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内容: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条路,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乘当中稍作休息而已。 为什么有二乘、三乘呢? 这是佛陀一时的方便,以暂时的假名字,用人天乘的名字,用二乘的名字,暂时满足众生的需求。 《法华经》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叫作开权显实。 他说,有一个很贫穷的农村,大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一个有智慧的大商主说:诸位! 我们不能继续在这边待下去。 再待下去,我们代代子孙都身受贫穷。 村民说:那怎么办呢? 他说:我带你们到一个非常富裕的地方去,叫宝所,里面有很多的珍宝,很多可爱的境界,享受无穷的快乐。 村民有点怀疑:会有这个地方吗? 他说:我刚从那个地方回来。 大家说:那好吧。 就把东西整理一下,带了简单的行装跟着大商主前进了。 走了三百由旬,历经艰险,经过种种的磨难,还没走到。 大家已经累了,就说:商主啊,我们没法走下去了,干脆回去算了。 日子虽觉得难过,就过吧,我们没有体力了。 走了三百由旬就想要退转了。 商主说:咱们不要回去,前面就有一个休息站,大家休息一下,有吃有喝的,好不好? 欸,那好啊! 就去休息了。 休息够以后,大家自然会要求商主说:我们现在体力有了,心情改变了,是不是再往前走? 他说:好啊! 大家就跟着商主继续把两百由旬走完,最后走了五百由旬。 《法华经》中佛陀讲了很多故事、譬喻,是要说明一个生死凡夫要他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句话他讲不出来。 那没关系,现在先别考虑众生,先考虑自己离苦得乐,先用快乐来引导他。 你现在修五戒十善,能够建立一个来生的快乐。 欸,他做得到,先把自己顾好吧,所以佛陀是但以假名字。 佛陀在成佛之道中,施设了很多的休息站,只要你追寻佛陀,不会永远在休息站的,没有一个人会如此。 你看《法华经》后面讲的,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待下去的。 事实上没有真正的阿罗汉,佛陀敢讲空性让你入涅槃,就有办法把你带出来,要不然后遗症不是太大了吗? 佛陀今天讲无常的道理,暂时让你入涅槃,但是无常的道理也会把你带出来。 因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佛陀的法门,这个车乘只有一个终点站叫做佛道。 所以,阿罗汉到末端时,他坐不住了。 法华会上,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他们本来好乐空性,到了法华会上大家都坐不住啦,觉得好像应该做点什么事情才对。 佛陀说,欸,机会到了,该讲《法华经》了,该把他的善根启动起来了。 所以佛陀在讲法时,会掩盖他究竟的目标,把这个法一时的方便先显现出来。 但事实上,十方诸佛说的法,只有一个目标叫做成佛。 这种概念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就是说,在读《法华经》之前,我们认为法力不可思议。 你修的是五戒十善,就是人天种性从法门来判定一个人的种性,这个方法是错的。 到了佛陀开权显实以后,心是真实的。 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你在这边扫地,就是佛道的资粮;你发了菩提心,布施一个善法,也是佛道的资粮。 心力来带动法力了。 在《法华经》之前,佛陀并没有明显地说明出来,只说心能够带动法。 我们以前会认为,法会影响到我们的心。 但是开权显实以后我们才知道,其实法门是善巧的。 当建立了大乘圆顿的菩提心、空正见时,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但是你可以从现在的需求,选择善巧方便,但是不失其究竟的目标。 这个是《法华经》成佛的因地。 要能够掌握善巧,又能够掌握究竟的目标,是成佛最快速的方法。 这是佛陀讲到因地。 发布时间:2021-05-04 06:01:34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4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7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