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祖师禅与如来禅 内容: 现在大家进入这个禅堂,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寂,寂也就是静的意思,进了禅堂,一切动作都没有了,禅堂外的、禅堂里头的都寂静了。 本来在禅堂里头,据我所参学、所知的,很少语言,可以说是没有语言。 但现在我们是方便,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我跟我们的晓云老法师,谈了半天,我们现在把它作为禅净双修的道场,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就可以多说几句了。 万境本寂然,万境就是万法,万法本身是寂而不动的。 没有语言、没有思惟,言语道断,言语那条路是走不通的,心心寂灭,心里的思惟,心里所有的缘念,一切都放下了,这就叫禅。 今天马校长给我两本书,其中一本是牧牛图颂,在一般的教义上说,那是第二义了,已经不是第一义,一般禅堂的禅,大都是宣扬祖师禅。 如来禅是根据你的心、意、识来参,有些教授止观等等的入门方法,那是可以说的,而且依着你心、意、识来参;祖师禅是断绝了心意识来参,大家想一想离开心意识,你还参什么? 因此进入禅堂的时候,你要至心观想,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心,禅的意思有很多,禅是心,简单说就是直指人心,禅门一炷香,顿超直入、立证菩提,顿超直入不假次第、没有言说,到这个时候不用讲什么开示! 所有的开示一律都没有,只能到那个地方,参、不参,都是多余的。 就是心! 把这一炷香完了之后,一炷香就是坐禅时候点的,那么点了当即明白,这一支香坐下来,立证菩提,怎么证得呢? 这就要大家参。 在雪峰寺,大家坐完禅、开净,一打板,一放香,五十三位师父全开悟了,在屋子的人全开悟,恭禧、恭禧,选佛场,那大寮的一位师父想,禅堂的师父今天都悟道了,就把他做饭的杖一甩,他说:我也悟了! 总共是五十四位。 但是在禅门当中,这种悟得、直指成佛之说,只是明心,理上顿悟、事须渐修,在禅门不讲,在佛的如来禅就不是这个样子讲,它要你不着一切相。 像我们这个禅堂,供一尊佛像、供桌,还要烧香、供这么多东西,在禅门就没有这些器物,有的就是中间立一尊达摩像,有的中间连达摩像都没有,大家懂得就行了,我们这是方便。 现在,像祖师禅这种禅,如果大家参禅之前,看见了禅师的语录,那是看不得的,最好不要看,看了不但自己进不去,也会影响你的思惟。 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是自己的力量,这都是相当的有力了,自力很强的,我们自己的自力不够。 那么如来禅也好,因为这个次第是依着心意识,总要有个方便才能进修,祖师禅是没有的,总要你断绝了一切杂事及杂念才行,因此禅堂里的规矩,是没有说话的机会,不论一个星期、二个星期,禅堂一入来就能参,我们则是以教为主,大家上完课了,该放假,最后休息几天嘛! 是这样的意思而已。 现在,我们把这个禅,做深入的解释,禅者就是心,直指你的心,你现在就观吧! 心在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万法皆空的时候,你的身、你的心在何处? 你怎么样来印取,在我们学教的人,学教跟禅的意思也有相合的,就是教导我们依着佛经来了解它的道理,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依着经典来解释佛的玄理的话,这是佛的冤家,不是佛的弟子。 离经一字,如果你讲经,离开经的一个字,即同魔说,在这不即不离的当中,你怎么去悟得? 那我们大家都刚听完课的,离开经本上一个字,就是魔说的;如果照着经本上依文解义,就是佛的冤家。 在这中间你怎么掌握? 这叫什么? 在《华严经》,就是离相真如、真空绝相,在这个时候,你的心在何处? 身在何处? 是你的心知会身体吗? 还是你的身体影响你的心,要参的时候就要这样参,身心本自空,身心本自空的这个空可不是我们一般说空性的那个空,身心本自空,那你如何去舍取? 你怎样投入、怎样认识? 认识了就大彻大悟了,不认识了,那还得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 你真心想投入,依此法门,修行要道,那就离开心意识、离开语言、离开文字,一切都没有了,乃至离开你的身心,这个不是我们所能做得到的。 那退一步说,如来禅,依着你的心意识来起观照,大家学教义的都知道,也不要太啰唆,在如来禅跟祖师禅两者之间,你怎么样取舍? 你要觉察自己的根机,怎么样才适合。 我刚才说,大家没有干什么之前,不要看那些语录。 