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内容: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在普济寺旁边,这里叫百步沙。 很多上岛的游客呢,在早上会来到这个地方,来看看海景。 那边就是潮音阁,他们把这个景观呢叫观海听涛。 特别是这里的沙子非常的细软。 古来的这些文人们到了这儿呢,总要抒怀一番,诗里说黄如金屑软如苔,就是指的这里。 但是既然我们来到佛国圣地了嘛,就要探究一下,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有这样的威德和神力。 在经典里面讲到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每一位探得宇宙万法究竟的圣者呢,他都是在这个现前的,我们讲到生活吧,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万法中,通过仔细地观察,才入到这个甚深的睿智。 你比如说我们,大家有读过《普门品》里边讲到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就是指的我们这里呢,这个耳朵的作用最灵敏。 所以恰恰也给我们提供了修行的机会。 观世音所以叫做观世音菩萨呢,他当时就是从这个耳朵这个现象,能听到声音的现象下手的。 所以,不妨我们今天呢,正好外面的海浪非常的汹涌,它的声音也是很大。 但是我们人在用这个耳朵听声音的时候啊,现在循着我们,现场就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 可是这会儿是潮涨的时候,等到这个潮落,或者说趋于平静,风平浪静呢,这个声音就很低了。 如果我们走到寺院里呢,马上就是清静下来,这个声音就没有了。 可是观音菩萨发现呢,不管在有声音的时候,还是在没有声音的时候,你看一浪下去,暂时就静下来了。 他能听声音的这个闻性,就是听声音的这个功能作用呢,并没有失去,而且它是一直长久地存在,并没有什么变化。 像住在当地普陀山的本地人呀,他们小时候来看这个大海,也是这个样子。 现在可能七老八十岁了来看这个大海呢,还是这个样子。 也就是虽然人老了,但是他们看大海的,这个能看的这个作用,没有变过。 所以你看,从世俗的游人来讲,它只不过一个观海听涛这样的一个风景。 但是在一个道人的心目中呢,恰恰给他提供了绝佳的修行机会。 我们每个人呢都可以利用我们现前的这个作用,感知作用来,佛教的专业词叫做反观。 就是你把自己的心呢,贴在这个能听声音的这个功能作用上,经典里面的专业词叫闻性。 或者你反观自己,为什么人老了,但是见海看海的这个作用没有变老,它们都是如如不动的。 能把我们的心内观反照到这个闻性或者见性上,做一个训练,长久以来,一直这样贴在这上面,把心跟它同步,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具体什么效果呢? 需要每一位有缘的人去实践。 最好呢大家去看一下《楞严经》,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经典。 至于将来效果呢,就像《心经》里面讲到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指的就是反观的这个作用,他已经训练了很久了,已经达到非常专业的程度,已经出成果了。 所以才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切的美不胜收的这个禅定的境界呢,就在我们心贴到闻性上,长久训练的前方。 每一个想做以尝试的人呢,都可以称之为叫道人。 一直这样关注下去,就叫用功办道。 将来成功了以后呢,就跟观音菩萨一样,也可以寻声救苦。 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布时间:2021-04-07 12:06:2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4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