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内容: 【原文】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 色谓色身。 受谓受用。 想谓思想。 行谓所行。 识谓辨识。 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 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 色身终归于坏,受用随时即过,色受岂不空乎。 且如思想一物,既得之则无想矣。 想岂不空乎。 所行之事,回首尚如梦幻。 行岂不空乎。 识尽千种事物,再生不复能识。 识岂不空乎。 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 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 照见受用为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 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所著。 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 照见所行为空,则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 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 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忘。 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 故照见五蕴皆空,则度过一切苦厄。 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 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皆此类也。 【演莲法师译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 色,指色身。 受,指受用。 想,指思想。 行,指行为。 识,指辨识。 这五种蕴积不散,以致真性受壅塞遮蔽而不能显现,所以叫做五蕴,又称为五阴。 是说这五者能使真性阴暗不明。 色身终归衰亡,受用随时即过。 这色和受岂不都是空的吗? 又如心里想着一样东西,既然得到了,也就不再想了。 这想岂不也是空的吗? 回顾过去所行的种种事,犹如梦幻,这行岂不也是空的吗? 识尽千种事物,流经转世就全都忘了,这识,岂不也是空的吗? 其实,世间一切苦厄,都是由这五蕴产生出来的。 若能照见色身是空,就没必要拘泥于这个色身而害怕死亡,也就度过这一种苦厄了。 照见受用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 照见思想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思想,而使意地清净无所著,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 照见所行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所行,而可以闲居息迹,是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 照见辨识为空,就不必拘泥于辩识,而可以达到心法相应、物我两忘的境界。 是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 因此说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过一切苦厄。 因为这五者都不是真实的,乃是真性中所现的妄缘。 就像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因缘、四谛,都属于这一类。 《龙舒净土文》五蕴皆空说 发布时间:2020-11-20 15:45:4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0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