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内容: 问: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净慧法师答:这个问题是由于没有弄清楚数息和念佛的目的而引起的。 四祖引用《观无量寿经》的话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怎么样才能使这个心就是佛呢? 要在即字上用功夫。 即如果是当下的,就是顿悟;即需要很长的过程,就是渐悟。 六祖能够即心是佛,当下就明白了,所以是上根利智,顿超法门。 我们一般的人,往往要在即字上用相当长时间的功夫,心即是佛一下子还即不了。 你要它是佛偏不是佛,它总是凡夫。 佛是无念、无相、无住,但我们总是有念、有相、有住。 无念、无相、无住什么意思呢? 早上有位法师跟我说,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那就好了;可是它偏偏不像镜子,像录像机! 因为在镜子里面,光明闪烁,森罗万象皆可显现,显现完了又不留痕迹。 但是录像机呢,录了什么都有影像在里边。 这就好比我们的心总在著相,干净不了,无不了,空不了。 所以就要用功夫来净化此心。 用功夫有各种各样的法门,就看我们适合哪个法门,在哪种环境下适合哪个法门。 比如说数息,从一数到十,中间不能有任何的东西插入其中,而且要让数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数息在静中修往往比其他的方法更有效,但如果在动中修,特别是在人事繁杂的场合修,往往不容易做到。 如果是独自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当中,在那里散步经行,动里边也还是可以修。 在动中,往往念佛的方法更容易把握一些。 不管是数息还是念佛,目的都是要让心能够即佛,使心能够与佛法的要求相应,这才是修行的关键。 心即是佛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是有一个过程的,慢慢才能即。 天台宗讲有六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 就是说要经过这六个步骤,才能够落实心即是佛这四个字。 所以说要达到心即是佛,静中怎么修,动中又怎么修,没有什么一致不一致、如法不如法,只要你是在做这件事,只要你是在让心成为佛,让凡心成为佛心,怎么修都对。 发布时间:2021-03-27 13:43:4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5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8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