看了语录,一种你容易入魔,一种你容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你参禅会有很多境界相,现在境界相现前了,你以为得到了,或者以为你成了,也会机锋转语。 过去的祖师大德很多这样想,参、参、参,忽然间,哗,一个大字不识的,哗! 忽然间什么经书都识得了,作诗、作赋,以为开悟不得了了,其实入了魔了! 如果你能放下,当时识得,什么都没有了,真的未得到之前,要先远离这个过患,把它摸清楚。 为什么一进禅堂不跟你说任何话? 因为怕你随人家的语言,随人家的声言转,那一转就不知道转到哪里去? 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一进禅堂就参话头,参话头的意思,就是你没有说话、还未开口之前,未开口之前是什么境界? 你参一参。 心没起心动念的时候是什么境界? 你参一参。 还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语言之前,参,这是参话头,这叫直指人心。 这里说个心字,大家可不要误会,不是指你现在现前的这个妄心,我们现在的这个心是属于生灭性质,一念起、一念灭,这里所指的心,是不生灭的,一起心动念就错了,禅宗没有多句话的,愈说愈胡涂,说愈多你愈胡涂,你应该直取本来的面目,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 大家都失去本来面目了,如果再有什么问题,我们个别的谈,禅堂里头是要大家直取本来面目,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 自己去识吧! 大家都认识你们的晓云老法师,我最初来到台北的时候,我找她,我并不认识她,可是不认识她又如何找她呢? 因为她说她是倓虚老法师的弟子,我一听说,哪有这回事? 她说这是真的,是跟倓虚老法师出家的,我说不可能,我不相信。 后来在永明寺找到她,我说:倓虚老法师不收女弟子,怎么会只收了你一个? 要是开方便门收,也不会只有你一个,要是不开方便门一个也不能有! 她向我讲:这是个秘密! 我说:我是倓老法师的弟子,她也不相信呢? 她就拿《影尘回忆录》来查,一看不错,倓老法师有这么个弟子,为什么呢? 因为《影尘回忆录》里头有记载,我请慈舟老法师、弘一法师到青岛湛山寺,是有这么一位梦参法师,所以我们就沟通了。 她也是代剃的,当时倓老法师害病,病很重,晓云法师跪在那里不起来。 您不给我剃,我就不走! 病的时候,倓虚老法师很难受,她就逮着这个境,跟倓虚老法师磨,唉! 算了算了,找个人跟你剃了算了! 你走罢。 在这个湛山门下,为什么倓老不称极乐、也不称般若,而称湛山呢? 最后在青岛湛山这个地方修一间庙? 因为过去修丛林、建庙,跟佛学院始终闹不好,最后他发愿,在青岛湛山,专门做佛学院,别的不做,不做丛林、也不做四众弟子,到这里来,就是入佛学院,湛山佛学院,情况是这样,我简单的说说。 话又说回来,我们这里打禅七,晓云老法师要我跟大家讲讲,我要了解一下禅七怎么打? 听修园长跟我讲、仁朗法师跟我讲,大家跟我介绍,其实你们这个禅七不能算是禅七! 三天禅、三天净,禅净合了,那不就是禅净双修吗? 念佛就是禅,禅也是念佛。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大家来讨论,因此就多说几句,如果讲禅是没得说的,禅师的偈子,你念阿弥陀佛,念念念,大家知道念阿弥陀佛要求什么? 好像人家说我们出家人,或者说我们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你们学佛,佛好像也没什么要求、没有一个标准,一部经看完了,或者学完了,你问他这部经说什么? 佛教你怎么修? 他说:佛没有说怎么修啊! 佛教的那部经都是修! 教你依着这部经,怎么修、怎么修啊! 是对这批机的教怎么修,我说那你就没有读经,他说:我读啊! 我一天读一遍。 我说:你根本就没读。 无论哪部经都是告诉你修行方法,从始至终,怎么修,直至成佛,断烦恼,哪一句不是断烦恼? 在禅堂可不行了,有烦恼可断吗? 什么是烦恼? 离开禅堂,念佛堂就不同,念佛、念阿弥陀佛断烦恼,《阿弥陀经》教你必须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什么? 禅定啊! 禅定就是三昧,你必须念到三昧! 谁能达到一心不乱呢? 你要达到一心不乱才能生极乐世界,才能了生死、才能解脱! 若你三心二意的,一天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还不知到哪里去了。 所以念佛比参禅要容易,这是一种。 另一种还要靠他力,他力是阿弥陀佛的愿! 祂的愿力,你念祂的名号,祂就把你接引过去,大家都念过《阿弥陀经》,不只阿弥陀佛! 