缚的。 而当人的身体即将死亡,在那关键的时刻,只是一念而已。 一念到处,则无不到。 所以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何况佛与菩萨还随时在招呼接引念佛的人往生呢? 龙舒净土文 发布时间:2020-11-08 06:39:2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04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