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内容: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 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六祖坛经》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当你真正消除了对立面的时候,既没有善也没有恶,那时,诸佛刹土,尽成虚空。 注意,没有善、没有恶不是是非不分,而是高度的纯,纯之又纯,根本不起恶念。 是非同样是这样,你不会有非心了,不会有不正确的心了。 在赵州和尚所说的无字世界里,连无也没有了,消除了一切对立面。 所以说诸佛刹土,尽成虚空。 因为没有众生了,所以诸佛这个概念也消失了真正到了涅槃境界,那还有什么佛和众生呢? 有佛有众生,这是凡夫的境界;无佛无众生,那才是佛的境界,那是开悟了的人的境界。 所以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有一法可得就不是佛法,所以最后讲到,要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因为一切都是本自具足的,并不是从外面得到一个什么东西。 从外面得到一个什么东西,那就不是本有、本具了。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真空不碍妙有。 不要一说到空了,就以为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是空,但它还起作用,空的作用就是妙有不是一般的有,妙有,妙不可言的有。 把有上的一切差别相都去掉了,就是妙有。 一切的差别相、不平等相、众生相都去掉了,那就是妙有。 真空不碍妙有,话筒还是那个话筒,录音机还是那个录音机,只不过是没有贪心、没有嗔心、没有人我是非之心罢了。 善知识! 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这是从用功的角度来说的。 不要听到六祖一说自性本空,就空心静坐。 我们有很多的居士们喜欢空心静坐:哎呀,师父,我坐在那个地方,空空朗朗的,真是舒服。 其实,那是无记空。 无记空,如果你执著于它的话,你的修行就永远前进不了。 为什么叫无记空呢? 就是说,既不是止,也不是观。 止是定,观是慧。 那个无记空没有定也没有慧。 没有定、没有慧,就是空心静坐,就是无记空,不是真正的坐禅。 所以六祖大师在后面还讲到,只有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禅定。 一些练气功的人,喜欢住在无记空的境界中,觉得很舒服,而且还有特异功能出现,以为这个便是禅定。 实际上,这个离佛教真正的禅定、真正地得大智慧相距有十万八千里! 发布时间:2021-03-17 14:20:3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5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