虽然说的是六方佛,实际上是十方佛,《阿弥陀经》的六方佛都来接引你,你念阿弥陀佛、念往生咒了,决定能生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上说的,那不一定你今生就生,今生若没生到,来生生,一定生到的,念阿弥陀佛一定生到极乐世界的。 《阿弥陀经》上不是说: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当生怎么说的啊? 未来,将来一定能生,为什么呢? 因为六方佛都护持你,只要你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想生极乐世界,决定能生! 这是谁做的保证? 释迦牟尼佛给你做的保证,释迦佛说了《阿弥陀经》,《阿弥陀经》的六方佛都给你做证明,一定把你摄受到极乐世界,你想不去也都不行,信吗? 你念阿弥陀佛念得一心不乱就是定! 就是禅! 那你念佛的时候,念得心非常静了,禅就是静的意思,就是止。 一切的杂事、散乱、外头环境、境恶,你念佛时,始终念阿弥陀的心,转变你外在的境,这就降伏了。 把那境寂、心显境寂,心里头能阻碍的一切客观现实都不存在了,那只有一声阿弥陀佛,这是用禅定的功夫来念阿弥陀佛,决定能生。 但是我们诸位道友念佛,你散乱否? 有没有散乱心? 当你来在这儿坐禅,有没有昏沉、掉举心? 掉举就是散乱,你怎样用上功夫念阿弥陀佛? 总之就是怕你懈怠。 如果时间拖得很长,今生生不到、来生生不到,几世就等着吧! 你善根成熟了,又念佛,六方佛又把你找到,决定往生。 念佛跟参禅不同,参禅全要自力,念佛还要仗佛力加持。 你读每一部经的时候,从头到尾把这部经读完,读完了再回顾回顾,这部经教我怎么做? 这是说话! 是文字! 这是要你做的! 不只是要你说说听听就行了,念佛你得念! 参禅你得参! 用这个念佛的法门来降伏你的烦恼。 所以说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一声阿弥陀佛,你的罪业都消了,这得用禅的功夫,罪业有吗? 什么是罪? 哪个人也不能把你的罪业、业障拿出来看看,让我们看看你的业障是什么? 你找找你的业障在哪里? 这就含禅意,念佛是要上生极乐世界是净,用念佛把你的心,那个妄想杂念、非佛念、不是念佛的心,把它洗刷一下、清净一下,你念阿弥陀佛就想到了,阿弥陀佛干什么? 祂做什么事? 那我应当做什么事? 这点自己就很清楚,这样子才是禅净双修。 念佛的时候也在习静,静的时候也在念佛,当你静下来提起佛号,你念的时候,哪管是一刻钟、十五分钟,就是静静的念,那你受用很大,你以定的心来念,那是了了分明的。 你们有没有过作梦的时候在念佛? 梦中念的佛比醒着念的还清楚,醒的是作梦。 我就是作梦出家的、作梦学经的,我以为作梦比醒着还真,这是我的认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都是假的,像作梦一样,其实你醒着何尝不是在作梦吗? 醒着也是作梦。 你那个作梦,和你修行的功力,有些是佛菩萨示迹、警告,还有那些是不妥的,你要是求生净土的,告诉你不足的地方,不能一心,不能一心念佛。 印光老法师说:老实念佛! 广钦老和尚以前也是开示老实念佛,这个很简单,告诉你老实念佛,没有开示。 我来台北,也有很多道友问我,我也就是这么一句话,他说:就这么一句话? 你老实不老实啊? 为什么这些大德们开示要老实念佛? 因为你不老实! 您念佛老实吗? 念佛都不知念到哪里去,你说参禅,你老实坐在那里参吗? 你那个心意识不知道跑到哪个地方去了,不是这样子吗? 你念每一部经,你把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好比念《般若心经》、《金刚经》,《金刚经》虽然没有说到极乐世界,没有说到念佛,但跟它是一样的,你怎么样住心、怎么样降伏心? 如果你的心住在阿弥陀佛上,住在极乐世界上,这个住不是禅吗? 这就是禅。 有些人念《地藏经》问我说:老和尚,您叫我念《地藏经》,我想生极乐世界,念《地藏经》去得了吗? 我说:去得了啊! 地藏菩萨把你送去! 念佛、念《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会把你送去啦! 问题是你信不信? 信完了之后,你做不做? 你做了之后再说效果。 你干什么都求个效果啊? 但这几天不行,这六天你都修行很好也不行,时间也不够,也没有那个功力,一坐就开悟了,你在这一个星期当中,打这一个七,你能够把你妄心收摄静下来,这半年多学习的,包括自己学习的很多事物,虽然出了家,心里还在家的一半,现在你们一放假了,还要往家里跑,还要回家看看父母牵挂非常多,临时抽了几天在这里,晓云老法师规定的,坐完禅,你不坐也不好意思,勉强来坐几天,这样能开悟吗? 不可能! 人家住禅堂的,生死心切! 懂得生死心切吗? 