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内容: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 你刚开始一定要无住。 智者大师很强调忏悔业障,他说,什么心态忏悔业障最快? 你要站在无住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就是你一开始就相信你本来是没有业障。 那你为什么会有业障呢? 那是因为后来的一念妄动,根尘的碰撞产生了六识,所以才有业障。 智者大师说,你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有业障,这个业障你一辈子忏不干净。 你看有些人,业障忏半天,没办法忏得清净,站在业障的角度来忏悔那就完了。 你要站在一个清净心的角度来忏悔才对。 在《楞严经》讲,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你那个修行站的角度很重要,大概《楞严经》都不赞成你站在外境的角度来修学。 你要站在一个清净的角度来忏悔,站在无所求的角度来求,站在无所得的角度来得,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建立一切法。 所以《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次第是很重要。 站在无住的角度而发起菩提心! 你这个观念掌握住了,大乘的妙法你大概纲要就掌握住了。 你看有些人一开始就是说,我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 讲实在话,初学者没有资格说你要干什么。 初学者是打得念头死,刚开始要先否定自己。 初学者太多理想抱负,这个人是没办法修行的。 你还没有经过无住的阶段,讲实在话你没有资格谈生心这个道理。 所以大家要体会一下,佛法的操作是有一定的轨范、一定的轨则的,你要错乱修学,你自己就很难达到这个解脱之道。 发布时间:2021-02-08 05:20:1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5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