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内容: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教中云何不见授劫国名号之记? 答:劫国名号,乃是出世化门之中现前别记,欲知真记者。 《净名经》云:一切众生亦如也,一切法亦如也。 《华严经》颂云:显佛自在力,如说圆满经。 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 又颂云:一一心念中,普观一切法。 安住真如地,了达诸法海。 又颂云: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 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 斯则人法心境,悉记成佛。 以一念具足,一尘不亏;念念证真,尘尘合体,同居常寂光土,俱号毘卢遮那;终无异土别身,圣强凡劣。 与三世佛,一时成道,前后情消;共十类生,同日涅槃,始终见绝。 免起有情无情之妄解,不生心内心外之邪思。 可谓上无所求,下无可化;冥真履实,得本归宗。 俱登一际解脱之门,尽受平等菩提之记。 又古德问云:既色心不二,修性一切,何不见木石受菩提记耶? 答:一一诸色,但唯心故;心外无法,岂唯心灭,而色犹存? 佛但记有情,摄无情也。 譬如幻事,要藉幻心。 心在幻中,能持幻事;若其心灭,幻事同无。 故但灭心,不复灭事。 众生色心,亦复如是,皆如幻相。 一切外境,从幻心生,岂犹灭心,而存幻色? 此即有情得记,无情亦然,是故,无情不须别记。 《玄义》格云:真佛者,从初发心,即体一真法界。 全同古佛,相极三际;全现一尘,性海无边,表里不可得。 信此法故,名为发心;心无异念,故名为证;证成名佛,的无方处。 又,圆教入初住人,心同法界,神无方所,何用天衣、天座四众围绕? 夫立劫国名号授记作佛者,为引未发心者,令向慕耳! 若爱着身土,情未尽耳! 所以《华严论》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于一刹那际皆得此之法,不许于刹那际外有别时,当知即非本法故。 若有人于佛法中见佛成道,作劫量延促处所而生见者,信亦未成,未论修道。 若解者,本来全得;处迷者,自没轮回。 又云:但有所见境界,及如来名号,总是自心佛果所会之法;若自心不会,对面无睹见之期。 发布时间:2020-12-09 08:23:2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4:0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