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经精华摘要 内容: 华严经☆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 一切所作。 皆成魔业。 ☆ 戒为无上菩提本。 长养一切诸善根。 ☆ 菩萨清凉月。 常游毕竟空。 众生心垢净。 菩提影现中。 ☆ 一切众生。 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但因妄想执著。 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 一切智。 即得现前。 ☆ 杀生之罪。 能令众生堕于地狱。 畜生。 饿鬼中。 三恶道受苦毕。 转生人道。 还得受二种果报。 一者短命。 二者多病。 ☆ 信为道源功德母。 增长一切诸善法。 除灭一切诸疑义。 示现开发无上道。 ☆ 若人欲识佛境界。 当净其意如虚空。 ☆ 菩萨布施。 一切财物。 等施众生。 不望果报。 不求名誉。 梵网经☆ 若佛子。 以慈心故。 行放生业。 一切男子是我父。 一切女人是我母。 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故六道众生。 皆是我父母。 而杀而食者。 即杀我父母。 亦杀我故身。 ☆ 一切地水是我先身。 一切火风是我本体。 故常行放生。 生生受生。 常住之法。 教人放生。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 应方便救护。 解其苦难。 ☆ 孝顺父母。 师僧三宝。 孝顺。 至道之法。 孝名为戒。 ☆ 菩萨应生佛性孝顺慈悲。 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 孝顺心。 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 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 恶事向自己。 好事与他人。 楞严经☆ 食肉者。 所求功德。 悉不成就。 ☆ 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 由定发慧。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 一切世间诸修学人。 若不持戒。 出三界者。 无有是处。 ☆ 以人食羊。 羊死为人。 人死为羊。 死死生生。 互来相啖。 恶业俱生。 穷未来际。 汝负我命。 我还汝债。 以是因缘。 经百十劫。 常在生死。 ☆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先断心淫。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次断杀生。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后断偷盗。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后复断除诸大妄语。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 纵得心开似三摩地。 皆大罗刹。 报终必沉生死苦海。 非佛弟子。 ☆ 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观佛三昧经☆ 文殊菩萨偈:愿我命终时。 灭除诸障碍。 面见弥陀佛。 往生安乐刹。 佛遗教经☆ 常当惭耻。 无得暂替。 若离惭耻。 则失诸功德。 ☆ 有愧之人。 则有善法。 无愧者。 与禽兽无相异也。 金刚经☆ 菩萨应如是布施。 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 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 即为有佛。 若尊重弟子。 ☆ 信心清净。 即生实相。 ☆ 离一切诸相。 即名诸佛。 ☆ 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如语者。 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 善男子。 善女人。 受持读诵此经。 若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 以今世人轻贱故。 先世罪业。 即为消灭。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 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一切法无我。 得成于忍。 ☆ 菩萨所作福德。 不应贪著。 是故说不受福德。 ☆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涅槃经☆ 智者有二。 一者不造诸恶。 二者作已忏悔。 愚者亦二。 一者作罪。 二者覆藏。 ☆ 夫食肉者。 断大慈种。 ☆ 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 ☆ 一切诸世间。 生者皆归死。 寿命虽无量。 要必当有尽。 夫盛必有衰。 合会有别离。 无有法常者。 一切皆迁动。 ☆ 众生若不护持禁戒。 云何当见于佛性。 一切众生虽有佛性。 要因持戒然后乃见。 金光明经☆ 所谓金光。 灭除诸恶。 千劫所作。 极恶重罪。 若能至心。 一忏悔者。 如是众罪。 悉皆灭尽。 我令已说。 忏悔之法。 是金光明。 清净微妙。 速能灭除。 一切业障。 药师经☆ 放诸生命:病得除愈。 众难解脱。 放生修福:令度苦厄。 不遭众难。 楞伽经☆ 食肉与杀同罪。 ☆ 一切众生。 从无始来。 在生死中。 轮回不息。 靡不曾做父母。 兄弟。 男女。 眷属。 乃至朋友。 亲爱。 侍使。 易生而受鸟兽等身。 云何于中杀之而食。 契经☆ 戒杀放生。 得长寿报。 又戒杀放生。 可解怨释结。 长养悲心。 润菩提种。 四十二章经☆ 凡人事天地鬼神。 不如孝其亲矣。 