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住轮番净心法 内容: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益西彭措堪布 译顶礼文殊师利童子! 三有轮回诸过患,由自心力烦恼生,非理作意烦恼因,如理作意能除彼。 此者分三:如何修持,彼于相续中生起之量,彼之必要。 今初者、如何修持:尤为引生贪心境,以意明观于目前。 彼者可分为五蕴,首观色身诸相状,血肉骨骼髓及脂,皮脏诸根与支分,便溺虫发指甲等,所有不净之诸物。 地等诸界之聚合,各各复分多种类,彼等所有存在法,究竟析至微尘性。 一一次第分辨时,观思何者可生贪,除此零散不净物,所谓之身别无余。 不净之身如幻轮,脉骨粪便之聚落,犹如水面之浮泡,见此性已正念住。 彼念相续消失时,受想行识各自性,析为异体亦伺察,犹如水泡与阳焰。 芭蕉幻事现见时,彼亦毫无贪执处。 知此正念之相续,未散之际善护彼,倘若一旦忘失彼,勿续当移观余法。 如是不净之诸物,毫无精华之蕴聚,虽生不住刹那灭,对此应当正思惟。 往昔所生无边法,一切世间今已灭,以至现未亦复然,所作性故哀伤因。 一切众生定死亡,死缘忽至亦不定,三有所现一切法,迁变性故当思惟。 总之诸行皆无常,各自具有异相状,相应尽力以慧观,次第明观而思惟。 何时所贪蕴聚境,现见犹如闪电云,与水泡般摇动性,至此意念之相续,未散之际思此理。 复次众多聚为蕴,各蕴每一刹那间,皆为痛苦之本性。 纵现乐亦迁变性,生起痛苦之因故。 诸蕴乃为苦根本,三有所生皆痛苦。 如是尽力作思惟,此皆蕴聚过患故。 凡是漏法五蕴中,应知即使针尖许,无不皆为苦与患,诸蕴故为痛苦源。 犹如不净污泥水,火坑以及罗刹洲,如是知此心安住。 然此痛苦所依处,异体无常蕴聚中,何者乃为所云我。 设若观察我本空,河流及雨空屋般,如是知引定解生,乃至示散此中住。 若散失时则复然,如前依次作观察,有时亦于无次第,种种观察任一思。 于此数数作观察,有时观察他蕴聚,有时观察自蕴聚,有时观察诸所作。 贪着何亦如此破,总之思察此四者。 放置非理作意者,伺察之轮转不息,生定解如伺察量,于此种种所缘中,心能明确诸观察,应入相续不间断。 如草一一燃火般。 我于往昔诸时中,心生非理之作意,寂灭分别众相续,此位安置观察修。 设若生起疲倦时,对治伺察无力为,诸烦恼亦尚未生,于舍性中而休息。 一旦倦消复原力,又复如前分别察,如是伺察之心识,正知正念而安住。 设若忘失正念时,烦恼又复再生起,见敌应持兵器般,分别伺察再发起。 如黑暗中现光明,如是伺察分别心,纵小于恼能妨害,大者治恼何须说。 轮回有为诸过患,如是观知有多少,无为涅盘量亦等,当知无上寂清凉。 二者、彼于相续中生起之量:何时修后于自他,五蕴及诸有为法,了达异体及无常,痛苦本性与无我。 内心生起胜定解,勿须功用勤作中,诸法见如破烂相,时能摧伏烦恼矣。 远离烦恼波浪故,此时无浊之意海,类似圣者自在境,获得寂止三摩地。 心于安住寂止中,看视心性证胜观,此仍三乘所共许,亦为最初入门道。 三者、彼之必要:何时缘起如幻化,诸法本来无生故,无有法我空性中,远离一异等二边。 无二平等法界性,乃为大乘道所证。 殊胜光明之法界,亦为善逝如来藏,了悟此性即证得,不住有寂大涅盘。 此乃胜净与大乐,大无为之恒常法,本具功德之大我,无上般若波罗蜜。 无上秘密精藏义,俱生义之大乐界,以致自生智慧体,此中圆满诸佛法。 彼依上师之窍诀,直接解说大圆规。 是故大乘显与密,共同前行净心道。 裂破有为迷乱网,分别观察乃善道。 首以分别观察力,制伏起惑之相状,生起蕴空定解后,离三界之愿贪求。 此后次第诸缘相,渐近寂灭于空性,所断对治不求故,远离偏袒诸贪执。 无贪大悲之现相,法界空中如鸟翔,无畏游戏三有中,获得佛子圣果位。 依靠如是之圣教,寂止胜观道前行,清净心之诸行相,已说三乘深要道。 清净心之诸行相,分别伺察愈修持,如是如是烦恼减,烦恼如是愈减薄,如是易于修寂止,如火所炼之纯金,耐锤且易变众形,无贪之心亦如是。 何者天界千年中,于三宝处皆供养,所需一切之资具,何者仅于弹指顷,心识观念一切法,痛苦无常空无我,经云此较前福德,无计其数而超胜。 宣说大乘四法印,八万四千法蕴者,此二功德说同等。 如是善说修彼后,则以深广智慧藏,于千百万经部中,精要如理修持后,无难得诣速解脱。 此说善根浊世过,尤被此患迫害众,以离贪法甘露力,愿得寂灭之果位。 麦彭文殊欢喜者着。 茫嘎拉! 发布时间:2021-03-27 06:01:0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5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