连生命都不在乎,都不要,修行就像打仗一样的拼命,不论你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这不能当儿戏,敌人是谁啊? 就是烦恼,一天烦烦恼恼的,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你门也入不了,就像我今年出家七十三年了,门都还没入呢! 混了这一生,千万不要把这个看容易了。 出家人,放下,非将相所能为! 治理朝政,当宰相、院长好当,但当个和尚不好当,你和敌人作战,统千军万马,操必胜之权;但是,当个和尚不好当,因为每位道友,你以必死之心,才能换来不生死;生死、涅槃,生死是一边,涅槃是不生死是一边,你没有生死心,怎能换不生死? 我看过的一本神尼传,都是比丘尼,大家看看她们怎么付出? 怎么求道的? 很多道友经常来问我:我信佛、学佛一、二十年了,我的灾难怎么还是很多,佛菩萨为什么都不加持我? 佛菩萨不灵啊! 我问他:你都是怎么付出的啊? 要先有感才能应嘛! 你感到什么程度,就应到什么程度,你根本感不够就想应吗? 烧上几支香,给佛像供上几个水果,再磕上几个头,佛菩萨! 您保持我公司发财,我给您上供、许愿啊! 那佛像要你的供做什么啊? 要你的诚心,一片心诚、诚诚恳恳的。 但是那个感,你以为是求观世音菩萨、或者是求地藏菩萨,实际上都不是,而是求你自己! 由于你的心转变了,我们参禅明心,就是明这一点,信自己的心。 我们过去的祖师,有的呵佛骂祖,他是去掉你的执着! 丹霞劈佛都知道吧! 这是去掉你的执着,你的执着没有了,你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就是这样子了。 所以大家学佛之后,必须有很大的付出,你要想了生死,得用生死来换取不生死,并不是轻心、慢心地坐上几天,禅就开悟了,念几声佛,就生极乐世界了,有那么容易的事吗? 恐怕不可能吧! 过去的宿业没有忏尽,过去的业还没有消受完,你想修定、想修慧,一样都修不成。 没有办法,它给你障住了,先把罪业消完了,过去的宿业忏尽了,而且别再造新的,把旧的消尽,不再造新的,那才有个希望! 如果旧业不除,新的还在造,在这基础上你怎能开悟呢? 怎么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呢? 修什么都不成,这是有形、有相的。 我们现在要说祖师禅,这是无上禅,这不是心意识,要离开一切形相、离开一切言说、离开一切声音。 禅是最高无上,这容易,一现就成佛! 据我所知,我读经读得少,没看的也很多,我只知道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迦佛入灭了之后,弥勒菩萨在那等着成佛,这个中间,一尊佛都没有。 这个祖师成佛了、那个祖师成佛了,打开禅宗,没有一个不成佛的,我们大家都成佛了,原来本具的,还什么成不成! 我们都具足佛性,原来就是佛,迷了,磨消这个迷障而已,这个迷障不消,障难不消,清净不恢复,怎么能成佛? 连了生死都很困难! 诸位都是信佛好久的了,你烦恼不烦恼? 有没有烦恼? 有没有道友是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那你已经真的成佛了,没烦恼不就是佛了吗? 有烦恼就有挂碍,有挂碍就有恐怖,有挂碍有恐怖怎么成佛啊? 这个别人不知道,你自己清楚的很,每个人都清楚。 你参禅也好、念佛也好,念佛要真念、要求生极乐世界,参禅要入实禅、要付出。 如果觉要睡得好、吃要吃得好、玩要玩得好,那样就能上极乐世界去了? 有这么便宜的事? 这样就可以了生死? 不可能。 你们看现在也没人比我们俩(指梦参与晓云)老,我比晓云老法师还小,我八十九岁,她九十一岁了,你们问问她、问问我,我们吃过好多苦头! 她的福报大,比我吃得苦头少,我从十三岁,到现在八十九岁,好日子没过过几天! 我老了,我现在是个废人! 没有你们的健康,我是开过刀的,动过大手术的,那个医生还说我活不到五年,但现在七年都过去了。 这就是业,没有业、没有缘,没有缘怎么合聚在一起啊? 大家先得在这个基础上认识,怎么消我的业障,多结善缘,佛说的是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从诸恶莫作了,那么修行才能渐渐得定、得慧,参禅才能开悟,念佛就能生极乐世界。 如果业还没有尽,你自在不了,先消业、多磕头。 我赞成晓云老法师说的:今天我们这是禅净熏修的道场。 念佛参禅、参禅念佛,修定、求生极乐世界,借定的力量,念佛能念到一心;假念佛的力量,使我们能进入禅观,也很好,就照这样做去吧! 祝大家早日成就、早日解脱。 发布时间:2021-04-01 15:31:5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5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