二亲最神。 ☆ 佛子离吾数千里。 忆念吾戒。 必证道果。 在吾左右。 虽常见吾。 不顺吾戒。 终不得道。 ☆ 佛言。 恶人闻善。 故来扰乱者。 汝自禁息。 当无嗔者。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大宝积经☆ 宁受智毁骂。 不受愚称赞。 ☆ 诸佛如来大悲常转。 何以故。 诸佛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 妙法莲华经☆ 诸佛语无异。 唯一无二乘。 更以异方便。 助显第一义。 月灯三昧经☆ 布施。 乃破悭贪之前阵。 入正道之初门。 大方便佛报恩经☆ 父母众僧是一切众生二种福田,所谓人天泥洹解脱妙果。 因之得成。 ☆ 众僧者。 出三界之福田。 父母者。 三界内最胜福田。 大日经☆ 佛法以菩提心为正因。 以大慈悲为根本。 优婆塞戒经☆ 慈心即是一切安乐之因缘。 长阿含经☆ 布施者得福。 慈心者无怨。 为善者销恶。 离欲者无恼。 杂宝藏经☆ 于父母所。 少作不善。 获大苦报。 少作供养。 得福无量。 当作是学。 应勤尽心。 奉养父母。 圆觉经☆ 爱欲为生死之根。 正法念处经☆ 死王吞众生。 衰老饮少年。 病至强健减。 世间无知者。 ☆ 第一胜念。 所谓念死。 以常念死。 则怀怖畏。 以怖畏故。 不造恶业。 地藏经☆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 或至杀害。 当堕无间地狱。 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 若有众生出佛身血。 毁谤三宝。 不敬尊经。 亦当堕于无间地狱。 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 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 行恶者。 乃至不信因果者。 邪淫妄语者。 两舌恶口者。 毁谤大乘者。 如是诸业众生。 必堕恶趣。 ☆ 临命终时。 父母眷属宜为设福。 以资前路。 ☆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 七七日内。 广造众善。 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 得生人天。 受胜妙乐。 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 众生临终之日。 慎勿杀害。 及造恶缘。 拜祭鬼神。 求诸魍魉。 何以故。 尔所杀害乃至拜祭。 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 但结罪缘。 转增深重。 ☆ 临命终时。 亦有百千恶道鬼神。 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 引接亡人。 令落恶道。 ☆ 是诸眷属。 当须设大供养。 转读尊经。 念佛菩萨名号。 如是善缘。 能令亡者离诸恶道。 诸魔鬼神。 悉皆退散。 ☆ 一切众生临命终时。 若闻得一佛名。 一菩萨名。 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我观如是辈人。 除五无间杀害之罪。 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 寻即解脱。 ☆ 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若天若人。 若男若女。 但念得一佛名号。 功德无量。 何况多名。 是众生等。 生时死时。 自得大利。 终不堕恶道。 ☆ 若有临命终人。 家中眷属乃至一人。 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 是命终人。 除五无间罪。 余业报等。 悉得消灭。 大智度论☆ 诸余罪中。 杀业最重。 诸功德中。 放生第一。 ☆ 佛法贵行。 不贵不行。 但能勤行。 纵寡闻。 亦先入道。 ☆ 庄严佛国大事。 独行功德不能成。 故须要愿力。 譬如牛力。 虽能挽车。 还须御者。 能有所至。 ☆ 若离惭愧。 则失诸功德。 有愧之人。 则有善法。 若无愧者。 与诸禽兽。 无相异也。 本事经☆ 假令有人。 一肩荷父。 一肩担母。 尽其寿量而不暂舍。 供给衣食医药。 种种所需。 犹未能报父母之深恩。 心地观经☆ 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 一切男女皆安乐也。 慈父之恩。 高如山王。 悲母之恩。 深似大海。 ☆ 父母在堂。 名之为富。 父母不在。 名之为贫。 父母在时。 名为日中。 父母去时。 名为闇夜。 是故汝等。 勤加修习孝养父母。 若人供佛。 福等无异。 法句经☆ 假令尽寿命。 勤事天下神。 象马以祀天。 不如行一慈。 未生冤经☆ 夫善之极者。 莫大于孝。 恶之大者。 其唯害亲乎。 无常经☆ 假使妙高山。 劫尽皆败坏。 大海深无底。 亦复有枯竭。 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法。 不被无常吞。 八大人觉经☆ 多欲为苦。 生死疲劳。 从贪欲起。 少欲无为。 身心自在。 佛说千佛因缘经☆ 施为妙聚。 受报无穷。 诸天世人。 因施得立。 是故智者。 应行修施。 佛治身经☆ 己身如得教。 则教他不难。 欲教他人。 先须自教。 阿含经☆ 若无世间爱念者。 则无忧苦尘劳患。 一切忧苦消灭尽。 犹如莲华不著水。 大集经☆ 末法亿亿人修行。 罕一得道。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 若人但念阿弥陀。 是名无上深妙禅。 ☆ 世若无佛。 善事父母。 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发布时间:2021-07-04 16:14:48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4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0415